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都讯 乐动敦煌“飞纱飞天”硬控观众;越剧“顶流”李云霄现场演绎《梁祝》;山东的牡丹碗大一朵美丽夺人……5月23日,第二十届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以下简称“文博会”)在深圳开幕,8大展馆展出的文化精品及特色项目让参观者大饱眼福,参观者们拍视频、拍照简直停不下来,一站式、沉浸式饱览各地文化产业精品。文博会再次靠实力出圈、圈粉无数。
越剧“顶流”李云霄现场演绎《梁祝》 乐动敦煌让人惊艳
文化产业综合展(A、B馆)重点突出各地文化产业发展特色和优势,集中展示优质文化企业、文化产品、文化项目和文化品牌,并组织全国文化企业30强等龙头企业参展,集中展示全国各地文化产业发展成果和丰富文化产品。
5月23日下午,文博会11号馆文化产业综合馆浙江展区前,经典越剧《梁祝》的上演吸引了众多慕名而来的观众。越剧演员李云霄演出结束后表示,越剧是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年轻的越剧传承人,能够将越剧带到文博会现场交流,很荣幸很有意义,也受益匪浅,在文博会现场感受到了各地文化创新成果的同时,还拓宽了自己的眼界。作为年轻的文化工作者,首先坚定文化自信的同时,要学会兼容并蓄,秉持开放包容,将当下最时尚的元素融入自己的专业领域里,打造属于我们这个时代的新文化。
甘肃展区内,全球首部洞窟式沉浸体验剧《乐动敦煌》展演时,敦煌古乐,飘舞的白纱以及演员优美的舞姿代入到敦煌盛景画卷中。《乐动敦煌》借助对莫高窟壁画、藏经洞古籍的深度解读梳理活化敦煌古乐器、古乐谱研发成果以沉浸式的呈现方式演绎西域少年白歆追寻艺术的动人故事。现场通过活化敦煌古乐器、古乐谱的研发成果,将敦煌古乐文化淋漓尽致地呈现于观众面前,全面展现敦煌传承发展了千百年的古乐文化魅力,将瑰丽多彩的敦煌壁画搬上舞台,再现敦煌文化的博大精深和古丝绸之路繁荣昌盛的辉煌景象。
非遗传承人文博会带货 “推销”传统技艺,现场“拿单”
贵州主题馆以“多彩公园省 湾区后花园”为主题亮相11号馆,展馆布局结合“山”的思路,整体营造“逛花园”氛围,贵州特色文化旅游资源在馆内环绕呈现,“四大文化工程”“世界级旅游景区”“文体康旅融合成效”主题展区逐渐铺开,让观众置身其中,实现“一步一景”效果,沉浸式领略贵州“公园省”之美。
作为展商,贵州媚娑非遗文化发展有限公司的韦厚珍是第四次参加文博会,这次带来了斗纹布、蜡染产品、扎染T恤、龙偶、传统技艺手提包等传统手工艺产品,产品种类就有三百余种。文博会现场,她在询价参展观众互动频频。韦厚珍对文博会首日得销售情况还是比较满意,“下午两三个小时,成交额几千块,也有不少人加了联系方式,也有望以后线上下单”。让韦厚珍更兴奋的是,首日已经有两个潜在合作客户“找”上门来。“一个客户看上我们的斗纹布,希望可以长期供应给他们,还有一个客户想和我们达成合作,我们做传统技艺,他们提供设计,我们可以代工,双方参与销售,创意设计元素的加入和大批量的销售单都是我们所需要的。”
韦厚珍提到本次文博会把非物质文化遗产——布依族斗纹布纺织技艺带到了现场,也将多元的传统手工艺产品带到了文博会的平台。“希望让更多人看到传统技艺、感受传统工艺的细腻,也希望给我们带来更多的发展潜能”。据悉,韦厚珍通过从事蜡染、刺绣、民族服装等工艺品制作销售,及现代服饰加工、传统手工艺培训等,通过技艺入股分红、技艺培训促就业等方式,促进了所在区域人员就业增收。
展会期间,近60家贵州参展企业将开展特色活动,举行相关文旅招商推介会等,紧扣展览形象与推动“卖产品”相结合,彰显多彩贵州自然珍宝、文化瑰宝“两个宝贝”的独特魅力,聚推动贵州省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强劲动能。
在非遗·老字号·工艺美术馆,众多参展商不仅带来了各类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项目的风采展示,更尝试将非遗保护与市场化相结合,为非遗传承注入可持续发展动力。
一家以非遗文创开发闻名的品牌“时光印记”,在展区带来了“民艺复兴计划”。据其创始人阮同民介绍,包括众多非遗项目在内的传统民间艺术从业者对于产品包装和市场推广方面并不熟悉,导致这些民间艺术难以市场化推广,“民艺复兴计划”旨在与传统民间艺术从业者合作,通过结合艺术特点进行市场化包装推广,使从业者获得收益,为其传承保护提供可持续化的发展路径。
在现场,阮同民展示了被他称为“中国版乐高”的非遗体验材料套装,通过将纸鸢、古法造纸、拓印等非遗项目做成材料包的形式出售,既打通了传统非遗项目进入市场化的链路,又能让孩子们通过动手参与体验的方式学习了解传统非遗文化。阮同民介绍,目前“时光印记”合作开发的非遗或民间手工艺周边产品有7、8种,年产值达1000万元。
山东牡丹碗大一朵 “文化+新技术”展现新动能
