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都讯 记者伍曼娜 近日,由深圳市高校教育信息化学会主办的“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基地建设论坛”在深圳市深中南山创新学校举办。此次活动汇聚各界领军人物,共同为人工智能在基础教育的运用与未来发展把脉。论坛旨在搭建一个思想碰撞、经验交流、引领示范与成果展示的高端平台,以推动深圳市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迈上新台阶。
“共同为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的发展贡献力量”
深圳市高校教育信息化学会会长王又民代表主办方发言。他重申了学会推动深圳市教育信息化的坚定决心和持续努力,王又民特别强调,学会将一如既往地搭建起学校与社会各界的桥梁,汇聚更多智慧和资源,促进各方紧密合作,共同为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的发展贡献力量。
深圳市南山区教育局党组成员、二级调研员陈登福在致辞时,对深中南山创新学校作为人工智能教育基地取得的显著成就给予了高度评价。他表示,深中南山创新学校作为深圳市唯一一所入选教育部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基地的学校,不仅是学校荣誉,也是南山的骄傲。未来,南山区教育局将持续关注并支持人工智能教育的发展,为学校提供必要的政策和资源扶持,共同推进人工智能教育的进步。
深圳市南山区科学技术协会三级调研员晏瞿表达了对深中南山创新学校作为南山区科普基地的深切期望,她希望该校能够充分发挥其丰富的教育资源和创新优势,成为引领区域在人工智能教育与科技普及方面的佼佼者。
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实验室揭牌
论坛现场,线上、线下与会人员共同见证一个意义非凡的时刻——深圳市深中南山创新学校南山区科普基地及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实验室的揭牌暨捐赠仪式。
深圳市深中南山创新学校在此次仪式上被正式授予南山区科普基地的称号,标志着学校在推动科技教育、特别是在人工智能领域的发展上迈出了重要的一步。实验室是基地的核心部分,深圳市高校教育信息化学会联合广州青鹿教育科技有限公司捐赠一批智慧纸笔设备。
实验室的落成,标志着一个集创新教学实践、人工智能教育方法研究为一体的试验场正式启动。它不仅服务于学生探索与学习,还构筑了研发机构与学校之间的沟通桥梁,确保了最新科技成果能够迅速应用于教育场景,实现了教育内容与市场技术需求的完美接轨。
专家畅谈人工智能+教育的机遇和挑战
在主题演讲环节,深圳大学智能教育研究中心主任曹晓明教授以“智能教育的现状与未来”为题,深入分析了人工智能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应用现状和发展趋势。他指出,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为教育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教师需要不断提升自己的信息化素养,以更好地适应未来的教育需求。
广东省教育厅事务中心信息数据部主任杨生华以“广东省教育信息化建设的思考与实践”为主题,详细阐述了广东省教育信息化建设的当前状况及未来规划。他着重指出,教育信息化是实现教育现代化的关键支撑力量。为此,广东省将持续推进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致力于强化人工智能技术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的实践应用。
深圳市南山区教育科学研究院副院长石义琦在题为“数字化赋能课堂教学的思考”的分享中,深入探讨了南山区如何在教育领域推进数字化转型的策略与成效。他强调,面对教育信息化的浪潮,南山区积极拥抱技术革新,致力于将数字化技术深度融入课堂教学,以此作为提升教学质量、激发学生潜能的关键途径。
深中南山创新学校党总支书记钟蔚涛以“深圳市深中南山创新学校人工智能教育的实践与探索”为题,介绍了学校将人工智能教育作为学校的特色课程,通过开设人工智能课程、组织学生参加各类竞赛等方式,培养学生的人工智能素养和创新能力。学校还积极开展人工智能教育的研究和实践,探索人工智能在课堂教学、学生评价、学校管理等方面的应用,取得了一系列的成果。
为了让大家直观感受到人工智能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该校特别安排了一节由七年级语文老师刘广玲带来的《语言简明》公开示范课,将论坛所探讨的教育理念与技术应用,生动展现于课堂之中。
论坛闭幕之际,深圳市教育信息技术中心主任张惠敏发表了总结致辞,她肯定了深圳市深中南山创新学校作为人工智能教育基地的示范价值,以及本次实验室揭牌对加速教学数字化进程的积极作用。张惠敏重申,未来深圳市教育信息技术中心将进一步推动教育创新与技术融合,为培养面向未来的创新人才提供强有力的支持,引领深圳市人工智能教育事业迈向新的发展阶段。
编辑:伍曼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