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余城市“抢滩”低空经济,空中通勤何时实现?专访航空专家

南方都市报APP • 察时局
原创2024-06-13 17:18

自去年年底以来,随着“低空经济”一词相继写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政府工作报告,多地政府围绕这一领域展开角逐,热情高涨。同时,低空经济的火热也传导了投资端,成为资本领域关注的焦点。

南都记者了解到,截至目前,全国已有20多个省份、100多座城市发布了有关低空经济的政策性文件,各地竞相打造“天空之城”,“抢滩”低空经济产业布局和发展机遇。

然而,低空经济发展在顶层设计思路、场景应用、市场需求、保障措施、基础设施配套等方面还亟待破题,其中,特色场景应用成为各地角逐低空经济的关键问题。这些问题有何破解之道?6月11日,南都记者专访了中国航空规划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总规划师、综合规划研究院院长郭琪。

图片

中国航空规划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总规划师、综合规划研究院院长郭琪。

低空经济试点,为何深圳走在全国前列?

“在低空经济概念提出后,20多个省份、100多座城市出台政策加快推动低空经济发展,抢抓低空经济战略机遇期。”郭琪说。

“最近,南京、苏州、杭州、福州、漳州等城市也出台了有关低空经济的实施方案和促进条例。”郭琪介绍,与此前不同的是,此轮竞争不存在某个地域有先发优势的情况,在低空经济这一新领域,大部分城市都站在了同一条起跑线上。

但郭琪也提到,由于深圳的先行先试、大力度推进,深圳走在全国前列。

在政策层面,深圳早在2017年就有相关产业的布局计划,深圳市标准技术研究院当年发布了《深圳市民用无人机产业标准体系规划和发展路线图》,到了2022年10月又发布了《深圳市低空经济产业创新发展实施方案(2022-2025年)》 ,随后,相继发布了《深圳经济特区低空经济产业促进条例》《深圳市关于支持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以下简称《措施》)。深圳不仅成为了全国首个发布低空经济实施方案的城市,也是全国首个将低空经济写入政府工作报告的城市。

根据《深圳市低空经济产业创新发展实施方案(2022-2025年)》,深圳政府在系统建设、产业集聚、资金支持等方面提出促进低空经济发展的指导意见。值得一提的是,在资金支持方面,深圳频频释放利好信号。《措施》明确,鼓励金融机构开发面向低空经济产业的纯信用、低成本信贷、中长期技术研发、技术改造等贷款等产品;鼓励保险公司开发针对物流、载人、城市管理等低空商业应用险种,扩大无人机保险覆盖范围和商业场景契合度,建立风险覆盖广泛的无人机保险服务体系。

此外,深圳市龙华区此前明确,对新引进的低空经济企业,年产值达到一定要求的,最高给予一次性200万元的资助。深圳市盐田区近日也提出,对于新落户的掌握低空领域核心技术或行业领先的载人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eVTOL)、非载人无人机等飞行器生产及运营项目,投资金额(不含地价)达到2000万元以上(含)的,按项目投资金额的5%给予一次性补贴,单个企业不超过500万元。

“深圳在低空经济产业布局早、力度大、产业技术基础雄厚,依托粤港澳大湾区优越的地理位置、雄厚的经济实力,具备发展低空经济的先发条件,加之自身还拥有一定的立法权,可以说深圳在发展低空经济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郭琪表示,从深圳的试点经验可见,在低空经济的发展中,各地要充分根据自身情况来探索和布局。

南都记者了解到,目前,粤港澳大湾区内的多座城市已形成各自低空经济优势,比如,深圳是全球民用无人机最主要的生产基地,广州拥有一批重点企业和研究机构等,低空经济将在未来粤港澳大湾区产业体系中扮演重要角色。

图片

在深圳市盐田区的东部通航运行基地,一架贝尔206直升机(右)与一台亿航载人级自动驾驶飞行器在同一空域中试飞。新华社发

地方最关心应用场景,市场需求是核心命题

据郭琪观察,各地关于低空经济的建设与发展主要有五方面疑惑,即:顶层设计思路、特色应用场景、低空空域条件、低空基础设施,以及低空经济真正“起飞”的时间节点。

“就平日的咨询情况来看,地方最关心的问题当属场景应用。事实上,每个城市的资源禀赋、市场需求大不相同,应用场景也大有差别。”郭琪表示。

郭琪举例说道,比如贵阳就在探索“候鸟式旅游”的应用场景。当地多为山区,交通不便,景点较为分散,游客想前往不同的景点,需要采用陆路交通的方式,从而耗费大量时间,但如果借助“低空摆渡”,既可实现空中观光旅游的目的,又提高了景区之间交通的效率。

