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4月,资本市场“新国九条”发布以来,A股上市银行积极响应分红政策改革。据南都·湾财社记者统计,42家A股上市银行中,仅有郑州银行2023年年度未分红。
有分析师称,银行股具有稳健和防御性、同时兼具高股息和国有金融机构的投资属性。
然而,郑州银行自2019年年度分红后,近四年再无分红;同时,股价接连创下历史新低,最新股价已经较历史高点下跌近80%。有投资者在交易所互动易平台表示,郑州银行四年不分红,成为投资者失败的典型案例。
根据交易所新规,若郑州银行2024年年度再不实施分红方案,将被纳入“实施其他风险警示(ST)”。南都·湾财社记者发现,郑州银行“吝啬”背后,净利润和资本充足率陷入持续下滑困境。
四年不分红
净利润持续下滑
连年不分红,郑州银行引起了不少投资者不满。5月28日,郑州银行发布公告,该行2023年度股东周年大会定于6月27日召开。消息公布以来,陆续有网友投资者表示,将要对郑州银行2023年利润分配预案投反对票。
面对四年不分红质疑,郑州银行坦言:“2023年,我行积极推进业务发展、调整业务结构、夯实客户基础,同时,受外币资产规模变化及汇率波动影响,盈利能力受到一定影响”。
“二是经济恢复基础仍待加固,我行切实落实各级政府决策安排,加大风险资产处置力度,顺应监管引导留存未分配利润将有利于我行进一步增强风险抵御能力,为我行保持经营稳定提供保障”。
此外,郑州银行表示,“商业银行资本监管政策要求日益趋严,内源性的资本补充是中小银行保证资本充足、特别是核心一级资本充足水平的重要途径,留存的未分配利润将用作我行核心一级资本的补充,有利于提升我行资本充足水平”。
综上所述,郑州银行分别提到了盈利、未分配利润和资本充足率三点考虑。南都·湾财社记者发现,分红和不分红之间,郑州银行正面临净利润和资本充足率双重下滑的困境。
据市场人士介绍,银行分红主要来自未分配利润,而未分配利润与银行净利润直接挂钩。
净利润两年下降超40%。2022-2023年,郑州银行净利润分别下降24.9%、23.6%,2023年净利润18.5亿,较2021年下降42.7%。2024年一季度,郑州银行净利润9.67亿,同比继续下滑18.6%。
郑州银行营收和利润情况(数据来源:wind)
高度依赖利息收入,遭遇净息差持续下滑。
据南都·湾财社记者统计,2021-2023年,郑州银行的非利息收入占比分别为19.3%、18.9%、14.1%,明显低于17家A股上市城商行同期平均水平24.7%、24%、25.4%。
2024年一季度,郑州银行的非息收入占比为16%,在A股城商行中排名倒数第一。
2022年以来,受存量房贷利率调整、贷款重定价、新发放贷款利率下行等影响,商业银行净息差持续下降。2023年,郑州银行净息差已从2021年2.31%下降至2.08%。东兴证券分析师林瑾璐等认为,银行资产端收益率仍有下行压力,净息差仍然承压。
A股上市城商行非息收入情况(数据来源:wind)
分红面临资本充足率挑战
不分红面临被ST风险
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进入第三年下滑。财报显示,2021-2023年,郑州银行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分别为9.49%、9.29%、8.9%,连续两年下滑;2024年一季度,进一步下滑至8.54%,在17家A股上市城商行同期排名中倒数第四,离监管最低要求剩1.04个百分点。
郑州银行资本充足情况(数据来源:wind)
分红主要消耗银行未分配利润,属于银行核心一级资本。若郑州银行开始分红,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可能面临进一步下滑风险。截止2024年一季度,郑州银行每股未分配利润为1.79元,A股上市城商行同期均值为5.54元,郑州银行排名倒数第三。
A股上市城商行每股未分配利润(数据来源:wind)
在新“国九条”的指引下,沪深交易所于4月30日发布修订后的退市规则,本次修订的退市规则新增了分红风险警示,对分红不达标的上市公司采取ST处理。
主板上市公司触发ST条件为:最近一个会计年度净利润为正值且母公司报表年度末未分配利 润为正值的公司,其最近三个会计年度累计现金分红总额低于最近三个会计年度年均净利润的30%,且最近三个会计年度累计分红金额低于5000万元。
新规中提及,统计的首个会计年度为2024年,过去三个会计年度为2022-2024年。这意味着,如果郑州银行2024年年度继续不分红,将触发ST条件。
股价进入1元区间引起投资者对价格虹吸效应担忧。
公司如仅因“分红不达标”原因被ST,并不会导致退市。然而,截至6月5日收盘,郑州已经股价为1.87元/股,有投资者开始担忧虹吸效应下,未来郑州银行可能会触发“连续20个交易日股票收盘价均低于1元”交易类强制退市条件。
采写:南都·湾财社见习记者 黄顺威
编辑:黄顺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