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厂商大模型价格战,明星初创AI公司:“羊毛出在猪身上”

南方都市报APP • AI前哨站
原创2024-06-14 22:50

过去的5月份,各大云厂商充当大模型价格战的主力,大多数AI初创公司却不愿卷入其中。在6月14日的北京智源大会上,多家明星初创AI公司的CEO和高管给出了解释。

大模型价格战由一家名叫深度求索的创业公司率先发动,智谱AI紧随其后,才有了后来阿里云、百度云、腾讯云等云厂商纷纷入局。智谱AI也成为少有的参与大模型B端API降价的明星初创公司。

该公司CEO张鹏表示,智谱的技术进展,确实能承担起降价的成本空间。牺牲企业短期收益、亏本做买卖,不是正常的商业逻辑,只能持续很短的时间,最终仍要回归用户价值、生产力价值。此外,降低API费用,能让更多人使用,有助于将大模型真正打造成像水、电一样的基础设施,这对中国大模型产业是有利的。

百川智能CEO王小川和张鹏持有相似的积极态度。他说,价格战作为竞争导向的市场行为,至少带来两大益处:首先是让更多公司和更多开发者用上了大模型,实现大模型在中国市场的快速普及;其次,大模型API接口降价能促使一些企业逐渐清醒过来,调整一哄而上训练自有大模型的行为,回归到大模型用户的角色,而不是试图成为大模型的供给方,从而避免了人才、资金等社会资源的浪费。

图片

王小川在2024北京智源大会上   来源:智源研究院

但百川智能明确表态拒绝参与价格战。王小川5月下旬接受媒体群访时表示,大模型B端降价,“这件事情对我们而言,就是别掺和进去”。在智源大会一场分论坛上,百川智能技术联合创始人谢剑分析说,云厂商的降价行为,一定程度上是“羊毛出在猪身上”——云厂商的生意模式是将大模型卖给用户,即便从中不挣钱,也可以在其他云服务上获得收益,价格战实为获客手段。

谢剑的观点代表了市场上的一种普遍认知。华泰证券科技与电子行业首席分析师黄乐平此前向南都表示,AI大模型是云计算业务的“锚”,大模型API降价更像吸引用户购买云厂商的计算、存储、网络和安全等基础产品的噱头。“降价的目的是为了吸引客户上公有云,这是一个正常的营销策略,起到的宣传效果还可以。”(详见:大模型价格战开打:大厂一哄而上,创业公司为何不愿掺和?

“对于百川而言,显然这不是我们能做的商业模式。”谢剑说,对大模型创业公司来说,C端超级应用的突破一定是未来最大的商业模式。

亦有大模型明星初创公司的高管质疑价格战的意义。零一万物联合创始人黄文灏认为,如果仔细去看大模型公司的API价位表,会发现降价的许多为低档次的模型,“大家只是在低端模型上打价格战,意义不是特别大”。

 

采写:南都见习记者 杨柳

编辑:李玲

更多报道请看专题:2024北京智源大会

对这篇文章有想法?跟我聊聊吧
南都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授权联系方式:
banquan@nandu.cc,020-87006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