“发展低空经济的前提和关键是明确市场需求、应用场景。比如,在地广人稀的西北地区,农林植保的应用场景就很受欢迎,而在珠三角、长三角地区,发展低空物流则更加合适。”郭琪介绍。

郭琪认为,地方发展低空经济,应有这样的思路框架应——依托地方自身资源禀赋条件,通过“飞起来、建起来、热起来、强起来”系统谋划低空经济产业发展。

所谓“飞起来”,是指出台政策法规与标准,进行体制机制改革,推动低空试验示范区、低空经济先导区建设,为飞行活动提供保障。“建起来”是指构建飞行保障体系,包括航路网、空联网、设施网、服务网等。“热起来”是指通过培育低空应用场景,比如低空物流配送、低空载人飞行、低空工农作业、低空应急救援场景等,实现低空飞行活动常态化运营。“强起来”是指打造低空产业生态,包低空研发制造、低空运营飞行、低空设施保障、低空综合服务,实现低空经济全产业链发展,带动社会经济水平有效提升。

图片

5月15日,在广州市番禺区小鹏汇天总部,飞行汽车旅航者X2在进行飞行演示。作为新兴产业,低空经济是培育发展新动能的重要方向。近年来,随着低空空域、基础设施等配套资源不断优化完善,广州涌现出亿航智能、小鹏汇天等科技公司,为全球多个行业领域提供各种驾驶飞行器等产品和解决方案,也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力。    新华社发

安全问题无需过度担忧,低空通勤成本将低于通用航空

在众多低空经济的应用场景中,郭琪认为,非载人场景会优先发展,比如低空物流、工业巡线、低空农林植保作业、应急救援、森林防火等。

“相较于非载人场景,低空通勤等无人机载人场景,发展或略显迟缓,难度稍大,但我个人是比较看好的。”郭琪说。

为何看好?郭琪表示,一方面是有需求。大城市尤其是特大城市的地面交通拥堵问题,一直未能得到很好解决,低空通勤可以缓解此问题,像欧美等发达国家也都瞄准这一方向,目的就是解决大城市病的问题。另一方面是有技术基础和安全保障。低空数字智联网络以及低空飞行管控服务平台建设完成后,通过数字航图灵活配置,低空飞行可实现自动优化航线、自主避让,相较于传统通航飞行器,以eVTOL为代表的新型飞行器可省去大量人工成本,综合运营成本相对更低。

低空经济有无限可能。郭琪认为,未来潜在经济规模可达数万亿元。

图片

6月2日,市民参观广州低空航展。近日,一场低空航展在广州天德广场举行,十余架明星eVTOL(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机型集中亮相,进行静态展示。日前广州发布《广州市低空经济发展实施方案》,本次航展是国内低空经济相关企业助力推动广州成为国内首个载人飞行商业化运营城市的积极行动。    新华社发

当被问及如何测算低空经济的经济效益时,郭琪表示,目前尚未形成统一的统计口径,大致可以从四个方面进行加和:在直接效应方面,即低空核心产业对经济的直接贡献,表现为低空飞行运行活动的直接产出;在间接效应方面,表现为低空航空器制造、运营企业设立、通导监视等飞行服务、通用机场建设等;在引致效益方面,即直接或间接从低空活动中获得报酬的人员的支出,体现在相关人员从通航活动中获得报酬用于本人和家庭的消费。在催化效益方面,表现为低空游览等带来的关联消费。

但上述场景和经济效益的实现,也还面临着现实瓶颈。在郭琪看来,目前,低空空域管理在管理体系与机制、空域资源利用、信息化水平等方面缺乏实施细则,仍待试点和探索。

采写:南都见习记者杨文君 记者程姝雯 发自北京

编辑:梁建忠

3
对这篇文章有想法?跟我聊聊吧
南都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授权联系方式:
banquan@nandu.cc,020-87006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