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都讯 记者郭若梅 蒋小天 发自北京 6月17日,内蒙古大学时间利用调查与研究中心发布中国人时间利用的最新研究成果《时间都去哪儿了?外部冲击与中国时间利用变化》(以下简称《时间报告》),对比15个国家的时间利用状况,中国居民有酬劳动时间遥遥领先,无偿劳动时间和休闲社交时间较少,在15个国家中位于末尾。
在新书发布同时举行的学术研讨会上,西南财经大学中国家庭金融调查与研究中心主任甘犁表示,建议适时增加带薪假期,不仅增加居民休闲时间,还能带动消费。
甘犁表示,根据国际经济组织OECD(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和联合国的统计数据,在170个国家中,中国的每周工作时长较长,接近排名第一的国家,“有报酬劳动时间较长”这一点也在《时间报告》中得到印证。《时间报告》还指出,中国居民的无报酬劳动较少,这也意味着居民的家庭生活、陪伴亲人的时间较少。
甘犁认为,工作时长较长会导致储蓄率较高,根据中国劳动统计年鉴和中国分省统计年鉴的数据生成的统计图显示,每个省的平均工作时间和平均储蓄率成正比。同时,工作时长越长,消费越少,根据2011-2021年间城镇家庭的工作时间和消费行为数据,家庭每周平均工作时间减少1小时,家庭消费增加0.4%。
他建议,适当增加一些带薪假期。中国的法定最低带薪休假天数是工作满1年有5天,相对其他国家偏低。增加带薪休假不仅让居民得到休息、陪伴家人,还能促进消费,促进服务业发展,也能带来经济增长,为整体经济发展作出良好补充。另外,服务业发展有可能减少当前对出口贸易的依赖,促进经济内循环。以美国为例,其服务业在扩大,制造业比重下降,但经济还在不断稳定增长,同时居民休息时间也在不断增加。
编辑:梁建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