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说最适合夏天吃的食物,非瓜类莫属了。既能补充水分,又可防暑降温,还能帮助控制体重,民间流传着“夏天多吃瓜,中药不用抓”的俗语。
广东瓜果丰富, 5月27日,第27届广州蔬菜新品种展示推广会开幕,展示的各色瓜果类品种超1000个。现场有深受华南百姓喜爱的凉瓜、丝瓜、南瓜以及黄瓜、西甜瓜、蒲瓜等多种特色瓜类,为市民提供更多的夏日消暑食材。
吃瓜有什么好处?
第27届广州蔬菜新品种展示推广会上展出的凉瓜。
凉瓜
大顶苦瓜肉厚瓤少口感爽脆
5月27日,第27届广州蔬菜新品种展示推广会在广州市农业农村科学院南沙总部基地开幕,5月29日-6月15日将对社会公众开放,市民可预约免费参观。
推广会上展示的各色瓜果类品种超1000个,其中苦瓜新品种就有316个,包括油身苦瓜、珍珠苦瓜、大顶苦瓜等品类,尤其是广州市农业农村科学院近几年培育的一系列大顶苦瓜新品系,以肉厚瓤少、口感爽脆、瓜型美观、味道甘甜略苦而深受市民青睐。
杜阮凉瓜是国家地理标志产品,是江门“土特产”的代表名片,为何能够出众?普通的凉瓜形狭长色翠绿,表皮分布有不规则的突起。杜阮凉瓜它平顶粒粗、外形肥壮、身短尾尖,常被称为“柿饼蒂”。烹制后的杜阮凉瓜,绿如翡翠,肉厚脆口,味甘而不苦。
第27届广州蔬菜新品种展示推广会
冬瓜
黑皮冬瓜有的重达五六十斤
在广州蔬菜新品种展示会上,本届展示推广会同期举办第四届全国冬瓜产业大会地展。在展示会上,211个冬瓜和64个节瓜新品种齐齐亮相田间地头,从两三斤重的毛节瓜到五六十斤重的黑皮冬瓜、粉皮冬瓜,大大小小,颜色各异,让人眼花缭乱。这是近几年广州展示冬节瓜品种数量最多、种类最全的一次展会。
目前广东冬瓜年播种面积约100万亩,占全国1/5,年产值(含加工产品)超过120亿元,以黑皮冬瓜为主。
黑皮冬瓜果实长圆柱形,皮墨绿色,肉厚白色,肉质致密,味清淡,品质优,耐贮运。在广东,三水黑皮冬瓜、“铁柱2号”等种类颇为有名。
其中,三水黑皮冬瓜呈长圆柱形,瓜长50-60cm,瓜肩宽25cm左右,皮色墨绿,带白色茸毛,头尾匀称,皮硬肉厚,瓜肉白色致密清香,瓜肉厚约6.5cm,瓜瓢少,单瓜重15kg左右。
“铁柱2号”平均单瓜长82.4厘米,横径约19厘米,肉厚6.6厘米,肉质致密,囊腔小,平均单瓜重14.8千克,由广东省农科院蔬菜研究所研制。
近日,农业农村部发布2024年农业主导品种、主推技术,“铁柱2号”冬瓜和“冬瓜减量施肥及三护栽培关键技术”连续两年入选。“铁柱2号”冬瓜已在广东、广西、海南、江苏、河南、湖北等省份推广应用,累计推广面积200万亩以上,占广东省同类品种40%以上,是我国当前推广面积最大的黑皮冬瓜品种。
第27届广州蔬菜新品种展示推广会上的节瓜、冬瓜。
节瓜
桑麻黑毛节瓜长在鱼塘边
在广州南沙东涌镇西樵村的大棚内,节瓜挂在碧绿的藤蔓上,今年2月中旬就陆续上市。东涌镇西樵村党总支部书记黄维好介绍,“我们和广州市农科院专家合作,大棚内引进了两种抗病性好、味道好的翡翠节瓜品种。为了唤回记忆,还引进了一种传统类型的节瓜品种,这种白肉节瓜个头小,很像我们几十年前种植的那种节瓜。”
西樵村节瓜。通讯员 刘伟 摄
在第27届广州蔬菜新品种展示推广会上,广州市农科院展出的两用型翡翠节瓜品种粉玉节瓜,嫩瓜、老瓜均可作为商品瓜食用。嫩瓜为中短圆筒形,老瓜为中筒形、上粉;果皮深绿色,花点多,绿肉,风味清甜,品质好,抗病、抗逆性强。
寻味节瓜盛宴,不能错过佛山市南海里水镇流潮水口村盛产的“水口37号节瓜”。“水口37号节瓜”瓜身墨绿油亮、皮薄肉厚、味道清甜、口感沙软。
产自佛山顺德杏坛桑麻村的黑毛节瓜也备受关注。5月17日,第四届桑麻黑毛节瓜品鉴之夜在桑麻村举行。夜色中,数百人集聚水乡,品味应季节瓜美食。
桑麻黑毛节瓜生长在鱼塘边的瓜棚里,又叫“水影瓜”,充足的日照、水分以及来自水面的反光,让黑毛节瓜变得乌、青、油、亮,身短肉嫩,且口感沙甜,入口绵糯,受到食客们的追捧。早在20世纪90年代,桑麻黑毛节瓜就斩获了广东省第一个无公害农产品称号。
第27届广州蔬菜新品种展示推广会上的瓜果。
南瓜
大湾区年消费量超100万吨
