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北京多点数智有限公司 Dmall Inc (以下简称“多点Dmall”)于港交所递交招股书,此次已是其第三次尝试赴港上市。据悉,2022年12月和2023年6月,多点Dmall曾两度向港交所递交过招股书,不过,均因申请满6个月无明显进展而最终“失效”。
根据招股书披露的业绩情况来看,多点Dmall近三年收入逐年增长,但亏损情况仍旧持续。长期以来,多点Dmall都背靠“物美系”这颗“大树”,去年,来自物美集团收入占比已增至总收入的五成以上,来自物美关联实体总收入占比也已增至74.9%。
对此,招股书表示,预计在可见的未来,物美集团将继续占收益的绝大部分,不过,长期而言,“预计来自关联实体的收益占比将逐步下降”。
多点Dmall三度冲刺IPO
多点Dmall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此次已是其第三次尝试赴港上市,瑞银集团、招银国际及招商证券国际为联合保荐人。据悉,2022年12月和2023年6月,多点Dmall曾两度向港交所递交过招股书,不过,均因申请满6个月无明显进展而最终“失效”。
对于本次IPO的募集资金用途,招股书显示,主要用于开发新应用程序及新服务模块;业务扩张相关人才招聘;选择性地寻求与我们的自然增长策略互补的战略合作、投资及收购;扩大销售网络并进一步加强品牌声誉等多个方面,具体每项金额及占比招股书暂未披露。
公开资料介绍,多点Dmall成立于2015年,作为零售数字化解决方案服务商,主要通过构建一站式解决方案,帮助零售商增加收益及降低成本。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的资料,按2023年的收益计算,多点Dmall为亚洲第三大零售数字化解决方案服务商。
从招股书公开的业绩情况来看,2021年至2023年,多点Dmall总收入分别为10.45亿元、15.01亿元及17.50亿元,呈现逐年增长趋势,不过,其间增速由43.64%降至16.59%,有所放缓。
当前,多点Dmall的业务包括零售核心服务云、电子商务服务云以及营销及广告服务云三个方面。招股书显示,其中,零售核心服务云解决方案为主要收入来源,2021年至2023年,收入分别为4.39亿元、8.81亿元及12.99亿元,且占比逐年提升,分别占总收入的42%、58.7%及74.3%。但是,该项解决方案的毛利率却逐年走低,已从2021年的59.3%降至2023年的41.7%。
对此,招股书解释称,这是由于推出额外的AIoT解决方案,与零售核心服务云解决方案的其他部分相比毛利率相对较低所致。同样出于这一原因,多点Dmall的总毛利率也在去年出现下滑,其2021年至2023年的总毛利率分别为34.3%、44.6%及40.7%。
此外,电子商务服务云解决方案收入连年下滑,从2021年的4.09亿元减少至2023年的3亿元,同时,营收占比也逐年减少,由2021年近四成跌至去年已不足两成。
而营销及广告服务云的收入也出现下跌,由2021年的1.96亿元降至2023年的1.51亿元,占比也已仅有8.6%。值得一提的是,据招股书介绍,多点Dmall已于2024年4月完成重组,剥离营销及广告云解决方案项下的线上广告服务。重组后,将继续经营线下广告及营销服务。
累计亏损已超50亿元
从亏损情况来看,近三年来,多点Dmall净亏损分别为18.25亿元、8.41亿元和6.55亿元,仍旧持续亏损,但已逐年收窄。而结合此前招股书披露的情况来看,2019年及2020年,多点Dmall分别亏损8.3亿元、10.9亿元,累计亏损已高达52.41亿元。
论及亏损原因,多点Mall在招股书中表示,主要“由于随着业务增长及发展而产生的开支,包括对研发的重大投资以支持专有操作,系统的持续发展、用于扩大客户群和刺激电子商务平台消费者流量的营销资源,以及综合电子商务服务的物流成本”。此外,多点Dmall方面还坦言,未来仍存在持续亏损、现金流失的风险。
据悉,多点Dmall合伙人刘桂海曾公开表示,“这两年很多SaaS(软件运营服务)企业都是亏损状态,我认为核心是黏性和留存出了问题,续费的情况不容乐观,增加了投资人的疑虑。”
南都记者注意到,当前微盟集团(02013.HK)和中国有赞(08083.HK)两家已上市的零售类SaaS产品提供商,也处于持续亏损状态。2021年至2023年,微盟集团亏损分别为8.53亿元、19.19亿元、7.61亿元,中国有赞的亏损则分别为32.93亿元、6.45亿元、0.50亿元。
