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胎龄只有23周+6天,出生时体重仅480克的超早产儿奕奕(化名)在惠州市中心人民医院新生儿科顺利出院,这是惠州目前救治成功的历史最低出生体重的超早产儿。
“全身只有成人的巴掌那么大,体重比一瓶500毫升的矿泉水还轻。他的大腿就和我们的手指一般粗细,血管更是细如发丝。”惠州市中心人民医院新生儿病区主任张坤尧介绍,像奕奕这样胎龄不足28周就分娩出的新生儿,被称为“超早产儿”,是医学界公认的生命最脆弱的群体之一,救治难度极大。
幸运的是,奕奕在新生儿病区医护团队高质量的救治和护理下,茁壮成长,历经百余天,体重增长至3公斤,各项生命体征趋于平稳,近日顺利出院!
这是惠州市中心人民医院新生儿病区专业实力的生动诠释,为惠州及周边地区超早产儿的救治带来了新希望。
团队作战高效抢救
奕奕妈妈的预产期是6月13日,但在2月上旬就出现了先兆流产的迹象。当地医生告知她孩子很难保住,要知道,一个成熟的胎儿要“怀胎十月”满40周,这个宝宝才刚跑完“半程”不久。
然而这是她结婚多年、得来不易的孩子,怎能轻易放弃?奕奕妈妈选择到惠州市中心人民医院产科寻求帮助。入院不久,2024年2月21日晚,奕奕就迫不及待地降临了——全身皮肤青紫,没有自主呼吸,心跳微弱,命悬一线!
“产房急会诊,23+周单胎,羊水浑浊……”新生儿病区接到产科电话后迅速启动紧急预案,由主任医师马海然、主治医师谢燕媚、护理师赵媛媛等专业人员组成高效的复苏团队迅速行动:紧急保温、气管插管、密切监控生命体征……
出生后的救治“黄金十分钟”,是与时间的赛跑,每一秒的争夺都至关重要,团队紧密无间的配合,让奕奕在生死线上获得了重生的机会,也为后续的精细化治疗与成长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看着奕奕发紫的身体逐渐转红润,心率血氧饱和度恢复至正常水平,大家都稍微松了口气。
医护精细化管理
此时,大家清楚地认识到:奕奕胎龄太小,体重太轻,各器官发育极不成熟,且存在严重宫内感染,紧接着还要面临呼吸、消化、神经系统等关卡,救治难度非常大,一刻都不能松懈。
很快,马海然及谢燕媚凭借丰富的临床经验和高超的技术,在奕奕出生1小时内完成了脐部血管置管术,为奕奕建立了生命通道,避免了反复的穿刺。
科室主任、主任医师张坤尧与主任医师严文康随即共同制定了周密的精细化管理方案。新生儿病区护士长陈爱锋带领护理团队迎难而上,顺利从脐静脉过渡PICC导管,便于进行长期静脉营养护理。
在主任及护长的指导下,新生儿病区医护团队对奕奕进行了专业、细致的治疗与护理,没有出现超早产儿高发的颅内出血、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等危险情况。虽然在此期间不可避免地发生了一些并发症,比如反复多次的感染、视网膜病变、存在支气管肺发育不良撤机困难等,但经过全体医护人员的共同努力,加上奕奕父母的配合,这些难关被逐一攻破,奕奕的体重渐渐增加。
值得一提的是,住院期间还开展了袋鼠式护理,护理团队耐心指导奕奕妈妈掌握袋鼠式护理的技巧,鼓励亲子互动,有助于奕奕的生长和发育,同时增进母子亲密联接。
父母的坚持和配合也给了奕奕和医护很大的鼓励。每当夜深人静,或是黎明初破,奕奕父母便准时出现在新生儿病区门口,送上满怀爱意的母乳,奶瓶上还书写着父母的期盼与打气话语。
近三年成功救治95例超低出生体重儿
2024年6月7日,经过百余个日夜的精心治疗与护理,奕奕终于从新生儿病区“毕业”啦!
体重从480克增长至3000克的他,成功撤离呼吸机,并且未发现严重并发症,达到了出院标准。奕奕父母怀着激动的心情奉上鲜花和锦旗,感谢新生儿病区的“马爸爸、谢妈妈和叔叔姨姨们”。
奕奕父母表示,这一路走来,每一次难关的攻克都是对新生儿病区团队专业技能和医者仁心的最好见证,充分展现了高水平医院的实力。
奕奕的故事告一段落,但对惠州市中心人民医院新生儿病区的医护人员而言,这样的抢救其实早已成日常。据不完全统计,近3年,惠州市中心人民医院成功救治95例超低出生体重儿。目前成功救治的最低胎龄是23+4周,最低出生体重480克的超早早产儿。
新生儿病区/新生儿重症病区开展的业务与亮点:
目前拥有新生儿各种先进的治疗抢救设备,开展各种新生儿危重症疾病救治,例如:新生儿重度窒息、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症、肺出血、胎粪吸入综合征,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消化道畸形、坏死性小肠结肠炎,新生儿败血症及颅内感染等危重症治疗,并接收新生儿外科患者的术后监护和护理病人。承担了惠州及周边地区各级医院的技术指导及新生儿急危重病人的救治任务。同时开展早产儿管理、新生儿疾病筛查、神经行为发育评估指导、出院后指导。
具有快速、便捷的院内新生儿抢救通道,具备新生儿转运车及转运呼吸机,对危重病人转运安全、快速。新生儿胎龄28周及以上的新生儿治愈率/好转率≥90%。极早早产儿及超低出生体重儿的救治能力均处于惠州地区领先地位。
应用高频震荡通气救治严重肺部疾病(呼吸窘迫综合征、肺出血、支气管肺发育不良等);亚低温保护脑神经、新生儿支气管镜检查;重度黄疸的交换输血技术;各类消化道、泌尿系疾病的手术及术后监护。
日常开展有创动脉血压监测技术、脐动静脉置管术、经外周中心静脉置管术、中心静脉置管心电导联定位及床旁影像定位。
早产儿发展性照护:通过基础护理、鸟巢式护理、减少光线噪音影响、非营养性吸吮、抚触、袋鼠式照顾、疼痛干预,为患儿提供完整睡眠时间等,把各种不良刺激最小化,使其适应生存环境,促进生长发育,并取得生理、肢体活动互动间的平衡。早期进行神经行为发育评估、早期智护训练、引导式训练。
新生儿出院后做到100%随访,新生儿科专职保健医生专科随访,提供新生儿生长发育监测及指导,开展科学喂养、免疫规划、家庭养育等咨询指导、新生儿护理门诊指导。
按照高危儿分级分类管理要求进行高危儿管理,提供出院后的疾病相关随访、视听感知觉检查及健康风险因素的评价和指导;对早产(尤其是出生胎龄≤34周,出生体重≤2kg)及合并有心、肺、脑等脏器损伤的新生儿进行随访。
开展新生儿遗传代谢性疾病和听力障碍的筛查、诊断、治疗、转诊,做好新生儿疾病筛查结果异常儿童的随访管理;开展先天性心脏病筛查和早产儿眼底检查。
文/图:谢燕媚 曾怡婷 李晓慧
编辑:李晓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