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内专家解读新航迫降:或遭遇微下击暴流,多数情况下可预知

南方都市报APP • 南都即时
原创2024-05-22 18:33

5月21日,新加坡航空从伦敦飞新加坡SQ321号航班,飞行途中遭遇严重湍流,改道在曼谷紧急迫降,机上有人员伤亡。泰国曼谷素万那普机场发言人称,事故中,一名73岁的英国男子疑似因心脏病发作死亡。外媒披露舱内画面则显示,人员疏散后机舱内行李、水壶、餐食散落一地,舱顶有许多氧气面罩脱落,机上厨房区域管道裸露半垂。

据新加坡航空及曼谷素万那普机场披露,该航班在机组人员分发餐食时掉入气阱(air pocket),随后遇到严重湍流,产生剧烈颠簸。机上乘客也在接受采访时表示,自己与妻子撞上了舱顶,多人头部受伤。22日,民航业内专家向南都记者分析表示,此次新航事故应该是遭遇了“向下的垂直风切变,或称微下击暴流”,多数情况下这种严重湍流都是可提前预知的,驾驶员或因长时间飞行疲倦未能及时提醒乘客系好安全带。

图片

人员疏散后机舱内一片狼藉。

飞机高度猛降或遭遇微下击暴流

南都此前报道,5月21日,新加坡航空证实,当日,该航司伦敦飞新加坡SQ321号航班,飞行途中遭遇严重湍流。飞机改道在曼谷紧急迫降,于当地时间15时45分降落。

据了解,该航班飞机型号为波音777-300ER。机上共有211名乘客和18名机组人员,有人员伤亡。

曼谷素万那普机场随后披露,该航班在机组人员分发餐食时掉入气阱(air pocket),随后遇到严重湍流,产生剧烈颠簸。多名机上乘客在接受采访时表示,颠簸发生非常突然,没有任何预兆,当时飞机已经飞行大约10小时,机内四处有人走动,也没有系安全带的标志。颠簸发生后,多人撞到舱顶,头部受伤。

图片

有人头部受伤。

机场发言人还提到,事发时飞机所处地为缅甸伊洛瓦底江盆地上空。南都记者查询天气情况发现,近期缅甸南部持续有雷雨天气,高空可能出现积雨云。

业内专家向南都记者分析表示,中国航空界并未有气阱(air pocket)概念。按照国际惯例,我国将湍流导致的颠簸(turbulence)分为轻度、中度和严重颠簸,另有风切变(wind shear)概念。专家认为,新航SQ321航班高度猛降,应该是遭遇了向下的垂直风切变,或称微下击暴流。

“遭遇下击暴流,产生严重颠簸,这种情况在航空史上屡见不鲜,也是非常正常的,就好像我们在地面开车也会遇到地面坑洼。”专家告诉南都记者,最严重的情况下,遭遇严重下击暴流,可能出现飞机过载,导致解体,低空遭遇时来不及改出甚至可能造成可控飞行撞地,导致飞机坠毁。

但此次新航遭遇微下击暴流时正处于巡航阶段,高度约37000英尺(约11277米)。专家表示,飞机可能是误入了当地的积雨云。

驾驶员或因疲劳未及时察觉提醒

在正常飞行过程中,当飞行员意识到前方可能进入颠簸区域,会提前给客舱铃声通知,客舱乘务组会告诉大家,返回座位并系好安全带,洗手间停止服务。

但此次新航事故多位乘客均表示,颠簸发生得非常突然,多人未能及时系上安全带。业内人士向南都记者分析道,这可能是由于本次国际航线飞行时间较长,事故发生时已经持续飞行约10小时,飞行员或因长途疲倦,未能及时监控仪表数据,或频繁注意使用机载湍流设备,没能及时提醒客舱。

事故后,乘客也多表示,自己是头部受伤,虽然有流血,但“意识清晰,感觉还好”。泰国曼谷素万那普机场发言人称,遇难者为一名73岁的英国男子,疑似因心脏病发作死亡。

图片

涉事波音飞机,型号为777-300ER。

南都记者此前检索发现,实时飞行跟踪器FlightAware数据显示,飞机原本在37000英尺(约11277米)的高度巡航,但在约3分钟内突然下降至31000英尺(约9448米),猛降约1800米,即平均1秒下降约10米。随后飞机在31000英尺的高度停留了近10分钟,然后在不到30分钟的时间内迅速下降并降落在曼谷。

业内人士表示,空中急坠1800米,人会瞬间产生失重感,血液上涌,眼前发黑,可能出现短暂的机体失能。由于飞机在巡航阶段,乘客本身可以正常走动,机组人员可进行客舱服务,机内人员很可能未系好安全带,导致受伤。

至于遇难乘客,业内人士也向南都记者分析称,因为该男子高龄且患有心脏病,在遇到突发的惊吓时,确实可能出现意外,航空公司“应该不会担主责”。

他建议,在飞机进入颠簸区域时,乘客一定要系好安全带。空中颠簸造成损害严重到出现伤亡的情况其实并不多。

涉事机型配备气象雷达可探测湍流

“SQ321飞行航线经过低纬度地区,夏季对流层中大气垂直运动活跃时,范围甚至可达20公里。飞机在此航段无法飞出对流层,就可能出现较为严重的颠簸。”上述业内人士表示。

据了解,各国民航飞行都会经历四个阶段,包括飞行前准备,飞行直接准备,飞行实施和飞行后讲评。业内人士解释道,在飞行前准备和飞行直接准备时,都会确认整个飞行途中的天气条件。此次新航事故中飞机机型为波音777-300ER,配备“非常现代的民航科技”,其气象雷达也具有湍流探测功能。

“因此,正常情况下,飞行过程中95%以上的气象情况都是可预知的。”业内人士告诉南都记者,现在民航使用的飞机机型,基本都有风切变改出的程序,有相关预案和处置程序,通过气象资料与先进的机载设备也可以探测湍流。

至于中国民航在遭遇类似情况时的应对,业内人士表示,中国民航飞机飞行时遭遇雷雨或湍流,通常会采取改变高度层,爬升、下降或绕飞来避开,加之“中国民航也是目前全世界管理最严格的”,因此遭遇类似情况的可能性较小。

由于近年来也曾遭遇类似严重颠簸的情况,中国民航采取了许多强有力的针对措施。业内人士指出,为减少乘务员空中服务的时间,减少颠簸的危害,有许多航班不再提供餐食。此外,中国民航使用的飞行数据记录仪也会详细记录飞行员全程驾驶情况,“飞行员都会非常认真严谨地对待每一次飞行”。

采写:南都记者 肖玥

编辑:张亚莉

更多报道请看专题:东南亚速递
即时看天下

南都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授权联系方式
banquan@nandu.cc. 020-87006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