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数据平台Aicpb近日统计,360集团旗下的AI搜索产品4月访问量达到1188万次,暴增1303.09%,位列全球AI搜索产品榜单的第三位,成为4月全球增速最快的一款AIGC产品。
360AI搜索于今年1月底上线,上升势头明显,此前3月的访问量增速就高达1798.76%。按照360集团副总裁、360AI搜索应用负责人梁志辉的解释,只有流量跑起来了,才有资格谈论变现。
AI搜索产品依据哪些标准挑选信息?对于一家兼顾AI搜索和传统搜索的公司而言,两种搜索产品是否存在商业模式内在紧张关系?AI搜索未来是否会替代传统搜索……围绕这些问题,梁志辉接受了南都专访。
梁志辉 来源:受访者供图
以下是对话节选:
南都:AI搜索引擎直接给出答案,那大模型挑选信源的标准是怎样的?
梁志辉:AI搜索引擎跟大模型相互配合,搜索引擎负责检索,大模型负责计算。在计算的过程中,由大模型去甄别哪些内容跟用户的问题高度相关,以时效性、真实性、可靠性等标准去获取信息。
比如,用户检索一个“公积金怎么提取”的问题,我们会让模型更倾向于从政府官方网站获取答案,而不是去从百度知道,或者360问答这样一些UGC内容去生成答案。传统搜索引擎倾向于CTR导向(Click Through Rate,点击率),UGC的内容往往比这官方信息的点击率更高,检索结果排序更靠前。但很多场景下,UGC内容不见得是最专业和最可信的。
南都:传统搜索引擎可以为许多内容网站提供访问流量,但AI搜索直接呈现内容,有不少观点担心可能会影响到这些内容网站的利益。
梁志辉:说实话这块儿挺新的,我们还是遵循现有搜索引擎的规则,对所有用到的内容给出来源,能直接跳转到信源的网站。从我们统计的数据来看,很多用户并非把AI搜索结果作为检索的终点,大概超过30%的用户会跳转到信息来源链接进行更深入的阅读,比例还是很高的。AI搜索只是针对用户问题给出一个总结性的答案,如果要进行深度的阅读,仍然要跳转到对应的一些网站里。
南都:但不可否认AI搜索引擎给出的外链毕竟是有限的,国内AI搜索引擎的信源链接还算比较多,有时候几十条,像国外Perplexity才给五条信源。
梁志辉:是的,国内外在这一点的交互细节上稍微有些差异。
南都:所以你认为国内这些AI搜索产品,给出的参考链接足够多,给内容网站造成的影响相对来说比较小?
梁志辉:对,这是(和国外AI搜索)稍微有些不一样的地方。
南都:AI搜索目前处于早期阶段,后续还可以从哪些方面提升产品性能?
梁志辉:传统搜索引擎索引的主要是网页内容,因为过去信息多以网页形式存在。但现在,线上知识内容的存在形式发生改变,越来越少人去写长篇大论了,很多内容都变成视频、音频或者PDF文档。过去我们做传统搜索的时候,视频、音频内容极少纳入搜索结果,业内有人把这些内容称为“暗知识”。
即便是传统搜索引擎爬取到音视频和PDF的内容,在没有AI大模型的条件下,很难对其中的内容做完整的提取和深度理解。搜索引擎理解的范围,仅限于网页标题和一些描述信息。但有了AI之后,就可以像一个人类专家一样,将视频画面、音频字幕从头到尾读一遍,进行深度的理解和阅读。
大概五月底,360AI搜索会上线多模态搜索引擎的能力,把传统搜索引擎忽略掉的一些多模态信息内容,让大模型阅读理解之后给予用户提炼总结。这也是在尝试扩展优质信息来源的范围。在做AI搜索引擎时,这是让我最兴奋的一点。
南都:AI搜索引擎和传统搜索引擎之间会形成什么样的关系?是AI搜索替代传统搜索,还是说二者并存?
梁志辉:短期内要完全替代会很难。传统搜索引擎存在一些高频刚需的点,之所以搜索引擎被视为互联网的入口,是因为很多人记不住网站的域名。这类查询网址的需求,传统搜索已经解决得非常好了。AI搜索对于这类需求反而是负体验,通常结果生成的速度会比较慢。
我们做AI搜索引擎,会结合网址查询需求、问题信息查询需求和写作需求等进行产品设计。举例来说,在360AI浏览器中,如果用户直接输入新浪网,我们认为这种场景下传统搜索就足够了,此时浏览器会直接跳到传统搜索引擎页面,快速给出新浪网的网址。如果用户输入的是一串问题,我们就会将查询页面引导至AI搜索引擎。相当于是把传统搜索的一些优点跟AI搜索的优点做有机结合,让产品体验能更平滑。
模型再怎么优化,在满足寻址需求上也干不过传统搜索。还不如提升对用户的意图识别能力,直接用传统搜索引擎把网址链接提供给用户。
但为什么要在非常早期启动AI搜索业务呢?我们最担忧的就是,当AI搜索用足够的时间发展起来后,我们的传统搜索引擎和浏览器的业务可能被彻底颠覆掉。谷歌对此应该也特别焦虑。
南都:传统搜索引擎公司转型AI搜索,当用户更多地使用AI搜索引擎,或许会影响到传统搜索引擎竞价排名广告的点击。这样来看,AI搜索业务和传统搜索业务在商业模式上是否存在竞争关系?
梁志辉:很多情况下如果用了AI搜索,用户基本上不会再用传统搜索,但不意味着AI搜索产品中就不能展示广告。
而且,包括360在内的搜索引擎公司,也在尝试把AI搜索产生的结果重新重新投入传统搜索的内容池。AI搜索的结果页面实际上是一个新的网页,这些网页会被传统搜索引擎爬取到。这些AI整理归纳的内容,一般比贴吧、360问答等UGC平台的质量好很多。
很多投资人和领导也问,AI搜索与传统搜索两个产品之间会不会“打架”?我觉得在短期之内,二者还是“一加一大于二”的状态。等到AI搜索产品的性能和体验优化得足够好了之后,用户的习惯就转化到AI搜索场景里去了。
南都:传统搜索引擎公司转型做AI搜索,与AI初创公司相比,何者更具备优势?
梁志辉:传统搜索引擎背后有几百个API(应用程序接口)参数,每个API背后是一个特定方向的垂直搜索。如何让大模型去调用垂直搜索API,这个过程中我们也是付出过很高的技术投入。
而且,搜索引擎的成本非常高,需要搭建自己的内容库,我们过去十多年积累了百亿级甚至千亿级的内容库。今天很多初创企业就不得不购买必应的内容库接口。购买必应的接口会面临几个问题:第一,内容库只能反馈与问题相关的100个字,没法让大模型将全文通读一遍,这样大模型对很多知识的理解相当于是片段化的;第二,内容爬取的成本高昂,我们做过一个测算,爬取5000万个的网页,大概要花200万元,而且还要花300万左右的成本,对所爬取的内容进行安全鉴别。
但我们过去做传统搜索时,已经爬取了很多历史上的、国内外的网站内容,背后的内容库由几百亿个网页构成。现在初创公司如果想构建一个大几百亿的内容库,其实没那么简单。所以从检索内容的深度和广度上,传统的搜索引擎公司会更有优势。
采写:南都见习记者 杨柳
编辑:李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