目前中国南瓜种植面积约为500万亩,产量超过1000万吨,约占世界总产量的53%,居世界第一。广州是广东重要的南瓜主产区之一和国内最大的消费市场,因其味道甘甜,营养丰富,吸引了大量消费者青睐,仅在大湾区年消费量超100万吨。
今年,广东省农业科学院蔬菜研究所选育的“小磨盘”南瓜、“香缘早”南瓜获评“好吃南瓜”中国南瓜品类金奖品种。
其中,“小磨盘”南瓜早熟,单瓜重约1.7公斤,肉厚约3.0厘米、横径约18.0厘米、纵径约9.0厘米,肉色深黄,食味品质佳,口感粉、糯。
“香缘早”南瓜芋香味浓郁、稳定,单瓜重约1.5-2.0公斤、肉厚约3.1厘米,肉色橙黄,食味品质佳,口感细腻、甜、糯。
在第27届广州蔬菜新品种展示推广会上,广州市农业农村科学院展出的求琦101号南瓜蒸煮口感糯性强、细腻绵柔、板栗味浓、水分含量少、无异味,果皮脆、薄,可带皮食用,采收放置一段时间后逐渐变得越来越清甜。
南瓜单果质量1公斤左右,适合小家庭食用。除了鲜食外,还加工成优质南瓜粉,添加4%-5%到精面粉中,制作成面条、馒头等面食加工产品,不但补充了天然营养成分,而且产品外观等品质显著优于其他同类产品。
丝瓜
广东称“胜瓜”,全身是宝可入药
广东丝瓜又称棱角丝瓜、胜瓜,缘何会称广东丝瓜为“胜瓜”呢?原来,广东一些地方的“丝”与“输”近音,“输瓜”意头不好,所以取“输”的反义,用“胜瓜”来称呼。其中,“雅绿8号”丝瓜长棍棒形,瓜色深绿。瓜长47.9~51.8厘米,横径4.80~5.02厘米。瓜外皮无花斑,棱沟深,棱色墨绿。单瓜重379.4~458.0克,单株产量1.24~1.58公斤。
广东丝瓜,除开成熟的果实能入药,广东丝瓜的根、茎、花、嫩果实及种子均可药用,可谓全身是宝:根能活血、通络、消肿,可治偏头痛、腰痛、喉风肿痛;茎能舒筋、活血,用于治腰膝四肢麻木;叶能清热解毒,煎服治鹅喉,绞汁服治痧秽腹痛,捣烂敷治痈疽;花能止咳、化痰治肺热咳嗽;幼嫩果实切段煮烂取浓汁服,可治哮喘;黑色的老种子,功能利水、杀虫,治面目四肢浮肿,用于驱蛔。
【瓜类优势】
据生命时报报道,相较于其他食物,瓜类有何优势?吃瓜有什么讲究?
瓜的种类繁多,如黄瓜、苦瓜、丝瓜等蔬菜瓜,南瓜、地瓜等主食瓜,以及西瓜、哈密瓜、甜瓜等水果瓜。大部分的瓜类蔬果都有以下两个优点。
热量低,饱腹感强
大部分瓜类蔬菜、水果因水分含量较高,100克的热量都集中在十千卡到三十多千卡这个区间,适量吃既能满足口腹之欲,又有助控制体重。
根据《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推荐成年人每日吃200~350克的水果。以西瓜为例,按上限350克来计算,也不过一两(50克)馒头的热量。
高钾低钠,营养价值高
瓜类蔬果整体来说,都是高钾低钠的食物。保证充足的钾摄入对于调节血压,进而降低中风和冠心病的风险很有益处。
瓜中还含有很多其他营养素,比如哈密瓜富含β胡萝卜素,对视力健康有益;木瓜中的木瓜蛋白酶有助消化;西瓜中的番茄红素能帮助抗氧化等。
【吃瓜指南】
瓜类蔬果虽好,但不是人人都适合,以下3类人群在吃瓜时应格外注意。
糖尿病患者
虽然瓜果的血糖负荷通常较低,但仍含天然糖分,每天摄入量不应超过200克,最好在餐间食用,以免对血糖产生过大影响。
肾病患者
有些瓜果含钾量较高,如南瓜、苦瓜等,肾病患者应在营养师的指导下食用,以免出现钾蓄积。
脾胃不好者
瓜类总体偏凉,更适合湿热体质的人群食用,阳虚、寒湿体质及脾胃功能较弱的人最好少吃。
对于健康人群来说,吃瓜时需做到以下3点。
吃新鲜的。新鲜瓜类水分含量高,味道清新,营养保留好;不新鲜的瓜类水分丢失,口感下降,营养流失,还可能引发腹泻。
注意卫生。比如西瓜,切瓜的刀具砧板最好是专用的,切剩下的瓜尽快封上保鲜膜,或装保鲜袋 ,放冰箱冷藏。
适量食用。无论是蔬菜类的苦瓜、冬瓜,还是水果类的西瓜、甜瓜,都可作为均衡饮食的一部分适量吃。不要偏食、过量食用某种瓜类,以免造成营养不均衡。
整合:易福红
采写:南都记者莫郅骅 通讯员穗农宣
来源:广东省农业科学院 佛山日报 生命时报等
编辑:易福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