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入AI识别、加强消费限制,实测《蛋仔派对》走在未保前沿

南方都市报APP • 大钱进
原创2024-06-03 18:09

2024年6月1日,既是新版未成年人保护法实施第三周年,也是《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条例》正式实施的首个半年。行业研究数据显示,当前游戏行业总体上从业者遵规自律,未成年人保护工作步入常态化。但在游戏企业不断升级技术手段防止未成年人沉迷游戏的同时,未成年人也开始使用各种手段冒用成年人身份绕过防沉迷系统,成为未保工作新挑战。

近日,南都湾财社推出《2024年上半年热门手游未成年人保护测评报告》(以下简称《测评报告》),以未成年人冒用身份为测评重点,对时下10款热门手机游戏进行实测。

图片

南都湾财社《2024年上半年热门手游未成年人保护测评报告》测评结果。

通过对实名认证、充值环节、监护人模式等方面进行评测,结果显示,网易系游戏《蛋仔派对》在监管要求基础上针对防沉迷进行了更多主动探索,整体表现位居第一梯队,并在具体多个手段探索上走在前沿。通过运用AI技术,加码注册、充值限制以及强化家长、企业共同管理多元手段,为行业共同解决未成年人冒用身份问题,提供了一些新思路。

图片

《蛋仔派对》严格遵守监管未成年人防沉迷规定。

在注册和实名认证环节,《测评报告》实测分别使用了随机生成身份信息和新公布的“老赖”身份信息对10款游戏进行测试,在《蛋仔派对》中均显示注册失败。分析《蛋仔派对》身份账号的注册认证规则发现,其对于身份证信息在认证基础上有更多的限制措施,在一份身份信息多次认证后就会被禁止继续认证。

同时一个身份信息完成认证后也不能随意解绑,只能将账号注销,放弃游戏进度、已充值等才能实现,且实测至少需多日才能完成注销。这些举措无疑让未成年人通过在网上搜索身份信息来冒用身份注册玩游戏变得更加困难。

《测评报告》实测也发现,在未成年人冒用身份的各种方式中,通过租号、卖号平台获取游戏账号仍是未保防沉迷的一大“灰色地带”。一方面,尽管根据《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条例》,一些较大规模的游戏租号平台纷纷显示不向未成年人提供服务并要求实名认证,但由于对冒用身份实名认证的检测手段和后续验证手段不足,实际上未成年人很容易使用网上搜索到的身份信息或用家人身份信息完成租号平台认证,之后就可以租号玩多款热门游戏。

另一方面,实测发现在苹果商店上架多款“套壳”应用,进入后都导入到某买卖游戏账号平台,且平台在账号销售页面标注“可改实名”“无防沉迷”等“参数”,可见该平台有明确针对未成年人购买冒用账号的设计意图。

为防止未成年人通过租、卖号平台绕开防沉迷系统,《蛋仔派对》在游戏中引入了“AI巡逻员”功能,实现全天24小时对于游戏环境的持续监控,当AI系统检测到未成年人可能使用了成年人身份进行游戏时,即启动人脸识别验证,而租号平台无法进行验证。该手段对于使用租、买号等没有真人在身边而登录的未成年人冒用身份登录问题有较好效果。

相关研究显示,除了自己在网上找成年人身份信息认证、找租卖号平台,也有相当多的未成年人是直接使用家里长辈身份信息进行认证,尤其是家里老人。对此,《蛋仔派对》针对70岁以上老人不擅长操作手机、容易被孙辈冒用身份注册的情况加入了人脸验证机制。实测中,使用76岁老人身份信息进行实名认证时《蛋仔派对》确实弹出了人脸识别认证,认证不通过无法进行游戏。

865x400_665d79e6d6497.png

865x400_665d79e6d433d.png

实测使用76岁老人身份信息进行《蛋仔派对》实名认证时要求人脸识别验证。

由此可见,《蛋仔派对》围绕实名认证注册环节,在多个方面对未成年人可能的冒用身份绕过防沉迷系统手段进行了针对性设计,对不同冒用身份场景的反制都有较明显作用。而不仅在认证环节,在充值阶段《蛋仔派对》也在实测游戏中提供了更大力度限制手段,不惜让渡企业利润空间来设置更高的充值限制。

虽然对于未成年人账号登录的消费限制各主流游戏都已执行到位,但从部分投诉平台关于手机游戏的相关投诉来看,用户对于未成年人操作手机进行大额游戏消费的投诉仍时有发生,其中不少都称是孩子操作了自己或家里老人的手机,从而进行大额消费。

为尽量防止上述情况的发生,《蛋仔派对》在现有的防沉迷措施的基础之上,进一步扩大AI人脸识别技术使用范围,增设充值上限。具体举措包括,针对已接入支付人脸识别的渠道,包括苹果、安卓官服和部分安卓渠道,用户在每日累计充值超过328元或每周累计充值超过1000元时,则新一笔充值需通过人脸识别验证才可继续流程。

《测评报告》实测显示,在《蛋仔派对》安卓官服充值328元后,再点击充值时弹窗提示:为确保账号安全,本次充值需进行人脸验证。验证失败后,无法进行充值,弹窗提示账号存在安全隐患,账号充值将受影响。《蛋仔派对》也是此次实测中唯一面向所有用户进行充值限制验证的游戏。

706x317_665d7a606df43.png

711x319_665d7a60876a2.png

实测《蛋仔派对》使用成年人账号充值328元后触发人脸验证。

随着监管对统一身份认证系统的建立和对网络租号、售号等空间的挤压,未成年人想要使用外部身份信息来冒用身份玩游戏越来越难,相关数据也显示此类比例明显下降。但未成年人要使用家中成年人的身份信息却相对容易,尤其是如果家长、家里亲戚、家中老人等没有相关意识,对防沉迷工作来说始终是一大漏洞。

监管层对此也加大关注。在今年1月1日起施行的《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条例》中就明确提出,网络游戏应坚持融合、友好、实用、有效的原则,设置未成年人模式,以醒目便捷的方式为监护人履行监护职责提供时间管理、权限管理、消费管理等功能。对网络游戏加强功能设计,便利监护人履行监护职责提出了新要求。

在该《条例》正式施行后,网易游戏率先宣布将积极落实《条例》要求,全线产品将在防沉迷系统基础之上,全面增设“未成年人模式”,为用户提供一键内容屏蔽、“网易未成年人护航平台”管理、防网络欺凌等防护功能选项。

图片

“网易未成年人护航平台”可进行多项游戏管理设置。

《测评报告》实测显示,目前对于这一最新要求,热门手游的整体实现程度并不高,只有一半游戏提供了监护人参与管理相关的功能支持。其中,《蛋仔派对》的监护人模式入口最为醒目便捷,其设置在游戏主页位置,监护人可以快速找到并跳转“网易未成年人护航平台”进行相关设置。设置内容也较为丰富,在管理孩子的游戏账号下,可设置时长管理、消费管理,查询游戏/消费记录,账号实名查询等。平台还考虑到用户不知道孩子账号的情况,提供手机关联账号查询、手机健康模式等功能。页面显示网未成年人护航平台累计服务家庭50万次以上。

综合实测情况,可以看出网易《蛋仔派对》为防止未成年人冒用身份绕开游戏防沉迷系统,通过引入AI功能加强身份识别、让渡利润空间实现全用户充值限制、强化监护人参与管理功能支持等方式,不断为未成年人适度游戏、健康成长垒高“防护墙”,也为游戏行业共同解决未成年人冒用身份问题提供了借鉴。

文:徐劲聪

编辑:徐劲聪

南都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授权联系方式
banquan@nandu.cc. 020-87006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