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6月9日,阳江阳春合水镇高流河畔,一年一度的“高流河墟”正式开墟。
6月9日,农历五月初四,阳江阳春一年一度的“高流河墟”正式开墟。本次活动为期3天(6月8日-10日),现场共有1200多个摊位。据不完全统计,仅9日一天便吸引了17万人前来趁墟。
“高流河墟”被称为“岭南第一墟”,位于阳春市合水镇的高流河两岸,每到墟期,附近村民和工匠都会将自家编织制作的竹筛、箩筐、竹梯、藤椅等竹木工艺品带到这里摆卖。市民游客除了“买买买”,还能观看到高流河墟文化主题方阵巡游——包括六大方阵:舞龙、冼夫人、武术醒狮、“百千万工程”成果展示、采茶舞、瑶族长鼓舞。
阳春市合水镇是高流河竹器的发源地,有着七十多年的手工制作竹器的历史,一批批坚守着手工制作竹器的竹匠们将技艺不断传承,又与现代元素融合碰撞,让竹器文化不断焕发新的生命力。
高流河墟2009年被列入广东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是阳春市一张具有浓郁民俗特色的文旅名片。近年来,阳春市大力加强这一非遗瑰宝历史文脉的研究和传承,深挖历史与文化的双重价值,着力打造了具有阳春特色的农文商旅融合IP典范,赋予高流河墟这颗璀璨的文化明珠时代新元素,以“非遗为媒”、以“非遗会友”,让阳春走向更多人,让更多人走进阳春。
采写:南都记者 高永佳
综合:阳春融媒
摄影:南都拍客 杨汉邦
码上阅读 点击投稿
编辑:高永佳
更多报道请看专题:美丽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