除此之外,根据招股书数据,多点Dmall的研发开支也有所减少,从2021年的6.14亿元降至2023年的5.51亿元,占收入的比例也相应由58.8%减少至31.5%。多点Dmall还在招股书中预计,研发开支占比将会下跌,“因为我们通过先前的投资积累了技术能力,并且能够在没有进一步的重大投资的情况下,复制及升级我们的产品种类。”
“物美系”占比将逐步下降
长期以来,多点Dmall都背靠“物美系”这颗“大树”。招股书介绍,多点Dmall的创始人、高级顾问及控股股东张文中,也是物美集团的创始人及控股股东。
张文中被称为“中国超市教父”,赴美求学回来的张文中在1994年创立了物美超市,将物美一手打造成全国性的连锁超市。2003年,物美成功赴港上市,成为内地民营零售第一股,但2015年私有化退市,而这期间的张文中也历经了2009年入狱、两次减刑、2013年出狱的跌宕起伏,最终,2018年,最高人民法院对张文中案进行再审公开宣判,原审被告人张文中无罪。2022年,张文中卸任多点数智董事会主席,目前仅担任公司高级顾问。
目前,张文中的外甥张峰为多点数智的联合创始人,担任公司的执行董事兼总裁。此外,张文中“95后”的女儿张康融,曾于2022年11月担任多点数智的非执行董事,但于今年4月19日辞职。
持股方面,IPO前,张文中通过Celestial Limited等实体直接和间接累计持有多点58.36%的股权。外部机构方面,持股靠前的投资机构分别有IDG,持有7.67%;兴业银行持股为3.32%;腾讯持股为3.26%等。
招股书显示,2021年至2023年期间,多点Dmall来自物美集团的收入分别为4.73亿元、6.61亿元及9.27亿元,分别占总收入的的45.3%、44.1%及53%。过去三年,包括物美集团、麦德龙中国实体、重庆百货集团、银川新华集团、百安居实体在内的关联实体总收入分别为7.09亿元、10.69亿元和13.11亿元,营收占比分别为67.9%、71.3%及74.9%。不过,招股书也表示,2024年3月9日后,重庆百货大楼将不再为多点Dmall的关联实体。
由于以“物美系”大客户作为收入关键来源,在招股书的风险因素相关介绍中,多点Dmall也表示,“我们目前的客户群相对集中,主要客户数目有限。失去一名或多名主要客户,未能与一名或多名主要客户续签协议,或未能扩展客户群,均可对我们的经营业绩及推广我们服务的能力产生负面影响。”
此外,多点Dmall计划扩大及多样化客户群。招股书显示,截至2023年末,多点Dmall已为677家客户提供服务,较2021年的352家增长近五成。值得一提的是,据了解,今年4月,多点Dmall还官宣与河南“零售界海底捞”胖东来达成了战略合作,为胖东来提供数智化系统和智能物联服务。
招股书中风险因素还显示,由于严重依赖关联实体,与关联实体关系的任何重大变化均会对多点Dmall的业务、财务状况和经营业绩产生重大不利影响。不过,对于这一风险问题,多点Dmall也在招股书中解释道,“本公司对获取独立于关联实体的客户的能力充满信心,并预计长期而言本集团来自关联实体的收益占比将逐步下降。”
寻求海外业务增长
值得一提的是,多点Dmall或将在海外寻求新的收入增长点,并正与零售商协商并计划于2024年进入文莱及印尼市场。
据介绍,在境外市场,多点DMALL与DFI建立合作,系统已在中国香港的惠康、万宁上线,并逐步在新加坡、柬埔寨等国家上线。此外,多点DMALL还为菲律宾最大的零售企业SM提供数字化系统,并在欧洲也有多点系统的落地。
招股书内容提到,“我们计划复制我们的业务模式,扩大我们产品在东南亚及欧洲的海外市场的版图,以产生高质量及可持续的收益。”
招股书还介绍道,“当前,多点Dmall已通过与众多海外企业客户(如DFI Retail Group及麦德龙集团)合作的方式开始为海外扩张奠定基础,海外扩张为其经营引入了额外的收益来源。”
海外板块的收入占比有所提升,2021年、2022年及2023年,来自外部客户的海外收入分别占总收入的1.9%、5.4%及7.0%。海外收入由2021年的20.3百万元增加296.6%至2022年的80.3百万元,并进一步增加53.4%至2023年的123.3百万元。
采写:南都记者 马宁宁 实习生 朱可轩 发自上海
编辑:田爱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