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梅后多省降水频繁:黄山平均雨量最大,湖北迎范围最广降水

南方都市报APP • 察时局
原创2024-06-21 17:11

6月21日,中国气象局召开通气会,邀请安徽、江苏和浙江省气象台预报员介绍各地入梅后降雨情况和未来天气状况。

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梅雨已从6月17日开始,较常年(6月14日)偏晚3天;江淮地区在6月19日入梅,较常年(6月23日)偏早4天。

据介绍,安徽进入梅雨期后,沿江江南出现持续降水,黄山市平均雨量最大,为250.1毫米,今明两日(21-22日)自北向南有强降水过程,安徽省气象台提醒,需要关注大别山区和皖南山区山洪、地质灾害等次生灾害气象风险。

图片

6月20日,在黄山市徽州区呈坎镇,民警帮助转移涉水车辆。自6月19日入梅以来,安徽省黄山市多地出现强降雨天气,当地及时采取水库泄洪、道路抢险、转移安置人员等举措,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新华社记者 黄博涵 摄

安徽黄山多地遭暴雨,歙县许村降雨量最大,为523.9毫米

近日,安徽黄山多地暴雨,其中,屯溪遭遇当地观测史上首场特大暴雨。20日,黄山市气象台继续发布暴雨红色预警信号,提升防汛应急响应至三级。

安徽省气象台首席预报员朱佳宁介绍,安徽入梅以来,沿江江南出现持续强降水,黄山、宣城、芜湖和铜陵累计雨量大,降雨强度强。6月18日 -21日,黄山、宣城、芜湖和铜陵平均累计雨量超过100毫米,最大黄山市平均雨量250.1毫米。全省超过250毫米的有171个站,最大为黄山市歙县许村523.9毫米。

据介绍,未来安徽省多强降水过程,主雨带南北摆动。21-22日我省自北向南有强降水过程。21日沿淮到沿江有大雨到暴雨,部分地区大暴雨,局部特大暴雨,并伴有短时强降水、雷暴大风等强对流性天气;22日淮河以南有中到大雨,部分地区暴雨,局部大暴雨。23-25日主雨带南落。23-24日沿江江南部分地区大雨到暴雨,局部大暴雨。26日后主雨带北抬。

朱佳宁提醒,本轮强降水持续时间长,累计雨量大,需要关注大别山区和皖南山区山洪、地质灾害等次生灾害气象风险。


湖北今明日迎来入梅后范围最广、强度最强降水过程

武汉中心气象台首席预报员王艳杰介绍,湖北省6月18日晚入梅以来,暴雨主要位于鄂东地区。截至今天(21日)上午10时,鄂西南、鄂东地区出现暴雨,局地大暴雨,累计雨量最大为157.5毫米(监利市尺八镇),最大小时雨强55.3毫米(武汉市汉南区军山街道)。

王艳杰表示,预计今明两天为湖北省入梅以来暴雨范围最广、强度最强的降水过程,鄂西南、江汉平原及以东地区自西向东将出现大到暴雨,局地大暴雨。上述地区累计雨量80~150毫米,局地200~250毫米,单点可达300毫米以上,并伴有短时强降水(最大小时雨强40~90毫米)、雷暴大风(8~11级)等强对流天气。23日至24日,鄂东南仍有大到暴雨。25日至26日,我省位于副热带高压北部边缘,多分散性短时强降水。

图片

6月20日,湖州市吴兴区道场乡综合应急救援队在山塘水库开展防汛救援演练。进入梅雨季节,浙江持续的降雨大大提高了山洪、山体滑坡、塌方等次生灾害风险。为了应对汛期可能发生的灾害,浙江省湖州市吴兴区道场乡应急部门紧盯山塘、水库、地质灾害点等重点部位,扎实开展安全巡查,排查整治灾害风险隐患,落实各项防汛措施并开展防汛演练,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新华社记者 徐昱 摄

浙江入梅后降雨时空差异明显,部分县市10天雨量接近或超过6历史平均总雨量

浙江省6月9日宣布入梅,与常年平均入梅时间(6月8日)相近。浙江省气象台副首席预报员贾燕在会上介绍,入梅以来浙江省强降雨时空差异特别明显,呈现南多北少特征,丽水和杭州部分地区累计雨量特别大,局部还出现极端降水。

18日前梅雨带稳定维持在省中南部地区,强降水持续时间长,累计雨量特别大,仅10天时间部分县市雨量已经接近或超过6月历史平均总雨量,其中丽水庆元县国家气象站点雨量破历史6月最多纪录;19日开始强降水转移到我省北部地区,杭嘉湖地区出现暴雨,杭州部分大暴雨。

未来强降雨主要在浙北和浙中西部地区,加上新安江上游强降雨影响,杭嘉湖等地暴雨致灾风险较高,需加强中小河流洪水、山洪、地质灾害、城乡积涝等灾害防御。另外,未来浙江省气温有所升高,不稳定能量积聚,更容易发生短时暴雨和雷雨大风等强对流天气,还需及时关注最新气象预报预警信息,做好相应防范。


21-22日沿江苏南地区将遭强对流天气,局部风力最大11级

江苏19日入梅沿江苏南部分地区出现降水天气。江苏省气象台首席预报员严文莲在通气会上介绍未来天气情况:21日至22日江苏省沿淮及淮河以南地区有强降雨,部分地区将伴有雷暴大风等强对流天气。最强降雨时段在21日夜里至22日,沿淮及淮河以南地区自北向南大部分地区有暴雨、局部大暴雨。

值得注意的是,严文莲表示,21日沿江以北部分地区、22日沿江苏南地区有雷暴大风和短时强降水等强对流天气,主要影响时段在午后到夜里,最大风力8~10级、局部11级,最大小时雨强40~60毫米、局部80毫米。23日降水减弱。

此次强降水,沿淮及以南旱情解除,淮北大部分地区旱情有所缓解,建议加快夏种夏播进度,另外沿淮及以南地区暴雨致灾风险较高,也需警惕局地旱涝急转,加强已播作物的田间管理,防范可能造成的城乡积涝及次生地质灾害。注意防范极端强对流大风对人身安全、交通运输、户外作业及农业生产等的不利影响。 27日至29日,江苏省将还有一次暴雨过程。

 采写:南都记者郭若梅  发自北京

编辑:梁建忠

对这篇文章有想法?跟我聊聊吧
南都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授权联系方式:
banquan@nandu.cc,020-87006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