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华文航校项目落户新会双水,打造低空经济新增长引擎

南方都市报APP • 南都江门
原创2024-06-07 16:09
图片

近日,广东华文航空艺术职业学校项目圆满完成摘牌程序,正式落户江门市新会区双水镇。南都记者采访了解到,项目计划投资10亿元,用地150亩,计划2025年开展招生,为将来航空人才培养、推动产教融合打下基础,打造江门低空经济新增长引擎。

投资10亿元,计划2025年开展招生

据广东华文航空艺术职业学校官网介绍,学校坐落在广州市花都区,是经广东省教育厅批准的省属中等职业学校,学校设有航空系、学期教育系、医药卫生系、艺术设计系、形象设计系、国际商贸系和交通运输系等七大学科,包括空中乘务、民航安检、民航运输(地勤服务)、飞机维修、无人机操控与维护、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应急救援技术、新能源汽车维修等30个专业,致力于培养复合型中高级技术、管理人才。

图片

广东华文航空艺术职业学校项目。双水镇供图

南都记者从新会区双水镇获悉,这次落户双水的项目计划投资10亿元,用地面积150亩,建筑面积超16万平方米,项目建设包括综合教学大楼、行政办公楼、图书馆、食堂、宿舍及体育场馆等教学及生活配套用房,可容纳学生10000人。项目计划2025年开展招生,2026年完成全部建设。

随着广东华文航空艺术职业学校项目落户双水,江门职教城再添新成员。据介绍,江门职教城位于江门市新会区,规划用地规模接近2500公顷,发展定位为“立足江门、辐射湾区、面向国际”大湾区职教城,发展愿景为“湾区匠芯、侨都智库、滨海绿厅、枢纽链城”,致力打造“产、学、研、游、训、赛”六位一体的职教平台,为湾区发展提供强有力人才支撑和保障。目前,江门职教城共引进重点项目8个。其中,广州华立学院江门校区、广州华商职业学院江门校区、广东省华立技师学院江门校区、广东南方职业学院南校区等4家高职院校已建成并招生;广州软件学院江门校区按计划建设,华文航空艺术职业学校项目已完成摘牌程序,广州华商学院江门校区、广东江门飞行职业学院正在筹建。

“大桥经济”助力江门低空经济发展

2024年1月8日,江门市委十四届六次全会暨市委经济工作会议召开,首次将低空经济列入江门重点做大做强的特色产业之列,和硅能源、新型储能等一道成为十个“加快发展”的新兴产业。

南都记者了解到,目前,江门市航空领域相关的企业接近20家,分布在三区四市。例如,蓬江区的江门格威精密机械有限公司,主要为大疆配套生产无人机、农机、手持云台上的零部件;江海区的广东智联航空科技有限公司,主要从事油电混合动力无人机及其动力系统的研制及销售;恩平市鼎峰智能有限公司的无人飞行器制造项目计划投资1.5亿元,将建设植保无人机研发生产基地;新会区目前有研发与制造机场行李智能处理系统的格兰达物联装备有限公司、生产航空登机廊桥的年丰机械设备制造有限公司和耀天齐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与深圳等低空经济发达的城市相比,江门低空经济目前存在产业规模较小、缺乏龙头企业、产业配套不齐、相关人才不足等问题。不过,随着深中通道、黄茅海跨海通道将于今年建成通车,江门迎来“大桥经济”的黄金期,将更为便捷地吸收珠江口东岸的产业、资金、技术、人才等优质资源要素。

产教融合,打造低空经济新增长引擎

值得期待的是,目前,江门市正与深圳方面积极推动深江经济合作区规划建设,已明确以新会区的银湖湾滨海新区核心区为基础,高水平规划建设面积达66平方公里的合作区,重点发展新一代电子信息、节能环保、新材料等产业,按照“深圳总部+江门基地”“深圳链主+江门配套”“深圳研发+江门转化”的协作思路,将深圳技术、资本、品牌、管理等优势,与江门资源、空间、市场、要素成本等优势,进行充分对接,推动两地互利共赢、协同发展。

图片

广东华文航空艺术职业学校项目主入口沿街效果图。双水镇供图

根据民用无人驾驶航空器综合管理平台(UOM)公布的全国范围内的适飞空域,江门市银湖湾、广海湾南部滨海地区空域被列为适飞空域。可以展望,借助深江合作的重要机遇,低空经济也有望成为两地加深合作共谋发展的新兴产业之一,而位于新会区的江门职教城将为低空经济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人才支撑,打下坚实的产教融合基础。

新会区双水镇方面表示,将继续主动融入大湾区科技、教育、人才高地建设,坚持以教促产、以产助教、产教融合、产学合作,支持本地龙头企业与落户的职业院校组建产教融合共同体,为大湾区产业发展提供高素质技术人才。同时,将以广东华文航空艺术职业学校项目正式落户为契机,全力加快项目建设,助力江门市打造低空经济新增长引擎,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为高质量发展增添新动能。

采写:南都记者 曾育军

编辑:曾育军

南都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授权联系方式
banquan@nandu.cc. 020-87006626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