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都讯 记者孙小鹏 实习生吴蒋琳子 通讯员华轩 6月23日,华南理工大学2024年校园开放日暨本科招生咨询会举行。据悉,华工今年本科招生总规模是7000人,包括强基计划、综合评价、普通类、国家专项、高校专项等多个招生类型。其中,在广东省计划招生3500余人。
推出零调剂志愿保障计划
据了解,今年学校优化专业结构,增加报考热度高的专业计划,新增“智能海洋装备”“软物质科学与工程”“能源与动力工程(低碳与智慧能源试验班)”“统计学”“工业工程”等5个专业招生,升级交通运输类专业为“工科试验班(智能交通与运输)”。
面向广东考生,华南理工大学今年在普通类招生按照选考科目的不同分为5个专业组,分别是历史不限的201、物理+化学的202、203、204、物理不限的205组,其中,202组含计算机全英创新班、计算机拔尖班、计算机类三个专业,对计算机类情有独钟的优秀学生可以报考,不用担心被调剂到其他专业。
据介绍,填报华南理工大学志愿服从调剂且符合录取要求,不退档;专业志愿填报无分数级差;投档和安排专业时以高考投档成绩为准,承认符合教育部政策的加分。建筑学、城乡规划、风景园林、临床医学、医学影像学等专业(五年学制)不报不调剂,其中城乡规划和风景园林专业入校后无需加试素描;软件工程(中澳班)、环境工程(中澳班)等不报不调剂。
同时,广东省考生也有志愿保障。面向报考华南理工大学的优秀学生,所有专业组推出了零调剂志愿保障计划。华南理工大学将继续实施专业志愿“非常6+1”,在专业组内报满6个不同专业(类)且服从调剂者,均可在专业组内选择一个非意向专业(具体填报方式请关注华南理工大学招生办公室网站)。
在校期间有多次申请转专业机会
华南理工大学开设2个拔尖基地班、3个强基计划班、10个本研创新班、5个卓越班,其中拔尖基地班、强基计划班和创新班实行“3+1+X”(“X”硕士生为2或3年,博士生为4或5年)本研衔接培养模式,保研比例80%左右,卓越班保研比例50%左右,致力培养引领未来的拔尖人才。
在关键领域有组织人才培养先试先行,入选国家未来技术学院、集成电路学院、国家卓越工程师学院。组建36个特色班,其中,超级机器人“珠峰班”首届已选拔30名优秀本科生,实行“2+2+X”培养模式,本硕博全链条一贯式培养。
2024年继续开展软件工程+工商管理、金融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自动化+数学与应用数学等双学位试点项目。项目根据学生未来发展的核心需求,设计专业交叉互补的培养方案,面向所有具有理科背景的新生进行二次选拔,坚持高起点、高标准、高质量的原则,培养复合型高级专门人才。
学生还可跨学院辅修专业(微专业)、辅修学士学位。目前在校学生约有15%的学生修读辅修专业、辅修学士学位。
华南理工大学普通类本科生在校期间有多次申请转专业机会,分别是新生入学两周内,可参加教学改革班的选拔,非广州国际校区学院的新生可通过选拔进入广州国际校区入读新工科专业;第二、第四学期全校范围的自主转专业(转出无门槛);第二学期至第五学期的工业设计(信息与交互设计)实验班选拔、软物质科学与工程(国际化全英示范班)、基因组科学创新班选拔以及其他各创新班、卓越班、强基计划班、拔尖基地班的增补选拔。
广州国际校区学生入学后在校期间有四次转专业机会,仅限在广州国际校区内各专业。
摄影:吴蒋琳子
编辑:孙小鹏
更多报道请看专题:聚焦2024高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