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野生菌上市!又到“吃菌季”,防中毒指南了解一下

南方都市报APP • 拌面酱
综合2024-05-21 15:49

又到了一年一度野生菌大量采摘上市的季节。看到鲜美的菌子,吃货们开始蠢蠢欲动。

图片

但是,鲜美的背后风险可不少!每年,吃野生菌中毒的新闻屡见不鲜:有人对空气说话、拍蚊子、扯线,有人在病床上抓老鼠、抓小精灵……因此,每年野生菌上市的时节,也被网友戏称为“野生菌魔幻季”“试毒大会”。


8f54e831-661d-482d-899f-11f4d8de69fc.gif

患者食用野生菌后中毒症状。图源:峨山县融媒体中心

71f1cb60-0389-42f0-94c6-f19f4ff85eb4.gif

患者食用野生菌后中毒症状。图源: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

目前,全国已知有毒野生菌500余种,其中云南就有200余种。据云南省中毒临床救治基地数据显示,2022年该基地收治了617名患者,其中有404名是致幻型野生菌中毒。每年庐江、云南、湖南等地已会发布野生菌中毒防控预警通告,提醒大家不要随意采摘、出售、购买、食用自己不熟悉的野生菌。


野生菌食用攻略

野生菌又称蘑菇、蕈,是一类大型真菌,按照能否食用,可分为食用菌和有毒菌。全球已知野生食用菌有2500余种,我国已知约有1000种。云南省有近900种,约占世界食用菌物种的36%,占全国的90%。

图片

野生菌一般泛指肉眼可见、能徒手采摘的大型真菌,为长出地面的肉质或胶质的子实体。野生菌多由菌盖、菌柄、菌托和菌环等组成,以菌盖最为明显。菌盖形状呈伞形、钟形、斗笠形、球形或半球形、扇形、漏斗形等各式各样,颜色也多种多样。野生菌一年四季都可生长,以每年6~9月最多,尤其是雨后野生菌生长茂盛。


常见的食用野生菌

牛肝菌

图片

牛肝菌是牛肝菌科和松塔牛肝菌科等真菌的统称。该菌菌体较大,肉肥厚,柄粗壮,味道香甜可口,营养丰富。其中,白牛肝菌、皱盖牛肝菌(黄癞头)等是国内外有名的食用菌。牛肝菌富含菌菇多糖、含硫化合物等挥发性风味物质和呈鲜味氨基酸、核苷酸等非挥发性风味物质,因而具有独特的风味,深受人们喜爱。牛肝菌适合炒、炸和煮等方式烹调,也可制成干品。


干巴菌

图片

干巴菌是担子菌门、伞菌纲、革菌目、革菌科、革菌属的一类食用真菌。干巴菌干燥,有很浓的菌香,味道鲜美,是云南省家喻户晓的食用菌。干巴菌有酷似腌牛肉干的浓郁香味,而腌牛肉干被当地百姓称为干巴,因而此菌得名干巴菌。干巴菌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硫胺素等维生素和钙等营养成分。干巴菌适合炒食,如青椒干巴菌。


鸡枞菌

图片

鸡枞菌是和白蚁共生的菌类,白蚁构筑蚁巢的同时培养了鸡枞菌的菌丝体,形成一个共同的生态系统。鸡枞菌肉厚肥硕,质细丝白,味道鲜甜香脆。鸡枞菌含有蛋白质、多种维生素和钙、磷等物质。鸡枞菌的吃法众多,可以单料为菜,还能与蔬菜、鱼类及各种山珍海味搭配。无论炒、炸、煎、烩、烤、焖,清蒸或做汤,其味都很鲜,为菌中之冠。


松茸

图片

松茸又名松口蘑,自然生长于海拔2000~4000米无污染的松树和栎树自然杂交林中,它与松树根具有共生关系,又需要有栎树等阔叶林的荫蔽条件。松茸菌味道鲜美,营养丰富,含有蛋白质、维生素B1、维生素B2、尼克酸、钙、磷等营养成分。松茸的吃法有很多种,适合炒、煎、烩和炖汤等。


