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人口高度聚集、流动性大
日常生活中
大家总有大大小小的问题
想要投诉和咨询
如何有效解决大家的疑惑和诉求?
让我们一起看看
福田这一街道的做法
↓↓↓
听取民意
狭窄小道改造绿美长廊
位于福田区南园街道的滨河绿美长廊
原本是一条
毗邻校园、人车混行的
狭窄小道
(改造前)
由于安全隐患频出
有部分学生家长将这个问题
反映到“民意速办”平台
没想到,很快就得到了回应
(市民采访)
学生家长周女士说,街道的工作人员都很重视这个情况,相关部门在经过实地勘测后,很快制定了改造方案,现在大家看到的就是改造后的绿美长廊,“有效地解决了我们孩子上学放学路上的安全问题。”
(改造后)
问题为什么解决如此迅速?
得益于“直达末梢”的组织体系架构
南园街道党工委书记蒋崇安介绍:
针对以往处置过程中无统一组织、无专业队伍、无责任主体的“三无现象”,我们通过构建一个组织架构,发挥街道党工委“龙头”作用,建强社区“大党委”,构建“机关+小区+两新”三支部横向联通组织架构,党员干部通过“七有三化”网格管理新模式、“包路进楼联户”行动,发挥先锋模范作用,解决群众矛盾诉求。
此外,街道还通过建强两支处置队伍,打造街道书记牵头抓总、“分管领导-部门负责人-民意速办专员”三级参与的三级责任体系,解决民生诉求。
创新提出“10-30-24”工作机制
速办民意
福田区南园街道人口密度全市最高、流动人口多。长期以来出现了群众诉求复杂多样、反映渠道不畅,信访案件面广量多等问题。
为此,深圳福田区创新提出“10-30-24”工作机制,即10分钟电话响应,30分钟联系约见,紧急工单24小时内办结。南园街道持续深化党建引领民意速办改革,聚焦民生诉求服务,机制落实以来相关成效获得市民群众的认可与点赞。
在街道智慧分拨中心,5名工作人员平均每月能接到400单民意诉求。
据福田区南园街道智慧分拨中心工作人员黄佳彬介绍,在接到工单10分钟内,工作人员会致电市民了解情况,依据职责划分,下发到各个处置部门,审核办结前,会再次咨询市民了解情况,如果市民对处置结果不满意的话,工作人员会再退回给处置部门,直至问题解决。
通过10分钟电话响应,30分钟联系约见,紧急工单24小时内办结的“10-30-24”工作机制,街道实现落实率和按时办结率100%,群众满意率99.62%,并连续两年获评“广东省信访工作示范街道”。
提前研判、科学预警潜在问题
化被动为主动
过去,南园街道存在着这些热点问题——辖区老旧小区、城中村楼宇多,楼顶堆放杂物较为普遍,第六立面脏乱差,群众无活动空间,火灾隐患大。
☛对此,南园街道各社区党委牵头组织动员小区党支部、物业单位及居民志愿者等力量组建12支队伍,累计发动3700余人次,及时开展楼顶天台清洁行动,清理面积达40万平方米,清理垃圾超100吨。
经过清洁行动
不但增加了群众的楼顶活动空间
还建成了4个天台花园和1个童乐空间
涉楼顶天台火情
也从年均3至5起降为0!
从“跟着问题跑”变为“跑在问题前”
南园街道针对以往群众提出诉求
才被动应对的局面
提前研判、科学预警
通过分析民意速办平台数据
及网络热点事件
精准定位群众关注热点
提前部署,真正把问题解决在前
城市治理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
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内容
南园街道的故事
仅仅是深圳城市治理的一个缩影
6月14日,深圳推进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座谈会召开,会上,部分市级领导同志,市直有关单位负责同志,各区、有关街道和社区结合工作实际作了交流发言。
大家围绕抓好基层党建、加快推动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努力走出一条符合超大型城市特点和规律的治理新路子,谈体会、找问题、出主意,通过深入交流,进一步理清工作思路、明确方向路径。
来源:幸福福田、深圳卫视深视新闻
编辑:蔡诗妍
编辑:廖静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