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风雨”结束,6月2日,艳阳高照,海珠区龙潭村正举行请龙仪式,为几日后的扒龙舟做准备。恰逢周末,村民们领着小朋友早早在河边等候,他们希望能在接下来的请龙仪式中争头位,饮头啖汤。
“台风雨”后,村民正清理龙舟内积水,准备启动请龙仪式。
随着端午假期临近,广州各区陆续举行起龙、采青、赛龙等龙舟活动,场面热闹非凡。作为老村落,龙潭村也重现经典,起龙采青,敲响龙舟鼓。
龙潭村位于广州市海珠区新滘中路、江海大道旁,与广州市文化馆(广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邻里守望、一水相依,是一个拥有着悠久历史和深厚文化底蕴的岭南古水乡,也是一个拥有神秘传说和丰富物产的村落。
起龙、采青、点睛,是“唤醒龙舟”三个重要步骤。相比“采青”的叫法,龙潭村村民更愿意使用“请龙”的称呼,意为将龙请下凡间,附身船上,保佑普罗大众。5月27日,龙潭村的起龙仪式已于广州海珠国家湿地公园内的龙吟潭完成,意在唤醒“潜龙”。而请龙则是一个使龙舟“精神爽利”的环节。
据悉,村民会将黄皮叶蘸水,由船头到船尾洒一遍,寓意神清气爽,风调雨顺。村民们会将红布扎成彩球挂在龙头上,并在龙舟上摆放新摘的禾秧,以求五谷丰登。
6月2日早上,在龙潭村“乐善好施”牌坊旁,两棵树龄173年的老榕树扎根于此,为前来参加请龙的村民撒下一片荫凉。有序领取救生衣后,村民便迫不及待地到河边等待上船,期待能抢到龙舟上的好位置。
早上7时许,河涌边已有多位村民排队准备上船。
请龙先请神。另一边,村里的老人扛着罗伞,神采奕奕地前往祭拜水神。在东湖黄公祠和洪圣殿,老人们分别祭拜娘玛和洪圣公,并念叨:“保佑今日请龙一切顺利平安。”鞭炮声此起彼伏,锣鼓声响,请龙仪式正式开始。
村民请神。
村民请神。
请神结束,请龙仪式就绪。
7条龙舟在河涌上依次停放。船上已架好锣鼓,将各色罗伞、旗帜依次插在龙船上。一座座梯子紧靠河岸,深入水中,充当村民踏上龙舟的舷梯。成功登船的村民手持船桨,有模有样地开始做划水动作,喜不自胜。仍在排队等待的村民不免着急,喊道:“来不及穿衣服也要上船!”据了解,一条龙舟约能容纳80人,7条龙舟坐满人后逐一出发,前往龙舟的唤醒之地——海珠湿地。
家长抱着孩子登上龙舟。
靠着梯子,家长携带小孩踏上龙舟。
宽敞的河面上,大小朋友齐心协力地划动船桨。龙舟缓缓向前,原本“沉睡”的龙舟仿佛“醒”过来了。河涌两岸长满了茂盛的植被,向高处仰望,广州塔远远伫立。划龙舟亦能享受美景,大家不亦乐乎、兴致勃勃。
大小朋友齐心协力扒龙舟。
多条龙舟整装待发。
鞭炮声响,龙舟启程。谢惠强 摄
龙舟缓缓向前,前往海珠湿地。
村民划动龙舟向前行驶。谢惠强 摄
老少共同划龙舟。
在绿树环绕中,龙潭村正举行请龙仪式。
广州塔及座座高楼远远伫立,龙潭村请龙仪式正在进行。谢惠强 摄
在现场远眺,可清晰看见远处高楼。谢惠强 摄
不久,龙舟队伍来到一处转角,龙潭村的老人下船祭拜,并用柚子叶蘸水,相继向各条龙船的龙头龙尾洒上柚子叶水,寓意美好的祝愿。鞭炮亦随之响起,在水面上炸起一朵朵水花。锣鼓喧天,龙舟启程回村!
点燃鞭炮,洒下柚子叶水,寄予美好的祝愿。
据了解,在即将到来的端午假期,龙潭村将进行趁景招景,扒龙舟去往沥滘、猎德等村社探亲,并举办龙舟饭盛宴。而在海珠湿地,6月8日至10日期间同样举行精彩的龙舟景活动,龙舟竞渡比赛、端午民俗活动、千人龙船饭期待大家的到来。
观看龙舟活动的同时,市民朋友亦可举起手机拍摄龙舟相关的视频,参与大赛。日前,2024海珠湿地龙船景活动短视频直播大赛已正式启动。市民朋友前往海珠湿地,通过短视频和直播的形式打卡龙舟景系列活动,呈现海珠湿地的优美景象和广州本地的民俗风味,即有机会瓜分万元大奖。比赛截止时间为6月10日,欢迎大家积极参赛,赢取大奖!(大赛内容可见:万元奖池已就位,海珠湿地龙船景活动短视频直播大赛启动!)
南都广州新闻部出品
采写:文/何茵桃 南都记者 代国辉
摄影:南都记者 冯宙锋
编辑:代国辉
更多报道请看专题:2024网络中国节·端午
“海纳百川 珠水争流”2024海珠湿地龙船景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