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旦大学老龄研究院吴玉韶:提升民众参与养老服务金融积极性

南方都市报APP • 湾财社
原创2024-06-25 11:06
图片

近日,南都·湾财社启动“开启银龄新生活·广东金融有担当”大湾区养老金融素养活动,通过融媒体方式,联动监管部门、机构协会,多角度探寻养老金融发展新机遇,推动养老金融开启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中国社会福利与养老服务协会会长、复旦大学老龄研究院副院长吴玉韶在接受南都·湾财社记者专访时表示,当前我国发展银发经济正迎来四大发展机遇,银发经济在消费端和供给端都有巨大的养老金融需求。

然而,当前养老金融赋能银发经济存在养老金金融、养老服务金融和养老产业金融三大板块发展不均衡、不充分等问题。

吴玉韶建议提高第二、第三支柱覆盖率,发挥银行和老年人的金融纽带作用,完善养老服务金融产品种类,提升民众养老服务金融参与安全感。银发产业规模与目标万亿级的银发经济规模相比仍存在巨大差距,吴玉韶认为需要扩大养老产业融资规模和途径,合理分配金融资源。

图片

中国社会福利与养老服务协会会长、复旦大学老龄研究院副院长吴玉韶

银发经济面临四大发展机遇

南都·湾财社:年初,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国家首个支持银发经济发展的专门文件《关于发展银发经济增进老年人福祉的意见》。您认为,现阶段我国发展银发经济面临哪些机遇?

吴玉韶:我国银发经济正面临四大发展机遇。

一是政策机遇。近年来,我国从中央层面为银发经济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政策环境和制度环境,开辟出广阔发展空间。2022年中央将发展银发经济纳入扩大内需、促进消费的任务之中。2024年1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关于发展银发经济增进老年人福祉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最具价值和代表性。《意见》首次明确界定了银发经济的内涵和发展重点领域,划分出三大板块20个重点领域,提出六项保障措施,为银发经济全方位发展指明了方向。

二是需求机遇。我国老年人口基数大,老龄化速度快,为银发经济发展提供了巨大的需求端潜力。特别是随着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不断提高,未来老年群体的受教育程度、健康状况、掌握信息技术的水平更高,对于高品质、多种类银发服务和产品的个性化需求在不断增强。

因此,未来银发经济发展除了关注老年人基本的衣、食、住、行、用、健康等传统需求外,还需要关注老年人更高层次的社交互动、自我实现、自主尊严、兴趣爱好、老年教育以及“备老”等新需求。

三是经济转型机遇。当前中国正在从制造大国向消费大国转型,消费成为经济增长的最主要推动力,银发消费作为未来消费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当下国内消费市场中尚未得到充分开发,市场空间和潜力巨大。

一方面,发掘银发消费潜力,可以带动老年照护、老年康复、医疗康养、养老科技、老年用品、老年教育等细分市场发展。银发经济发展要抓住经济转型机遇,利用经济转型带来的消费结构升级推动银发服务产业发展,助推服务产品提质升级;另一方面,发达的银发经济服务、产品市场又会推动银发经济消费市场扩大,彼此间形成良性循环,逐步扩大国内银发消费需求,成为激发国内需求重要战略基点,形成经济发展强大推动力。

四是国际市场发展机遇。全球人口老龄化趋势不可逆转,全球范围内的银发经济和银发市场发展潜力同样巨大。发展银发经济除了国内,还需要着眼于国际市场。

要坚持高水平对外开放,全面放开银发服务市场,培育领导企业品牌,支持我国优质产品和服务走出去,争取在国际分工中取得主动地位;深化国际交流与合作,加强政策交流、项目对接、人才培养、学术研究等务实合作,以应对人口老龄化国际合作与“一带一路”结合,形成国内与国际“双循环”并重的经济体系。

银发经济面临三大挑战

银发经济的养老金融需求巨大

南都·湾财社:银发经济正成为经济发展的新热点,但也有观点认为当前我国银发经济存在“未富先老”和“未备先老”等情况。您认为现阶段我国发展银发经济面临哪些挑战?有哪些应对措施?

