湾财快评:整治电动车安全隐患,仅靠全国突击大夜查还不够

南方都市报APP • 南都鉴定
原创2024-05-28 15:27

图片

5月23日晚,全国集中组织开展电动自行车夜查行动。

5月23日晚,全国开展了一场轰轰烈烈的电动自行车安全隐患夜查行动。这场大夜查行动有几个特点:

一是突击亮剑。5月23日下午,各地公布夜查行动时间和夜查重点内容,当晚夜查即开始。无论是商家、物业服务企业,还是电动自行车车主,都没有一点点防备。

这样的突击亮剑,效果无疑是好的。据国家消防救援局通报,当晚现场劝导搬离违规停放充电的电动自行车29.8万辆,依法对存在严重违法行为的689家单位、856家物业服务企业进行了立案处罚,对7300余名个人进行了依法处理,并将对检查发现的61条存在非法改装线索的电动自行车销售和维修门店溯源查处。

二是声势浩大。这次大夜查不是某一个省市区的单独行动,而是全国性的。7.4万个夜查小组、25.6万名检查人员“上门”,从数字上看,也是比较震撼人的。

三是雷厉风行。这次夜查行动是全国电动自行车安全隐患全链条整治工作启动以来的第一次全国性行动。我们往回看,4月12日,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开展电动自行车安全隐患全链条整治工作,4月28日,国务院安委办召开视频会议,部署全面启动电动自行车安全隐患全链条整治行动。彼时,全国电动自行车安全隐患全链条整治工作专班已成立,当天下午整治工作专班就召开了第一次全体会议。

也就是说,从部署到全面启动、成立工作专班,不到半个月;从全部启动到第一次全国性重大行动,不到一个月,可谓神速,也表明,此次电动自行车安全隐患全链条整治是动真格的。

图片

夜查行动现场。

毫无疑问,夜查行动将一定程度上打击电动自行车领域违法违规行为,降低电动自行车火灾安全隐患,提高居民自我防范意识。但也要看到,这次夜查只是聚焦末端,对前端较少涉及,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电动自行车火灾频发的问题。

首先,第一次夜查来得急,如狂风暴雨般,各方都毫无心理准备,这样的情况下,各种乱象都原原本本地暴露出来。但是第二次、第三次以及第四次夜查时间都已公布,在这样情况下,各方都可以提前准备,怕是达不到第一次突击的效果。一些违法商家会不会和执法人员玩起“猫鼠游戏”?你来我藏,你走我又出来“溜达”、该干嘛干嘛?实际上,一些销售门店已经对这种应对套路驾轻就熟,执法人员上门前要么关门歇业,要么提前藏起超标车等相关物品,执法人员一走,又外甥打灯笼——照旧。

其次,电动自行车火灾频发,主要原因在电池,而电池引发的火灾中,劣质锂电池、违规改装电池等又是主要原因。

劣质锂电池从哪里来?很多是新能源汽车退役锂电池。这些锂电池因为还有50%以上的残余容量,通常会被梯次利用。所谓梯次利用,即对退役锂电池进行必要的检验检测、分类、拆分、电池修复或重组为梯次产品,使其可应用至其他领域的过程。通俗来讲,就是将这些退役的锂电池降级使用至其他场景,使其发挥“余热”。

这部分锂电池被回收后,有的进了正规的回收企业,有的则流入没有资质的小作坊。这些小作坊从上家买来废旧电芯,对其粗加工,非法拼装翻新成大容量电池,然后售卖出去。而其售卖渠道也不仅是线下,还包括二手平台甚至视频平台。从小作坊流出的锂电池属于“三无产品”,本身质量和安全不过关,再加上与电动自行车不匹配,极易爆燃引发火灾。

所以,要从根本上“浇灭”不断燃起的火灾,必须管住电池这一环。而管住电池,一方面要有强制性标准,另一方面也要从回收端发力,而回收端的治理又不能仅限于线下,线上渠道的整治也须同步推进。

当然,整治工作专班对此也有部署。专班第一次全体会议强调,要紧盯重点问题发力,紧盯标准端、生产端、销售端、改装端、使用端、回收端,拿出务实管用的措施,解决突出风险隐患。

不难看出,夜查只是第一步,它涉及销售端、改装端、使用端,但这些都属于末端。接下来,还会针对标准端、生产端、回收端等前端部署行动。

在标准端,国家层面已经有具体举措了。先是出台了《电动自行车用锂离子蓄电池安全技术规范》强制性国标,而后《锂电池行业规范条件(2024年本)》也开始征求意见,《锂离子电池梯次利用分类规范》《退役锂离子电池健康状态评估技术规范》两项推荐性国标也拟立项。

接下来,生产端、回收端的整治将有何动作?我们拭目以待。

湾财快评员:南都·湾财社记者 刘兰兰

编辑:刘兰兰

更多报道请看专题:电动自行车行业观察

南都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授权联系方式
banquan@nandu.cc. 020-87006626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