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那些难以言说的“小毛病”,有哪些是真的“不用忍”的?有哪些是“不该忍”的?面对年轻患者的“鸭嘴钳恐惧”,妇科医生有哪些触动?在6月9日世界女性生殖健康日来临前夕,南都记者采访了广东省妇幼保健院妇科主任医师李智敏和广东省生殖医院妇科主任医师李玉华。
两名经验丰富的妇科医生谈到了她们接触过的各类女性患者和常见病,她们想对那些在痛经中挣扎的女生说“痛经并不是‘女生都会这样’,很多是能治好的”;她们想对被阴道炎症反复困扰的女性说“别再自己买药、买洗液了”;她们还想对那些困在“中年危机”中的女性说“别太担忧了,你的焦虑可能来自40岁后身体激素的变化”。
她们最为痛心疾首的是,尽管移动互联网带来了大量触手可及的知识资讯,但还是有大量的年轻女孩不懂得避孕有多重要、不懂得人工流产的危害,“在享受性生活的美好时,一定要提前想好怎样进行高效的避孕。”
“真的不用忍到这种程度”
“有些女性真的太能忍了!真的不用忍到这种程度”,这是采访中令人印象深刻的一句感慨。
20来岁的姑娘小敏(化名),在一次跑步之后,肚子突然剧烈疼痛,痛得直不起腰,在医院检查发现,她肚子里一个10厘米大的“巧克力囊肿”破裂了。通过微创手术,医生为她处理了腹腔四散的囊液,剥除了囊肿。
“如果早点来看,早点控制,她的巧克力囊肿不会长得这么大”,接诊她的李智敏医生说。
原来,小敏自来月经时就开始痛经,但听人说,女孩子痛经正常,就一直忍着,谁知,肚子里这种由子宫内膜异位至卵巢而形成的“巧克力囊肿”就是她痛经的根源,如果早点诊治,她不用痛经这么久,也不用经历囊肿破裂导致的凶险的急腹症。
45岁的阿芳(化名),进入李智敏医生的诊室时,是“扶着墙进的,脸色像白纸一样苍白”,一检查,阿芳“血色素只有3克,而正常人的血色素在110克左右”。
“这已经是重度的贫血,走在大街上随时会晕倒的那种”,后来的检查发现,阿芳发生了子宫内膜的异常增生,这导致她月经期的失血量异常大,“她说她近一年月经量越来越大,一来就十几天,每天要用十几块夜用卫生巾那种,原以为是更年期月经的改变,忍一忍就过去了,这次来看病是因为头晕,晕得忍不下去了才来的”。
广东省妇幼保健院妇科主任医师李智敏。
很多“痛经”可以找到原因
其实,只要身体出现不适,就应该及时看医生,不要忍,这包括了“痛经”这样看似不大的问题。
“痛经中很多是有病理因素的,不是忍一忍就能过去的”,李智敏说,月经期间如果是略微的小腹坠胀,是正常的,但如果痛到需要使用止痛药了,就需要就诊、找到疼痛原因、对症处理,就像小敏的常年痛经,其实就是她身体生病时发出的“信号”。
一般来说,痛经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原发性痛经主要是因为月经期子宫内膜脱落,局部释放前列腺素等炎症介质,导致子宫产生收缩,痉挛,引起疼痛。而继发性痛经多为器质性疾患,其中最常见的病因是子宫内膜异位症,占继发性痛经的40%-60%左右,其他的痛经原因包括盆腔炎等感染性疾病。
广东省生殖医院妇科主任医师李玉华介绍,子宫内膜异位症作为最常见的女性痛经“源头”,可以理解为:经期脱落的子宫内膜随着经血“乱跑”,当它们“逆流”至卵巢就会发生“巧克力囊肿”,“乱跑”至子宫肌层中,会发生子宫腺肌症,还有些“跑”得远的,甚至会异位至肠管和其他一些罕见的部位。
随着经期到来,这些异位的内膜细胞仍会在激素的“指挥”下出血、代谢,但又因位置不对而无法顺利排出血液,就引起了异常的疼痛。
广东省生殖医院妇科主任医师李玉华。
痛经并不会“等结婚生孩子就好了”
正因为月经期间脱落的子宫内膜有可能“乱跑”,李玉华提醒,女性月经期间最好要适当休息,避免剧烈运动,避免翻滚、跳跃、跑步的动作,“子宫内膜异位症病因复杂,但‘经血逆流学说’已经被很多专家认可,也就是说,经血可能经由输卵管‘逆流’至盆腔中,而运动、性兴奋引起的子宫收缩都有可能加剧这种‘逆流’”。
实际上,子宫内膜“乱跑”,不仅会造成痛经,还是造成成年女性不孕的一个重要原因。
老一辈常说“某某病等结婚生孩子就好了”,痛经是经常被举例的一种。李玉华表示,这完全是一种误解,基本没有可以靠结婚、生育“治好”的病,痛经也一样。
