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3日晚,渤海证券旗下债券渤海证券股份有限公司2023年面向专业投资者公开发行公司债券(简称“23渤海01”)发布公告称,渤海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渤海证券”)因涉嫌财务顾问业务违法违规,被证监会立案。
涉嫌财务顾问业务违规
据渤海证券发布的公共内容显示,其于5月9日收到证监会《立案告知书》。因涉嫌财务顾问业务违法违规,4月24日,证监会决定对渤海证券立案。具体违规情况,该公告并没有具体披露。
渤海证券在公告中表示,“目前公司的经营情况正常,该事件对公司偿债能力无不利影响。公司将积极配合证监会的相关工作,并严格按照监管要求履行信息披露义务。”
财务顾问业务属于证券行业投资银行业务的下辖业务。从渤海证券此前公布的上交所主板招股书来看,其财务顾问业务是投资银行业务的重要支撑力量。
招股书显示,渤海证券的财务顾问业务主要包括为客户提供各类融资、财务安排、兼并收购、资产重组等方面的分析、咨询、策划等顾问服务以及新三板推荐挂牌及持续督导等相关业务。
2019年-2022年H1期间,渤海证券先后为客户完成“16 万达 02”“16 万达 03”“16 融创 01” “20 万达 01”“16融创 07”“20 明投 01”“20 西苑 01”“20 西苑 03”等多只债券的到期回售、转售财务顾问项目。
同期,渤海证券还完成了津裕电业、临港船务、舒朋士、津万事兴、增光科技等新三板公司的推荐挂牌项目。
2019年-2022年H1期间,渤海证券的投资银行业务分部的营业收入分别为 41707.12万元、15520.80 万元、14335.96 万元和 6636.44 万元。同期,渤海证券的财务顾问业务收入分别为34455.91万元、6690.00万元、2040.88万元、3617.44万元。
在上述招股书报告期内,渤海证券财务顾问业务的营收占投资银行业务营收的百分比分别为82.61%、43.10%、14.23%、54.81%。
IPO阶段的股权折价后仍流拍
渤海证券是“京津冀”地区的重要券商,于2001年6月开业,2008年改制为股份有限公司。其控股股东包括天津市泰达国际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实控人为天津市国资委。截至2023年底,渤海证券共有21家分公司、45家营业部,分支机构遍及全国各地。
据了解,渤海证券早在2016年就启动了IPO流程,与光大证券签订上市辅导协议,但长期排队未能成功发行。直到2023年3月A股注册制开启,渤海证券在上交所主板的IPO申请获得受理。
目前,上交所的相关信息显示,渤海证券处于“已问询”阶段。通常IPO企业会在此阶段接受2-3轮的问询,最终开启上市审议会。不过截至目前,渤海证券并未公布相关“问询回复”,其IPO进度较2023年并未有已公开的实质性进展。
值得注意的是,渤海证券虽然已经处于IPO阶段,但公司的股权似乎在市场上并没有遭受热捧。
2024年1月29日10时至2024年1月30日10时,北京市第三中级人民法院在阿里司法拍卖网站上拍卖天津市浩物嘉德汽车贸易有限公司持有的渤海证券股份有限公司1.67亿股股权,占渤海证券总股本的2.08%。
在这一次拍卖中,渤海证券1.67亿股股权价格6.04亿元,起拍价4.23亿元,相当于七折起拍,但最终这一次拍卖以流拍结束。
2月23日,渤海证券的上述股权开始第二次拍卖。起拍价格下降至3.38亿元,相当于首拍价的8折,相当于评估价的5.6折。但这第二次,依旧流拍。
公开资料显示,2018年5月,江苏银行北京分行与浩物机电签订10亿元的借款合同。浩物嘉德、天物机电分别以其各自持有的1.67亿股渤海证券股权为前述债务进行质押担保。最终,浩物机电未能偿还借款本息,被裁定破产重整,江苏银行北京分行提起诉讼,请求法院判决二者履行担保责任。2020年7月,北京市第三中级人民法院一审判决,批准拍卖渤海证券股权,以偿还上述债务。
按照上述情况,渤海证券或将面对共计3.34亿股的股权拍卖。但目前,浩物嘉德所持有的渤海证券股权在价格几乎腰斩的情况下,仍然流拍。这一情况,对渤海证券的股权市场价格或将产生不利影响。
此外,渤海证券股东中,青海合一、津京玻壳、正荣集团所持有股份也处于法院裁定处于冻结状态。
采写:南都·湾财社 记者 吴鸿森
编辑:吴鸿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