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当大促季来临,商家折扣、平台福利便纷至沓来,让人目不暇接。今年618,主流电商平台更是别出心裁,一改往日预售机制,为消费者送上了实打实的优惠。此时,不少黄金买家,也开始摩拳擦掌,期望薅到更多羊毛。
虽说黄金备受追捧,但能搞懂其价格门道的消费者,却并不多。简单来说,一块黄金的最终成交价,由裸金价、品牌溢价以及手续费等多重因素构成。只有擅于货比三家的淘金客,才能做到胸有成竹。
那么,618期间,买金人如何才能做到心中有秤,不多花一分冤枉钱呢?
为此,笔者走访了市场上10家主流黄金销售渠道,为广大消费者带来一份详实可靠的购物指南。
以10g金条为例,从品牌店和拼多多、天猫渠道来看,周大福克均价分别是636.9元/g、634.6元/g和635元/g。中国黄金则为574.2元/g、600元/g和610元/g。银行渠道,招行、工行、北京银行的投资金条,因不含品牌溢价,其克均价都在600元/g以下。
再看京东金融积存金兑换实物金,剔除了品牌溢价、工艺成本等额外负担,克均价低至563.2元/g,较当日黄金销售价格554.2元/g,仅高出9元手续费而已。10克金条到手5681元,较线下品牌店,相当于节省了1至2克的黄金开支,自然“又便宜又好”。
京东金融的黄金实物兑换,依托于银行零存整取的积存金模式,赋予了投资者前所未有的灵活性。一方面,投资者利用积存金门槛低、操作便捷和日日累积利息的特点,应对市场波动,实践“涨时变现、跌时兑金”的投资策略。另一方面,无需像首饰金那样按件购买,1克积存金就能兑换相应克重的足量真金,让消费者告别了缺斤短两、鱼目混珠的烦恼。
世界黄金协会数据显示,2023年中国超过印度成为世界上最大的黄金珠宝买家。放眼全球,黄金作为穿越经济周期的稳定资产,其独特的三重属性——商品、货币与金融属性,在当前全球经济放缓的背景下显得尤为珍贵。从商品属性中的黄金珠宝,到货币属性下的避险能力,再到以积存金、黄金ETF等产品为代表的金融资产,黄金投资持续激发市场活力,为投资者开辟增值空间。
当然,尽管黄金从长期来看具有较强的增值潜力,但短期价格波动仍然是常态。博时基金指数与量化投资部基金经理王祥建议,投资黄金应根据自身承受能力适当配置,7%-12%的投资比例,有利于追求收益、平衡风险。
无论是灵活购买积存金,还是便捷兑换实物黄金。618热潮下的黄金投资,不仅追求价格优势,也注重价值发掘,诠释着“真金实价,智省为赢”的理念,让消费更具智慧,让理财不再冰冷,而成为每个人“又便宜又好”的日常。
编辑:许文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