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陕西工信厅长任中投副总,金融系统迎产业高官为哪般?

南方都市报APP • 湾财社
原创2024-06-05 17:26
图片

6月3日,中国投资有限责任公司(简称“中投公司”)宣布,聘任陈忠担任中投公司副总经理。陈忠已被任命为中投公司党委委员、首席风险官。在出任中投副总前,陈忠自2023年3月被任命为陕西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厅长,任职一年有余。再之前,陈忠长期在金融系统工作,曾先后在工行系统、人寿集团任职。

南都湾财社记者观察发现,随着近年来投资产业升级、科技创新成为金融赋能实体经济的一大主题,“金融五篇大文章”以科技金融为首,加强对新科技、新赛道、新市场的金融支持,加快培育新动能新优势,已成为当前金融系统和产业部门携手合作的重点。陈忠从工信厅厅长任上调任国家主权财富基金中投公司副总经理,或可视为金融系统与产业部门加强联系的一个标志性人事变动。

图片

陈忠在陕西省工信厅分管工作。

任职工信厅长一年调任中投公司

任上推动陕西工信厅与省人行签约

资料显示,陈忠1973年2月出生,四川射洪人,经济学博士。1997年进入工商银行总行营业部实习,毕业后正式加入工行总行,在工行系统工作近20年,历任工行总行多个处室领导职位,并曾担任工行重庆分行副行长。2014年,陈忠从重庆分行回到工行总行,任信贷与投资管理部副总经理、授信审批部副总经理。

2016年,陈忠调任中国人寿保险(集团)公司投资管理部总经理,此后出任国寿投资控股有限公司副总裁。2020年10月,陈忠调任陕西,被任命为榆林市人民政府副市长。2023年3月被任命为陕西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厅长。截至发稿,陈忠仍在陕西省工信厅官网领导成员页面中显示职位为厅长,领导活动消息栏最近更新为4月19日。

此次陈忠调任至中投公司任副总经理,从工信系统再回金融系统。中投公司作为国家主权财富基金,对金融机构有着相当重要的影响力。其中,中央汇金投资有限责任公司作为中投公司的子公司,根据国务院授权,对国有重点金融企业进行股权投资,不干预其控股的国有重点金融企业的日常经营活动。

今年4月,中央汇金公司对中国银行、建设银行、农业银行、工商银行四大行完成增持,有市场机构测算此次中央汇金公司增持四大国有商业银行股份耗资约52.29亿元,被视为提振市场信心、支持金融机构稳健发展的积极举措。自2003年成立以来,中央汇金公司此前一共对国有大行进行过五次增持,最早为2008年,最晚为2013年,此次为时隔十年来中央汇金公司对国有大行再次进行增持操作。

南都湾财社记者观察发现,陈忠在任陕西省工信厅期间,也注重与金融系统的交流联系。例如在今年4月12日,陈忠带队赴人民银行陕西省分行调研,并参加金融支持现代产业体系建设推进会暨签约仪式。陈忠在此次活动上表示,近年来各金融机构加强与陕西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合作,持续落实“一链一行”主办行制度、扎实开展“十行千亿惠万企”融资专项行动,取得了良好成效。

图片

陈忠参加陕西省工信厅和银行业金融机构签约仪式。

陈忠表示,陕西省工信厅将进一步加强与银行、证券、保险、基金等金融机构的合作,建立政银企常态化协作机制。希望各金融机构当好产业部门的金融顾问,产业部门干部要加强学习提高金融思维,不断提升金融服务能力和水平,共同推动产融合作走深走实。

人民银行陕西省分行行长魏革军在此次活动座谈中表示,近年来,陕西省工信厅在政策引导、制度保障、银企对接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为该省金融机构精准施策奠定坚实基础。

