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2026年形成四个千亿级产业集群,罗湖作出最新部署

南方都市报APP • 罗湖大件事
原创2024-05-11 19:23

从罗湖深港融合发展交流中心49楼露台放眼望去,罗湖口岸、文锦渡口岸及香港北部都会区尽收眼底,由深圳河裁弯取直后产生的过境土地B1地块将由深港共同开发......引发人们对深港合作发展的无限遐想。

5月11日,深圳市政府新闻办“推动高质量发展”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第五场在罗湖区举行,这是市政府新闻办走进各区举办发布会、组织媒体到各区开展调研行的第二站。罗湖区委副书记、区长左金平介绍罗湖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总体情况。

图片

聚焦八大重点工作,建设“服务强区、先锋罗湖”

发布会上,左金平介绍,2023年,罗湖GDP2808亿元、增长7.2%,招商引资、空间拓展、产业升级三方面支撑效应显著。全年引进重点企业301家;全年新增81.59万平方米产业空间;出台“数币、医美、旅游、律师、会计和资产评估、财富管理”等细分行业支持政策,推动形成服务业“一楼一街一业”集聚发展格局。

“三力三区”是罗湖高质量发展的关键词。罗湖区八届二次党代会明确打造“三力三区”的产业发展定位——即创建具有世界潮流引领力的国际消费中心核心区、具有全球资源配置力的深港融合发展先行区、具有国际市场辐射力的现代服务业集聚示范区。

左金平介绍,罗湖将在“三力三区”目标引领下,建设“服务强区、先锋罗湖”,奋力做好八大方面工作:

深港合作提速,全面优化口岸片区,推动产业联动发展,在莲塘口岸片区联动香港布局供应链和跨境电商等贸易平台;

服务业提档升级,完善政策体系,推动集聚集群,营造服务业发展的良好生态,加快建设虚拟园区;

消费扩容提质,建设五个特色消费街区,巩固扩大传统消费优势,通过商旅文融合、低空经济、免税经济等激发有潜能的消费;

战新产业跃升,聚焦发展软件信息和科技服务、现代时尚、大健康三大重点战新产业;

优化营商环境,拿出10亿元“真金白银”帮助企业和产业发展壮大,让招商引资成为罗湖高质量发展的“源动力”工程;

空间拓展挖潜,全力推进清水河总部新城建设,推进产业空间挖潜攻坚;

打造精致精彩精品城区,实现银湖、红岗等“八园”连通,建设2.5万个充电桩和99座超充站;

民生福祉提升,教育方面今年完成10所学校新改扩建,新增学位4000个以上,医疗方面深化罗湖医改,今年新建3个社康中心,升级改造4个社康中心。

“罗湖是一块发展热土、兴业福地,我们将以时不我待的紧迫感,推出更多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具体举措,期待更多企业投资罗湖、扎根罗湖,期待更多居民群众选择罗湖安家、常来罗湖游玩。”左金平说。

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到2026年形成四个千亿级产业集群

服务业占罗湖GDP的比重高达94.2%,推动罗湖高质量发展关键是推动罗湖服务业高质量发展。

目前,罗湖将发展服务业作为全区工作重中之重,明确提出“1+N+X”服务业高质量发展工作体系,计划出台34项产业政策,已出台25项政策。

左金平表示,罗湖将发展占据产业链、价值链高端的生产性服务作为主攻方向,坚持生产性服务业和生活性服务业“双轮驱动”,推动金融、商贸、管理咨询和法律服务、人力资源服务、旅游服务、服务贸易、软件和信息服务等服务业七大领域高质量发展。比如在金融领域高标准推动红岭新兴金融产业带、金融总部集聚区、黄金金融特色区等“一带五区”建设;管理咨询和法律服务方面打造京基100、华润大厦、中海慧智、城脉中心、城建云启等管理咨询专业特色楼宇;软件和信息服务领域实施三年倍增计划,引进软件信息技术服务全国百强企业、人工智能等数字技术核心企业,建成2栋软件和信息服务业专业楼宇等。

接下来,罗湖将进一步强化服务业在高质量发展中的主引擎作用,努力推动服务业“一年上台阶、两年大突破、三年大跨越”。到2026年,形成金融、批发、零售、货代物流四个营收千亿级产业集群,以及软件信息服务、旅游服务、人力资源服务三个营收二百亿级产业集群,推动生产性服务业占比达到七成左右,形成高端化、集聚化、国际化的现代服务业高质量发展格局,打造罗湖“世界服务商”品牌。