山东的牡丹、四川的“熊猫”、北京的“故宫”、宁夏的枸杞还有“雪豹”,在文博会15号馆的文旅融合·文化消费展,各地参展商不仅展出当地传统文化特色,还展示出“文化+新技术”的文化新动能,通过新技术赋能传统文化。
“哇,这是真的牡丹吗?也太美了,每朵都大得出奇。”一进到文博会15号馆的文旅融合·文化消费展,不少参观市民都被山东展区展示的牡丹之美吸引住,有粉色的,有白色,花朵碗一般大,市民们纷纷围着这些美丽的牡丹拍照,生怕错过。山东展区工作人员介绍,希望通过文博会这个平台展示山东菏泽的牡丹之美,让深圳,以及全国更多的市民了解山东。
除了山东展出的真牡丹。四川展区也通过巨型人偶熊猫,还有传统汉服戏剧展示四川文化特色,还通过沉浸式空间让市民在VR环境下逼真体验四川的熊猫乐园。“这个感觉很逼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现场参观的市民表示,不用戴VR眼镜,就能真切感受到四川的人文特色。
此次文博会上,15号馆最大特色就是传统文化与技术的结合产生的新风尚、新体验、新感受。比如北京展区展出的VR版的“本色中国”,选取中国最具代表特色的50个景观,收录到VR,市民只要戴上VR眼镜就能真切感受到这些景观。这一产品被列为中宣部重点外宣项目,赠送给200多个国家大使作为礼物,售卖出10多万套。
北京展区还展出的“5G+XR”技术,以5G技术为基础,赋能拓展XR+文化国漫、文博科普等。展区的工作人员介绍,比如通过这一技术将废弃的首钢高炉,打造成了元宇宙乐园,用科技赋能科幻产业,复兴百年工业遗迹,让市民们在高炉乐园里体验炫酷的VR、AR、全息影像等前沿创新科技元素,包括虚拟现实博物馆、沉浸式科技秀、VR电竞等。
港澳台展示新旧交融的中式情调 “色香味”深度体验
广东综合展区,重点展示文化科技引领未来生活发展场景,分置两大板块。文化科技创新板块,设置“大模型产业应用厅”,精选8个大模型,展示广东以最新科技赋能提升新质生产力,催生万亿级产业集群的新成果,并以各应用大模型延展链接产业线新闻信息服务、数字创意、影视出版、先进文化制造、创意设计、文旅融合等产业板块,呈现未来文化科技细分领域新技术、新场景、新趋势。
香港创意馆此次展览邀请九位艺术家、设计家,以及九个品牌参加,以四个区域分主题展示他们最新的作品。比如在第一区域呈现的2x3米两幅巨型壁画。其中一幅作品由二十一个画面拼合而成,是隐含十八区景观的香港风景画,美不胜收;另一幅则上下对称,以香港的未来为主题,呈现香港的想象空间,玩味与创意十足。
澳门独特的文化底蕴、东西融合的特色建筑、多元的城市风貌,吸引不少内地及世界各地的影视作品到澳门取景,透过镜头呈现千姿百态的澳门。澳门影视作品近年稳步增长,题材亦多样化,部分作品更于国际获得奖项或参展机会。
以台湾复古街景及大型天灯布展的台湾主题馆引进代表台湾生活文化的特产及美食厂商共33家,呈现“台湾好时光”,邀请参展民众从色香味多感官深度体会台湾之美。
今年首次参展的台湾海峡两岸观光旅游协会,在文博会现场准备了丰富的台湾旅游信息,等参展观众“挖宝”。“现场肯定能带动销量,要是能招到代理商那就更理想了”现场一商铺负责人对此次文博之旅充满期待。展区相关工作人员表示,“台湾好时光”一方面重点推介“宝岛”的旅游特色,同时也希望通过色香味的直观互动让大家感受台湾的特色。“对于厂商们而言,也希望可以推广品牌,促进交易量提升。促进多方的交流和互动”。
“文创中国”打造养眼有趣又“好买”的文创“潮”市
近年来,文创领域精品层出不穷,文创经济热度持续增高。在深圳国际会展中心10号馆国际文化贸易展的“文创中国”展区,不仅汇聚来自故宫文创、北京工美造办、景德钰青、肃鸣堂等国内最具代表性文创机构的300余件文创产品,更推出二十多场文化活动、体验工坊、限定礼遇。
近年来,文创领域不断涌现出精品,文创经济关注度持续攀升。在深圳国际会展中心的10号馆内,国际文化贸易展中的“文创中国”展区尤为引人注目,现场人气爆棚,不少国内外参展观众驻足观看。这里不仅集中展示了300余件来自故宫文创、北京工美造办、景德钰青及肃鸣堂等国内顶尖文创机构的产品,更精心策划推出20余场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体验工坊以及限定礼遇。
值得一提的是,整个展区以汉字“文”为设计灵感进行布局。当从高空俯瞰时,整个展区巧妙地形成了一个巨大的“文”字图案。展区以“文”字结构划分为形象展示和文创产品销售两大区域。
其中,在展区的核心部分,即文创产品销售区,细分为五大主题:千年华夏、古今辉映、无界纵横、潮韵东方以及雅韵生活。在这些主题区域内,观众们可以沉浸于历史的长河,体验古代文明与现代创新的交融之美;也可以领略到非遗文化和古老技艺在现代设计中的全新演绎;更可以感受到科幻与玄幻文学所带来的艺术震撼。
统筹:张小玲
采写 南都记者 谢湘南 张艳丽 谢萌 覃仕林 焦明梁 张小玲
编辑:张小玲
更多报道请看专题:聚焦第二十届文博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