吨级“空中出租车”首次在浦东机场试飞,有望十分钟接驳外滩

南方都市报APP • 政商数据
原创2024-05-15 18:44

距离在城市打“空中出租车”的愿景又近了一步。南都记者获悉,近日,在上海浦东国际机场,峰飞航空科技自主研发的2吨级eVTOL电动垂直起降航空器V2000CG凯瑞鸥完成特许飞行。

此前,在研发试飞和符合性验证试飞过程中,V2000CG的试飞场地已涵盖了自建场地、通用机场、运输机场等试飞场景,本次在浦东国际机场的飞行,是首次实现了吨级eVTOL航空器在4F机场的试飞,被视为中国低空经济发展的重大突破。

图片

 

将60-90分钟的地面车程缩短至10分钟

作为未来城市先进空中交通的重要解决方案,eVTOL(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被称为“空中的士”“空中出租车”,采用复合翼架构——既可像直升机一样垂直起飞,又能在空中转换成固定翼飞行模式,如传统大飞机一样高速巡航,无需传统机场和跑道。由于纯电动力、灵活起降、零碳排放、安静舒适等优点,eVTOL将用于城市点对点空中物流和空中出行,实现城市内和都市圈城际间点对点出行,规模化运营后成本可媲美地面专车服务。同时也能解决交通拥堵下长距离通行问题。

图片

V2000CG飞行航线。

“峰飞产品力和团队运行能力向已与民航飞行基础设施标准进一步对齐。”峰飞航空表示,对于上海这样的国际超大城市,从机场到市中心的交通接驳是非常典型的应用场景。未来采用eVTOL航空器,从浦东国际机场直接快速抵达市中心核心区域,将60-90分钟的地面车程缩短至10分钟,可极大地缓解交通拥堵,提升出行效率。

公开资料显示,峰飞航空科技于2017年成立,是中国最早投入eVTOL电动垂直起降航空器赛道的科技企业之一,旗下产品主要包括大型eVTOL货运航空器和载人航空器。今年2月,峰飞航空科技自主研制的5座eVTOL航空器盛世龙,完成了全球首条跨海跨城eVTOL航线首次演示飞行,将深圳-珠海单程2.5到3小时的地面车程缩短至20分钟。据报道,航线在获取适航证后,预计将于2026年开启载人运营。

最新消息显示,峰飞V2000CG于今年3月获得由中国民航华东地区管理局颁发的型号合格证(TC),成为首个获颁TC的吨级以上eVTOL航空器。民航华东地区管理局也已受理峰飞载人版机型盛世龙的型号合格证申请,正在开展适航审定相关工作。


载人eVTOL大规模商业化最快需2~3年

《中国低空经济发展研究报告(2024)》显示,2023年中国低空经济规模达5059.5亿元,增速达33.8%。未来几年我国低空经济仍将保持快速增长态势。预计2024年eVTOL产业将迎来第一轮商业化爆发周期。到2026年,低空经济规模有望突破万亿元。当前,低空经济商业化进程逐步加快,低空飞行产品的应用领域从物流、巡检、测绘、医疗、应急任务等场景,不断向大众出行领域延伸,尤以载人交通最受关注。以研发eVTOL(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为主的科技企业备受资本追捧。

不过,载人的无人驾驶航空器商业化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南都记者查询了解到,根据我国有关规定,航空器商业化需要满足三个条件(即“三证”):在设计层面,取得型号合格证(TC),以表明飞机设计符合适航标准和环保要求;在生产层面,取得生产许可证(PC),以确保批量生产出来的飞机符合经批准的型号设计;此外,还要取得标准适航证(AC),表明该架飞机处于安全可用的状态。

今年4月7日,亿航智能宣布获得由中国民航局颁发的EH216-S无人驾驶载人航空器系统生产许可证(PC),加上此前已获得的型号合格证(TC)、适航证(AC),EH216-S由此成为全球首个集齐“三证”的无人驾驶载人航空器。这是EH216-S从设计研制阶段转向批量生产的重要里程碑,亿航智能推进商业运营迈出关键一步。5月6日,EH216-S完成在阿联酋阿布扎比的首次载人飞行演示。据悉,亿航智能正在与阿联酋当地合作伙伴和政府配合,开展eVTOL起降点的设计建设,为开通空中交通商业航线做准备。

图片

EH216-S无人驾驶载人航空器取得适航三证后首次亮相海南消博会。

《通用航空装备创新应用实施方案(2024-2030年)》提出,支持智慧空中出行装备发展,推动电动垂直起降航空器(eVTOL)等一批新型消费通用航空装备适航取证。鼓励飞行汽车技术研发、产品验证及商业化应用场景探索。到2030年,以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为特征的通用航空产业发展新模式基本建立,支撑和保障“短途运输+电动垂直起降”客运网络。

随着大量低空经济企业布局研发产品速度加快,相关的资质申请将在未来1~2年加快推进。

在3月29日民航局举行的专题新闻发布会上,民航局有关负责人介绍,我国民用无人机已在农林牧渔和娱乐航拍领域率先实现行业普及,城市场景和物流应用的管理模式与技术标准已初步具备广泛推广的基础,无人机物流配送业务已延伸到城市商圈与社区,电动垂直起降(eVTOL)机型的适航审定工作也正在稳步推进。下一步,民航局将进一步提升适航审定能力,优化航空器适航标准、审定模式与技术,加强无人机适航审定体系和能力的建设,探索创新无人机适航审定模式,更好地适应低空经济发展所需的适航审查需求。


采写:南都记者 傅晓羚

编辑:田爱丽

南都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授权联系方式
banquan@nandu.cc. 020-87006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