有些疾病在妊娠期可以短暂地缓解,比如引起痛经的子宫内膜异位症,它与激素变动高度相关,妊娠期间女性不排卵、不来月经,自然就不会痛经,而生育完成后,卵巢功能恢复,身体的孕激素、雌激素分泌又开始规律变动,子宫内膜异位引起的痛经也会复发,“如果有人觉得生完孩子自己的痛经变轻了,我个人觉得,可能跟她的生活状态改变有关,注意力转移了,就不觉得那么痛了”。
自行使用药物、洗液 易引起阴道炎反复发作
女性成年后,进入长达30年左右的育龄期,感染、代谢等引起的生殖健康问题就成了“常客”。
“大约70%的女性在漫长的育龄期都会发生阴道炎,但能够去正规检查、诊断的,不足一半”,谈到这个问题,李玉华感慨良多,又十分理解:20来岁至40多岁,正是女性职业和家庭压力最大、最为忙碌的时期,如果发生阴道炎症状,对很多女性来说,去药店购买洗液或药物是最省事的处理办法,等症状减退了就不会再理会。
但是,这样简单粗暴的处理,往往导致女性的阴道炎反复发作、久治不愈,而来到医院妇科诊室的,大多是这样的女性。
“实际上,阴道炎症的分型是很多的,不同病因导致的炎症,阴道酸碱度不同,选择药物的时候需要专业的区分”,她说,不适合的药物可能可以迅速缓解症状,但同时副作用大,破坏本身的阴道菌群,使得阴道炎更容易反复、复发。
为此,她呼吁,女性的妇科炎症一定要到正规医院做检查、对症下药,否则,将可能面临炎症反复发作甚至病原体上行影响子宫、输卵管、卵巢、盆腔,造成生育力受损的后果。
一些人不知道的是,肥胖也与生殖健康息息相关。李玉华遇到过一个病人,37岁,BMI指数达到29,因为不孕已看了两三年病,但没有改善,后来,她遵嘱进行医学减重,保持一个月减10斤的速度,三个月后,就成功地自然怀孕了,“我经常跟病人讲,我说我让你减肥真的不是为了让你变漂亮,而是,肥胖是生殖健康的天敌”。
40+女性的各种不适 可能源自激素变化
在育龄期快结束时,女性开始进入围绝经期,常常遇到的问题是卵巢功能下降、雌激素减退所造成的一系列慢性症状,这些问题在此前被称为“更年期综合征”,包括骨密度下降、易骨折,易疲劳,情绪易波动,心脑血管疾病增加,失眠,生殖泌尿系统症状,等等。
许多人不知道的是,这些问题并不会等到50至55岁的绝经期才出现,很多女性在40岁就开始发生雌激素的减退,进而产生一些慢性症状,这个阶段被称为“围绝经期”,“这些症状对于40岁以上的女性都是非常常见的,但又容易被女性忽略”。
为此,李智敏所在的广东省妇幼保健院在今年开设了“40+女性门诊”,以全面地评估和干预女性在围绝经期出现的一系列变化,帮助女性提升生活质量,门诊开通数月,很受欢迎,“不少女性在综合检查后发现了子宫脱垂、维生素D缺乏、骨质疏松、失眠、生殖泌尿系统症状,给予相应的干预之后,一些腰酸背痛、失眠、潮热等影响生活的问题,就好多了”。
李玉华提醒,女性进入围绝经期后,月经量可能慢慢减少,如果出现月经量异常增多、异常出血,要十分警惕,因为,女性在45岁后,开始进入子宫内膜癌、卵巢癌、乳腺癌的发病高峰期,月经量异常变多有可能是内膜增生,需要到到医院进行检查,排除子宫内膜癌。
她曾有一个51岁的病人,连续3个月发现月经量变多,但也并不是大量出血,只是淋漓不尽式地增多,她妹妹在当地卫生站工作,意识到不对,拉着姐姐做了一次诊断性刮宫,结果发现是高分化子宫内膜腺癌,由于发现得早,这个姐姐成功治愈。
科学避孕:老生常谈又不得不谈的问题
“很多人觉得避孕的问题是老生常谈,但现在人工流产还是很多,还是有很多人对人流的危害不知道、不重视!她们这方面的意识是一片空白”,谈起有哪些对生殖健康危害很大的事,李智敏十分感慨,特别强调“我想重点谈人工流产的危害”。
李智敏给出的数字触目惊心:我国每年的人工流产数量已达到900万至1000万,与新生儿数量几乎是1:1,而人工流产的数量还有继续攀升的趋势。
李智敏遇到过很多让她痛心疾首的病人。比如一个“孕10产0”的病人,30岁左右,已做过10次流产,做完手术后医生叮嘱她一定要好好避孕,但过几个月她又来了,“你问她:你还要孩子吗?她说:要,以后再要……”
另一方面,医生们还遇到另一波病人,年纪不大,怎么都无法自然怀孕,月经也不规律,检查后发现,有的患者宫腔黏连严重,“有的只做过一次流产的,整个内膜有三分之二都没有了,像个蜘蛛网一样粘在一起,这怎么怀上孕?”