吴玉韶:我国发展银发经济形势很好,但也面临着观念落后、法律法规不完善等的挑战。

第一,发展理念落后,导致供需矛盾。当前银发产业发展理念滞后,大多以解决高龄老年人的基本生活需求为发展目标,导致面向老年群体的产品单一、质量不高,与老年群体的多样化需求之间存在矛盾。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把积极老龄观、健康老龄化理念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让老年人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安享幸福晚年”。银发经济未来发展需要以积极老龄观为引领,革新发展理念,转变发展模式,以解决供需矛盾。养老观念要从“基本生存需求型”转向“享受型、发展型、参与型”,从“少部分有照护需求的老年人”扩展到“全体老年人”的美好老年生活。

此外,要识别老年消费特征变化、升级趋势,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开发更加人性化、品质化、实用化的老年用品,实现供需精准对接,形成新兴银发消费市场。

第二,法律法规不完善,发展环境欠佳。近年来,养老诈骗、老年保健品诈骗、养老金融诈骗案件频发;银发服务、产品发展不规范,发展乱象丛生、消费者权益受损;行业缺乏统一标准,产品服务质量参差不齐,导致大量潜在消费者流失,行业发展受挫。

对此,迫切需要政府、企业和社会共同努力,营造良好发展环境。

首先,要健全法律法规。完善老年人权益保障法,严厉打击侵害老年人合法权益的犯罪行为;建立银发经济市场准入制度,明确银发经济市场的准入条件、运营规范和退出机制;建立市场诚信体系,信用奖惩制度,促进从事银发产业的企业、机构和社会组织依法守信经营;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保证银发产业市场良性竞争。

其次,要形成行业标准规范和市场监督体系。政府要与行业协会、消费者团体和学术机构等有机结合,制定针对银发经济产品和服务的质量和安全标准。例如,在全社会层面建立老年人能力综合评估标准,提供统一、规范和可操作的评估工具,推动评估结果全国范围内互认、互通、互用;同时成立专门监管机构并定期审查,加强对产品和服务的质量监督、信息公开,进一步落实政府监管责任。

南都·湾财社:日前,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发布《关于强化支持举措助力银发经济发展壮大的通知》,要求加大银发经济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力度您认为发展银发经济,我国在人才队伍建设上面临什么挑战?有哪些应对措施?

吴玉韶:专业人才缺乏,导致银发经济发展受限。由于养老服务行业存在收入较低、职业社会地位不高、职业发展通道狭窄等问题,导致全行业性、全领域性人才短缺现象,是当下产业发展的瓶颈。

对此,需要用全过程治理思维,从供给侧和使用端“双管齐下”解决养老服务人才短缺问题。

首先,坚持从供给侧入手。养老服务人才选拔要打破学历、年龄、身份、地域等限制,积极吸纳退休的医生、护士到养老服务机构,广泛培养老年服务志愿者队伍。此外,要充分调动低龄健康老年人的社会参与积极性,发挥老年人之间的沟通优势,在全社会形成老老相助的良好氛围,把老有所为和老有所养相结合。

其次,持续从使用端发力。要坚持技能导向,进一步完善现有养老服务技能人才职业技能等级制度。拓宽养老护理员成长通道,以吸引更多年轻人从事养老服务工作。

最后,要重视养老服务人才薪酬保障问题,坚持“多劳者多得、技高者多得”原则,引导养老服务机构建立基于岗位价值、能力素质、业绩贡献的薪酬分配制度,切实提高养老服务人才薪酬待遇。

南都·湾财社:银发经济作为未来中国经济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环,离不开养老金融全面支持,您认为当前银发经济的养老金融需求有哪些?

吴玉韶:目前,银发经济在消费端和供给端都有巨大的养老金融需求。从消费端来看,老年群体因支付能力不足,产生了巨大的资金保障需求。从供给端来看,银发产业融资存在规模小,资源配置不均,养老产业金融支持力度不够等问题,导致银发产业普遍拥有巨大融资需求。

提升民众养老服务金融参与安全感

南都·湾财社:我国已初步建立起包括基本养老保险、企业/职业年金、个人养老金三大支柱养老金金融体系。您认为目前我国在养老金金融方面还存在哪些不足?有什么改进建议?

