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都讯 记者王童 近年来,深圳市创办了一批以科技、科创为办学特色的新高中,让科技教育贯穿学生时代,助力未来准确把握时代脉搏。记者近日从深圳市龙华区教育局获悉,经深圳市教育局官方发布的《2024年考生报考指导手册》中,深圳市第三十七高级中学正式以“深圳市龙华科技实验高级中学(暂定)”开展招生,学校设计规模为93个班级、公办普高学位4650座,今年首届拟招生600人。
坐落于深圳中轴 ,毗邻高科技企业
今年首届面向全市拟招生600人
深圳市龙华科技实验高级中学(暂定)是“十四五”期间深圳市政府高起点规划、高水平设计、高规格建设的全寄宿制公办高中。学校坐落于深圳“都市中轴”龙华区,位于九龙山智能科技城核心板块,坐享九龙山生态公园的静谧与智能科技城的繁华。
学校与华为基地等顶尖高科技企业为邻,地理位置得天独厚,为师生们带来了前沿科技氛围的熏陶。校园占地面积9.1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7万平方米,规划班级93个,高中学位4650座。2024年面向全市ACD类考生首届拟招生600人(招生代码——AC类:8311027;D类:8311028)。
学校将配备先进完善的硬件设施,满足师生生活学习需要。学校将建有高标准理化生实验室、智慧教室、创客梦工坊、探究实验室、人工智能实验室、满足学生运动需求标准的室内外体育运动场馆、恒温游泳池、高颜值图书馆以及标准的音乐、美术、舞蹈课室和各种规模学术报告厅等;还有温馨的宿舍(上床下桌的4人间)和饭堂,为学生构建舒适的生活条件。
积极探索“大中融合”办学模式,与知名高校深度合作
学校积极探索“大中融合”的办学模式,与电子科技大学(深圳)高等研究院深度合作,打造以科技教育为特色的面向未来的现代化创新型高中。
学校与电子科技大学(深圳)高等研究院分布在九龙山两侧(电子科技大学是首批211工程院校和985重点建设高校,是一所完整覆盖整个电子信息类学科,以电子信息科学技术为核心,以工为主,理工渗透,理、工、管、文、医协调发展的多科性研究型大学。)
学校聘请电子科技大学(深圳)高研院的专家学者,担任学校的科技副校长或学生的科创指导老师。专家学者将担任学校科技社团课程导师和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导师,开展最新前沿科技讲座及开设科创课程。同时,学校还将探索在电子科技大学(深圳)高等研究院指导下建设各类科创实验室,指导学生直接参与科研项目。
学校秉持“未来胜任力”的教育理念,在全面落实国家课程的基础上,积极挖掘并整合高校及校外优质资源,形成独具特色的学科课程群、跨学科课程群、以及科技教育的特色课程群。
学科课程群
学科课程群以国家课程为基石,特色拓展课程为羽翼,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特色拓展课程丰富多元,涵盖人文、体育、语言、兴趣等多类特色课程,旨在全面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跨学科课程群
跨学科课程群链接了不同学科领域的知识与技能,鼓励学生跨越学科边界,综合运用不同学科知识解决问题,例如STEM课程、环境科学、社会与文化研究课程,同时还有丰富多元的社团活动为支撑。
特色课程群
特色课程群包括科技教育、学科奥赛和大学先修课程。其中科技教育特色课程从“科学普及、科技创新、科研发展”三个维度展开,开设主要内容为前沿科技介绍、最新科技和学术研究成果展示或讲座等的通识性科普课程;包括VEX机器人、软件编程、无人机、未来医学、微生物工程、人工智能等科技教育专修课程,旨在全方位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创新能力。
以“未来胜任力”为核心教育理念,凸显科技教育办学特色
为响应国家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的政策,深圳市龙华科技实验高级中学以“未来胜任力”为核心教育理念,凸显科技教育办学特色,致力于培养“具有责任担当和未来胜任力的身心健康、个性舒展的创造性人才”。
学校立足现实放眼未来,为学生筑牢全面发展特长突出的素养基石,增强未来胜任力。学校不仅传授关键知识,培养必备能力,更为注重培养学生拥抱未来勇于担当的勇气和本领及其核心价值。
办学目标:
办一所科技感突出、科技教育特色鲜明,面向未来的,现代化示范性的一流的创新型高级中学
育人目标:
培养具有责任担当和未来胜任力的身心健康、个性舒展的创造性人才
价值体系:
校风:和畅 笃学 奋进 有为
该校着力营造和谐融洽的校园氛围,师师、师生、生生之间相互尊重、理解与合作。老师以身作则,引领学生以专注、严谨、执着的态度对待学习,勇于开拓、不断进取,成为对社会有贡献的人才。
教风:宽厚 博学 善导
该校认为,教师应具备广博的知识和深厚的学科素养,在教育教学中善于引导和启发学生,对待学生持有宽容厚爱的态度,允许他们自由畅想,表达自己的观点。
学风:精进 睿思 力行
该校学生将秉持一种积极向上、深入思考和付诸行动的学习态度,精益求精,不断进取。具备敏锐的观察力和深入分析能力,能够独立思考、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养成热爱动手实践的习惯,善于把所学的知识运用于生活实践,不断追求卓越。
校训:弘德 正行 诚毅 拓新
师资队伍:名师领航、骨干护航、新秀启航
学校筹备组两位负责人拥有深圳市内外多所学校管理和教学经验,且都拥有教科院教研员工作经历,在教师培养引领领域具有扎实经验,名师加持,教师成长走上快车道。
学校通过全国选聘高层次人才、市区内选调优秀教师的方式组建学校教师队伍中坚力量,其中不乏正高级教师、特级教师、学科带头人、北京大学毕业以及北京师范大学毕业的青年教师。他们丰富的教学经验和管理水平为学校的教育教学提供坚实的保障。
学校通过遴选名校优秀应届毕业生为教师团队注入活力,其中包括香港中文大学、武汉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电子科技大学、中山大学、中央美术学院、华南师范大学等一流名校。他们学术能力和科研能力突出,将为学校的未来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编辑:王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