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年来,如果要举一个利润、销量、品牌认知度以及用户情怀都可以成为典范的豪华品牌,只有保时捷。然而,这个一直以来在中国市场公认“最成功”的品牌,如今同样面临前所未有的困局。虽然,国内经销商联合向总部“逼宫”一事,已经以保时捷中国联合经销商发表声明而告一段落(点击查看此前报道)。接下来,双方关上门,在销售任务、补贴政策等方面好好沟通,此事基本上就会淡出人们视野。
但是,保时捷能否重现昔日辉煌?毫无疑问,比以前难多了。实际上,保时捷这些年之所以“名利双收”,除了人们津津乐道的极致性能、在超跑品牌中的高性价比及品牌光环外,离不开迅速根据市场反应而调整产品及技术战略,这使它在一众豪华品牌与超豪华品牌中,显得很另类。
可是,在电气化转型浪潮下空前内卷的中国市场,保时捷的成功优势,正在面临逐步消减。这次的保时捷经销商“逼宫”事件,已经敲响了警钟。
性能上,自从迎来电气化,自主品牌新能源汽车有足够的先天优势,在加速、马力等参数上轻松超越燃油车,甚至能与超跑一较高下,价格上却比豪华品牌“亲民”得多。例如极氪的纯电猎装超跑001 FR,官方零售价为76.9万元起,零百加速2.02秒,最大马力甚至可以提升至1300匹。广汽埃安旗下的纯电超跑昊铂SSR售价为128.6万-168.6万元,零百加速仅为1.9秒。与此同时,这些自主品牌在智能化方面的优势尽显。
说到品牌信仰,保时捷在国内拥有自己的铁粉不假,但对于年青一代消费者,他们的豪车品牌情结已经开始淡漠。甚至有保时捷经销商内部人士,都选择了造车新势力旗舰产品作为家庭用车。随着小哥哥、小姐姐们成为豪华车的购车主体,除了操控感是新能源车的强项,在使用场景、智能化这些他们看重的方面,保时捷等传统豪华品牌与国内造车新势力的差距,并非短时间可以赶上。在传统豪华品牌价格更昂贵的情况下,这些消费者会为情怀买单?!
从2022年开始,保时捷中国交付量持续下降,从9.33万辆下跌至不足8万辆,同比上一年降幅也在加大。乘联会数据显示,进口超豪华车过去几年持续增长之后,2023年以来出现了12%的下滑,2024年1-4月更是加速下滑34%。在全国乘联会秘书长崔东树看来,超豪华车总体走弱,体现出超高端消费群体的购买力暂时放缓。因此,高端产品的整体购买力出现下降,也许只是阶段性现象。但中国自主品牌的集体“向上”,其冲击力之大,也使到包括保时捷以内的豪华品牌感受到危机。
保时捷经销商“逼宫”事件,只是豪华品牌在华生存状况的一个缩影,而且并非孤立事件。就在本周,德国豪华品牌宝马给所有经销商门店发函,开出多项大幅度补贴减免政策。据透露,其中包括3%价格折让(可提前支付);帮助缓解现金流压力、逾期付款违约金年利率降至2.5%;滞港车辆仓储费降低50%(追溯至2024年1月1日)。
很显然,不仅保时捷,相信豪华品牌们,都将思考如何面对危机。解决眼下经销商逼宫容易,他们要破解的是一个更难的困局。
南都·湾财社记者 梁罗喆
编辑:黄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