会上,陕西省工信厅与人行陕西省分行共同签署合作备忘录,建立定期会商、信息共享、政银企恳谈、监测评估等四项机制,同时与农业银行陕西省分行、中信银行西安分行等6家银行业金融机构在支持制造业重点产业链、科创型企业、工业园区、民营经济、绿色低碳转型等方面签署了专项合作协议。该省31家银行业金融机构主要负责人参加了推进会暨签约仪式。

多地金融系统与产业部门加强产融合作

广东落地首笔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再贷款

“金融部门当好产业部门的金融顾问,产业部门为金融机构精准施策提供引导支持。”这种部门协同模式不仅在陕西。南都湾财社记者观察发现,从地方政府层面来看,金融系统与产业部门围绕当地产业升级加强产融合作的趋势也在近年来越发明显。

通过搜索引擎以工信、银行等为关键词搜索,前两页搜索结果就显示广东、贵州、福建、海南、新疆、湖南、江西、山西、河北等诸多省份工信部门都在近两年与当地金融机构围绕产业升级等主题展开战略合作。

例如,不久前的5月17日,河北省工信厅与25家金融机构签订2024年产融合作战略合作协议,协议约定至2024年末,相关金融机构累计支持全省工业企业、中小微企业贷款余额不低于3.67万亿元。

南都湾财社此前也曾多次报道,广东省工信厅近年来围绕战略性产业集群、优质企业梯度培育等重点产业培育工作,都十分注重与金融机构的合作。例如,2023年南都湾财社“金融赋能新广东”系列专题深调研中报道,早在2020年,多家大型商业银行就与广东省工信厅联合签订支持广东20个战略性产业集群战略合作协议,签约金额合计数万亿元。

到2023年,多家签约银行机构已分别累计为广东产业集群企业提供信贷支持超数千亿元。2023年4月,广东省政府进一步与20家全国性金融机构签署战略合作协议,签约涉及高端装备制造、半导体、化工、新能源、畜牧业、海洋牧场、基础设施建设等领域,签约金额过万亿元。

2023年,广东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数量跃居全国第一,背后也离不开金融机构的大力支持。南都湾财社记者从广东省工信厅方面获悉,2019年开始,广东省工信厅就联合国有大型银行积极探索推进政银合作模式,优化产品和服务,在全国首推“无抵押、低成本、快响应”的《助力“专精特新”企业融资服务实施方案》。

2022年,广东省工信厅继续联合国有银行推出《专精特新企业综合金融服务方案》;同时,引导更多金融机构进入队伍,针对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推出专属融资产品,加大融资支持力度。据统计,2023年1月-8月,广东省工信厅推动8家合作银行机构为超1万家次专精特新企业提供融资支持超1200亿元。

今年以来,在推动新一轮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央行设立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再贷款等支持下,广东产融合作手段也在不断出新,金融系统与工信、科技等产业部门的合作进一步加强。

南都湾财社记者此前从人民银行广东省分行获悉,今年5月22日,广东落地首笔符合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再贷款申报条件的科技创新贷款810万元。当前人行广东省分行正配合广东省科技厅开展备选企业名单筛选工作,指导佛山、东莞、中山、江门等地市分行联合行业主管部门让更多科技型企业知晓再贷款政策以及银行配套的金融服务。

今年5月15日,广东省工业设备更新“供需银”对接活动在佛山举行。会上广东省工信厅技术改造与投资处副处长姚瑞婷透露,据初步摸查,全省工业企业设备更新贷款需求项目超800个、贷款需求资金超1000亿元。通过讲政策、摸需求、供方案等形式为企业提供金融服务,政银企协同活动的效果初步显现,一季度全省工业投资中,来源于银行贷款的资金增速达到22.8%。

人行广东省分行表示,下一步将进一步强化部门协同联动,推动出台配套支持措施,为大规模设备更新、消费品以旧换新、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再贷款等政策在广东尽快落地生效创造良好条件。

采写:南都湾财社记者 徐劲聪

编辑:徐劲聪

南都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授权联系方式
banquan@nandu.cc. 020-87006626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