电动自行车锂电池充电等方面将设安全准入门槛!曾起火致死伤

南方都市报APP • 南都即时
原创2024-05-07 15:44

5月7日,南都记者获悉,由工信部组织起草的《电动自行车用锂离子蓄电池安全技术规范》(GB 43854—2024,以下简称《技术规范》)强制性国家标准已由市场监管总局(国家标准委)发布,将于今年11月1日正式实施。

图片

消防部门关于电动自行车锂电池火灾的实验。

工信部表示,近年来,我国电动自行车产销量增长迅速,目前国内电动自行车社会保有量已经超过3.5亿辆,2023年全国规模以上企业累计生产电动自行车4228万辆。电动自行车使用的蓄电池主要有铅蓄电池和锂离子蓄电池两种。国内主要电动自行车品牌发布的电动自行车新车型中,配备锂离子蓄电池的比例已经超过20%。

南都记者了解到,《技术规范》不仅规定了电动自行车用锂离子蓄电池单体的安全要求,还从电气安全(包括过充、过放、外部短路、温度保护等)、机械安全(包括挤压、加速度冲击、振动等)、环境安全(包括低气压、温度循环、浸水等)、热扩散、互认协同充电、数据采集、标志等七个方面设置了电池组的产品安全准入门槛,提升了锂离子蓄电池的本质安全水平。

《技术规范》要求制造商在电池组上标注“安全使用年限”,提醒用户到期淘汰老旧电池,减少老旧电池带来的潜在安全风险,以保障用户生命和财产安全。

《技术规范》是强制性国家标准,这意味着,该标准实施后,国内销售的电动自行车用锂离子蓄电池都必须符合其要求。

南都此前报道,近年来,电动自行车安全频频引发社会关注。今年2月23日凌晨,南京市雨花台区西善桥街道明尚西苑发生火灾。截至23日24时,事故共造成15人遇难,44人在院治疗。该起火灾事故发生数日内,江西赣州、安徽淮南、河北唐山、青海西宁、广东深圳等多地相继采取措施,开展针对电动车消防隐患的排查工作。多地发文称,深刻吸取此次火灾事故教训,切实落实安全生产各项措施。

此外,南都记者获悉,电动自行车“新国标”(《电动自行车安全技术规范》)或将迎来修订。今年4月7日,工信部公开征集对《电动自行车安全技术规范》强制性国家标准修订计划项目的意见,截止日期为4月13日。据悉,现行《电动自行车安全技术规范》对于限速器防篡改、代码标识、电池充电器与整车互认等方面不尽完善,亟待修订。

采写:南都记者 马辉

编辑:张亚莉

更多报道请看专题:新消费研究

南都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授权联系方式
banquan@nandu.cc. 020-87006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