野生菌的多种吃法

说起吃野生菌,首当其冲的就是火锅,将从深山采来的各类野生菌放在鸡汤中煮熟,打个蘸水(云南人吃火锅必备,就是入口之前将食物先过一下调料),再喝一口野生菌鸡汤,鲜美可口,让人难忘。

图片

干炒则是云南人最常见的做法,大火爆炒,将水气彻底消灭,独留下野生菌的鲜香。牛肝菌、干巴菌、青头菌是常见的“炒菌儿”。

图片

“高端的食材,往往只需要最朴素的烹饪方式。”被誉为“菌中之王”的松茸,是极少数可以生吃的野生菌之一。只需要简单地洗净、切片,蘸酱油和芥末吃,就能体现出食物最原本的醇甘。

图片

为了一年四季都能品尝到这份鲜美,云南人还研究出了一种能最大限度保存野生菌的方式——油炸。鸡枞就是最适合油炸的菌类之一,炭火和植物油的相遇,不仅能保留住鸡枞的鲜甜,还能大大延长可食用的时间。

图片

Q&A

野生菌越贵越有营养吗?

不同种类野生菌的口感各不相同,所含的营养成分略有不同,价格也各不相同。但是,价格不是衡量野生菌营养价值高低的主要指标。我们可以根据个人的喜好选购和食用野生菌。


新鲜野生菌营养价值更高吗?

我们常听到社会上流行一句话,新鲜野生菌比干的野生菌更有营养,越新鲜其营养价值越高。从主要营养成分的含量来说,新鲜野生菌与干野生菌没有太大差别。相比较而言,新鲜野生菌含水量高,保存期短,干野生菌则含水量降低,减缓了微生物的滋生,延长了保存时间。总之,新鲜野生菌和干野生菌没有孰优孰劣之分,大家根据需求选购和食用即可。


野生菌可以经常吃吗?

野生菌可以经常吃,但要适量。野生菌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味道鲜美,故被誉为“山珍”。除了食用价值,有的野生菌还具有一定的药用价值,如各种野生菌富含的菌菇多糖具有抗辐射、调节免疫、抗氧化等作用。


野生菌防中毒攻略

1、不要采摘食用有毒野生菌

“红伞伞、白杆杆,吃完一起躺板板”,而常见的有毒野生菌不仅限于网传的“红伞伞、白杆杆”。以下6种有毒野生菌,请睁大眼睛看清楚,千万不要采摘食用。

图片

致命鹅膏(白罗伞)

图片

亚稀褶红菇(火炭菌)

图片

黄盖鹅膏(黄罗伞)

图片

灰花纹鹅膏(麻母鸡)

图片

条盖盔孢伞

图片

毒沟褶菌(小白菌、蝴蝶菌)

2、彻底炒熟煮透

一些野生菌含有天然毒素,它们被称为条件可食菌,最典型的当数备受青睐的牛肝菌,云南人俗称的见手青,只有炒熟煮透才不会中毒。

3、不要混吃杂菌

自采或购买杂菌不易识别,一旦发生中毒较难判断中毒菌种,不利于及时医疗救治。

4、食菌最好不要同时饮酒

酒精可促进毒素的吸收或与毒素起化学反应加重中毒,因此食用野生菌时最好不要饮酒。

5、集中就餐不加工野生菌

单位食堂或集中就餐场所不加工食用野生菌,避免发生集体性食物中毒。

6、一旦中毒,及时就医

吃完野生菌后如感不适,有恶心、头晕、呕吐、看东西不明或幻视、幻听等症状应立即就近就医。


野生菌中毒后如何自救?

催吐:在中毒者神志清楚的情况下尽快催吐。可用手指按压中毒者舌根引起呕吐,可反复多次催吐,让中毒者尽量把胃内食物吐出来,减少毒素的吸收。

立即就医:中毒后立刻到正规医院救治,最好携带剩余野生菌样品,以备鉴定野生菌的种类,确定有效的治疗措施和判断预后。

菌类虽美味!但是生命诚可贵!最后,再次提醒大家,对可疑毒菌做到:不采摘、不收购、不加工、不食用!

图片

整合:刘卫华

来源:央视新闻、健康中国、云南发布、中国新闻社等

编辑:刘卫华

南都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授权联系方式
banquan@nandu.cc. 020-87006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