吴玉韶:在养老金金融方面,我国养老金体系呈现第一支柱独大、第二支柱覆盖人群有限、第三支柱刚刚起步的发展失衡局面。

随着退休人口数量增加和人均预期寿命延长,第一支柱收支压力将快速加大;当前中国企事业单位为职工提供企业年金尚无完善的制度、政策保障,企业设立年金计划的积极性不高导致第二支柱覆盖率不高,发展缓慢;而第三支柱的个人养老金由于仍处在试点阶段、发展年限不长、政策变动等原因,导致开户人数和资金积累规模均不高。

总的来看,第一支柱覆盖率高但持续性不足,第二、第三支柱发展迟缓难以提供老年群体多样化养老需求的资金保障。

未来要继续提高第二支柱覆盖率,完善第二支柱支持保障措施,加大企业年金税收优惠力度,实现企业降本增效,以提高第二支柱整体参与度;第三支柱方面,要持续推进个人养老金试点,通过线上线下多渠道、多方式进行普及、宣传和教育,打破信息壁垒,提高中国中老年人在年金保险市场的参与程度,扩大个人养老金账户覆盖范围和投资规模。

南都·湾财社:在南都·湾财社推出的养老金融消费者调查中,有18%的受访者表示从未听说过养老金融产品、有63%的受访者表示从未购买过养老金融产品。您认为可能造成消费者对养老金融产品了解程度不深、购买动力不强的原因是什么?有什么改进建议?

吴玉韶:当前我国养老储蓄主要集中在银行存款、商业养老保险等风险相对较低的产品,银行是主要的养老金融参与通道,国民金融投资偏好相对保守,养老财富储备有限。此外,对风险相对较高却可能获得更高收益的产品,如股票、基金、信托等养老金融产品配置有限,也会加大金融资产的贬值风险。

未来,要发挥银行和老年人的金融纽带作用,借助银行体系向老年人普及金融知识,降低信息获取成本,提高老年人养老金融知识素养,激发投资积极性,促进老年人更深入地参与到养老金融中。同时,要系统布局养老服务金融发展,加大金融机构对于养老服务金融的探索实践力度,完善养老服务金融产品种类,提升服务质量。此外,要关注养老金融诈骗风险,加强养老服务金融市场监管,营造良好发展环境,进一步提升民众养老服务金融参与安全感。

扩大养老产业融资规模和途径

南都·湾财社:据了解,当前我国涉老产业超过90%的金融支持来自政府,您认为造成当前我国养老产业金融支持失衡的原因有哪些?养老产业金融该如何赋能银发经济?

吴玉韶:在养老产业金融方面,近年来银发产业经济由于疫情、经济下行等原因发展速度放缓,并且因为其公益社会属性,具有投资周期长、回报慢、稳定性强、现金流足等特点。因此,银发产业目前存在普遍的融资困难问题,产业规模与目标万亿级的银发经济规模相比仍然存在巨大差距。

此外,不同类型的银发产业在获得金融支持方面存在较大差异。养老服务、养老机构和养老地产等传统银发产业明显获得了更多的金融资源和支持;以智慧养老、居家养老、老年文娱、养老旅居、老年教育、银发用品等为代表的新兴银发产业在融资和寻求资金支持方面存在诸多限制和不足,导致银发产业发展不全面,服务产品供给不丰富。

在后疫情时代,随着政府不断出台支持养老产业金融的相关政策文件,未来养老产业金融要关注扩大产业融资规模和途径,放宽贷款限制,继续探索养老领域REITs模式等方式加大养老产业金融投融资支持力度,同时也要注意金融资源合理分配以更好支持银发产业全面发展。以养老产业金融全面支撑银发产业服务、产品落地。

采写:南都·湾财社见习记者 黄顺威

编辑:黄顺威

更多报道请看专题:湾财聚焦| 开启银龄新生活 广东金融有担当

1
对这篇文章有想法?跟我聊聊吧
黄顺威165W
南方都市报记者
南都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授权联系方式:
banquan@nandu.cc,020-87006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