她一再强调,无论手术医生的技术好不好、是不是“无痛”(全麻下人工流产),人工流产手术本身就是有创的,对子宫有巨大伤害,“打个比方,就像是拿刨土豆的刮子,在子宫内壁刮啊刮,技术好的医生可能一分钟就刮干净了,技术不好的可能两分钟,但都会在子宫内壁留下伤痕,伤痕大小不同而已”。
李玉华也强调,随着时代改变,对中学生进行性教育是一项越来越紧迫的工作,“需要让孩子们明白意外妊娠、人工流产对身体的伤害,也要鼓励大家尽早带孩子打HPV疫苗”。
在李智敏的科室,为了充分做好相关健康教育,科室开设了流产后关爱门诊,向每个病人详细讲解人流的危害,帮她们找到适合的避孕手段,以尽量避免下一次的意外妊娠。
“要爱,不要伤害”,李智敏呼吁女性,在享受性生活的美好时,一定要提前想好怎样进行高效的避孕。
高效的避孕方法有很多:安全套避孕方便快捷,但一定要选择合适的型号,全程、规范使用;暂时没有生育计划的年轻女性,可以服用短效口服避孕药,或每月打一次长效避孕针;三五年内没有生育计划的女性,可以考虑宫内避孕环、皮下埋植避孕。
而自以为已好好避孕但失败率很高的情况也有很多,比如安全套没有全程使用,靠体外射精、计算“安全期”来避孕,靠事后的紧急避孕药,等等。
(南都资料图)2016年10月8日,在双一安全套生产线上,工人正在认真地查看生产情况。 南都记者 黎湛均 摄
带孩子调理月经 要找正规医院、正规医生
有些妈妈对女孩的月经问题很重视,会带孩子去看中医、调理身体,李玉华提醒,给孩子用药时要特别小心,一定要到正规医院、找正规医生,不要盲信偏方和不正规的“老中医”,“女性的HPOA轴(下丘脑垂体卵巢轴)是女性生殖系统中的重要调控轴,青春期时发育还不完善,不正确的用药可能会影响到HPOA轴的正常发育”。
随着多媒体渠道各类健康信息的增多,有些新观念的传播也陷入“绝对化”的误区。李玉华介绍,比如“宫颈糜烂”这种情况,过去的妇科医生会把它当作一种病来治疗,而新的理念是,这是一种宫颈柱状上皮外翻的情况,不属于疾病状态,“但这不是绝对的,如果柱状上皮外翻的面积大、程度严重,还是需要医疗干预,因为容易出现接触性出血,久而久之会增加宫颈癌的发病风险”。
不要因为惧怕鸭嘴钳而放弃妇科体检
近段时间,妇检工具鸭嘴钳引发公众关注,许多女性在网上讲述自己在妇科检查中的不适经历与抗拒心理。
对此,李智敏表示十分理解,患者对于就诊过程中的人文关怀有要求,妇科检查本身就是暴露隐私部位、让人有心理压力的检查,鸭嘴钳作为一种妇检工具,的确有可能让女性产生不适。
但目前来说,的确没有可以替代鸭嘴钳的妇检工具投入使用,因此,妇科医生们会有意识地尽量做到语言柔和、态度温和、操作轻柔,让病人放松心态,尽量减轻不适感。
李玉华认为,医患的相处中,双方都需要更多的换位思考、“双向奔赴”,对医生来说,对患者负责不仅仅是态度要温和,还应该提供足够专业的诊疗,“服务态度是基石,专业度是关键,医生要让患者每一步都是明白的,知道今天这些检查是做什么的,下一次的复查是查什么,明白病情的轻重”。
对于很多健康女性来讲,一年一度的体检是唯一的需要直面妇科医生和鸭嘴钳的时刻,对此,李玉华提醒,体检中的妇科检查十分重要,千万不要因为惧怕鸭嘴钳而放弃妇科检查,比如,对于宫颈癌预防至关重要的TCT(薄层液基细胞学检查)涂片筛查就要在鸭嘴钳的协助下进行取样。
“其实,宫颈癌筛查的普及度还远远不够,能够主动进行这项筛查的多为单位组织的集体体检,没有‘单位’的个体从业者们,很少主动做这个筛查”,李玉华说。
采写:南都记者 李文 设计:李蓓
通讯员:张璟 蔡佳琪 王舒华
编辑:李文,游曼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