总用地规模133公顷,推出四块中心城区优质“宝地”

罗湖是深圳的中心城区,也是连通深港、融通湾区的枢纽城区。集中连片区域开发建设可以更好统筹城区发展格局,实现要素资源的高度集聚,促进产业链协同联动,营造产业发展的优质生态。

4月16日,罗湖区召开集中连片区域招商推介大会上,一次性拿出总用地规模133公顷、招商用地规模126公顷的四块中心城区优质“宝地”,优质连片产业空间释放、清晰的规划定位、灵活多元的开发方式,让百余位企业家心动的同时,进一步坚定了发展的信心。

其中,笋岗客整所上盖项目是全国首个在现有运营铁路路段上加建盖板,进行综合上盖开发的项目,将打造现代商贸和现代时尚总部基地;地处清水河总部新城的红岗国际创新广场将打造数字经济总部经济集聚区;位于深港现代商贸业升级发展区的过境土地B1地块,将打造战略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跨境合作示范园区;大梧桐北侧地块将规划布局高端康养、野奢酒店、会奖旅游等生态友好型产业。

左金平表示,罗湖将高度重视、全力支持、全面保障集中连片区域的开发建设,不遗余力导入产业,配套优质公共服务。开发方式上,企业可以仅作为出资方,也可以深度参与土地开发、空间运营、产业发展等各个环节,既可以通过产业遴选出让土地,还可以合作持有空间进行运营。

培育壮大新型消费,五大特色消费街区建设初显成效

作为商贸强区、商业旺区,罗湖以深圳全市4%的土地实现了占全市14%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人均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全市第二。

罗湖区商务局副局长王红线介绍,罗湖立足提升消费集聚带动能力和创新引领能力,制定了《罗湖区建设具有世界潮流引领力的国际消费中心核心区三年行动方案(2024-2026年)》;加快五大特色商业街区建设,打造消费地标;集聚优质消费资源,提升资源配置能力和消费供给水平;培育壮大新型消费,加快消费数字化转型,发展绿色交通消费。

目前五大特色消费街区建设初显成效。蔡屋围国际高端消费街区内的万象城、KKMALL、地王星荟等大型商业综合体锚定顶奢高奢,招引集聚国际顶尖一线品牌,万象城引进国际品牌超过100家。东门活力时尚消费街区全力推动引进消费新品牌、新业态,搭建潮玩、潮趣、潮购、潮游的年轻时尚主题场景。人民南深港融合消费街区已引进10余家特色港味餐饮企业,建成了4个深港合作消费街巷。水贝黄金珠宝消费街区着眼提升黄金珠宝产业附加值和品牌话语权,打造集大师工坊与工业观光定制消费于一体的主题空间。笋岗家文化主题消费街区持续集聚工艺品原创设计资源,建设创意设计主题楼宇。

突出“集聚、服务、前瞻”,加快布局战新与未来产业

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是罗湖培育可持续发展新动能的重要着力点。

近年来,罗湖大力布局软件与信息服务、大健康等战新产业与未来产业,通过加快释放优质产业空间、加强精准招商与企业服务的力度、提升营商环境能级等,培育和吸引了一批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等战新产业龙头企业入驻;中欧创新药和医疗器械研发平台和应急管理部城市安全风险监测预警实验室落地,重大基础研究平台实现突破,各项创新指标显著提升。

罗湖区科技和工业信息化局局长郭桂林表示,围绕发力建设具有影响力的科技集聚示范区,罗湖区突出“集聚、服务、前瞻”。将在粤海城T2打造全区首个“专精特新”特色产业园;利用区引导基金及子基金、扶持转股权政策、成立种子基金等,投资可落地的重点领域企业或项目,发挥辖区应用场景牵引力;出台“科技服务业十条”,加强科技服务企业全生命周期扶持;布局发展人工智能、创新药物等未来产业,打造人工智能应用场景,加快创新药、医疗器械研发与转化。

采写:南都记者林敏儿

编辑:林敏儿

南都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授权联系方式
banquan@nandu.cc. 020-87006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