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为何买到盗版书?算法推荐助推曝光,平台投诉机制失灵

南方都市报APP • 南都大数据研究院
原创2024-06-26 11:39

近日,南方都市报发布报道《大量<我的阿勒泰>盗版书上架电商平台,直播间低价引流售卖》(点击查看报道),调查发现,电商平台上,最低5元就能买到一本该书;直播间里,主播以“书城清仓”“一元一本”为噱头,为售卖盗版书链接引流。

我们为什么会买到盗版书?多位专家接受采访表示,一方面,平台主动监测防控盗版的积极性不足,而搜索和推荐算法也在一定程度上助长了盗版书籍销售。另一方面,平台知识产权投诉渠道不畅,导致出版方及消费者维权时间长、维权成本高。

或存在售书资质灰产链条

利用短视频、直播实时性、互动性和传播速度快的特点,盗版书销售找到了更多机会,侵权行为也更加隐蔽。南都大数据研究院调查发现,小红书平台上,一些账号以“库房转租”“书店清仓”“拆迁闭店”的短视频为噱头,引流至直播间销售“破价书”“福利书”,售价多为个位数。

图片

小红书上,有账号以清仓为由引流直播间销售低价书,经核实为盗版书。

调查还发现,部分电商平台,有售卖《我的阿勒泰》的网店页面仅公示了营业执照,而未见公示《出版物经营许可证》,询问店家要求查看相关许可证亦未获明确回复。而根据《出版管理条例》和《电子商务法》,在网络上出售出版物需公示《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据业内人士透露,盗版书行业或存在着“出版物经营许可证代办 审核包通过”的灰色链条。南都记者在小红书、微博等多个社交平台看到了类似的“营业执照和出版物经营许可证代办”贴文,询问某账号后对方回复,“只需1500元,一周左右时间就可以办下来”。

图片

小红书、微博等平台上的营业执照和出版物经营许可证代办贴文。

虽然主管部门对于网络侵权盗版的整治从未间断,但在利益驱动下,盗版者仍层出不穷。华东政法大学知识产权研究中心主任黄武双接受采访表示,当前,执法和司法实践中打击盗版的难点之一在于,不容易获取电商销售盗版书的实际数量,因为这些数据可以随时被修改,权利人起诉也难以获得实效;难点之二在于,当电商平台下架盗版书之后,经营者会以另一个主体开设店铺在平台上继续售卖盗版书。

算法助推曝光“劣币逐良币”

电商平台的搜索和推荐算法也可能在无意中助长了盗版书籍的销售,某盗版书籍的销量突然增加,算法可能会将其视为热门商品,从而推荐给更多的消费者。

南都记者此次调查发现,在多家电商平台上搜索“我的阿勒泰”,19.8元、10.0元、6.9元等远低于正版售价的店铺被置顶推荐。测评过程中,当记者多次点击某一档价位的商品时,相似价位的同一商品也会被平台源源不断地推荐而来,占据商品栏的优先位置。当被询问到是否售卖盗版书籍时,这些被推荐的“低价店铺”客服均未作否认。

图片

低价《我的阿勒泰》被优先推荐,经核实均为盗版书。

对此,黄武双表示,电商平台的搜索和算法推荐确实让售卖盗版书的商家得到更多的曝光,现阶段应倡导电商平台算法设计者增强对盗版书的识别能力。

“避风港原则”或被滥用

打击盗版就像“打地鼠”,在司法实践中,平台多以“避风港原则”作为纠纷抗辩理由。而近年来关于避风港原则的争议逐渐浮现。北京市盈科(广州)律师事务所知识产权法律事务部主任牟晋军律师认为,在著作权领域,“避风港原则”若被滥用,无疑会助长盗版行为。应当对沿用已久的“避风港原则”结合平台的能力现状进行检讨、调整,重新定义平台的监管义务和监管责任。

《电子商务法》第四十二条提出,知识产权权利人认为其知识产权受到侵害的,有权通知电子商务平台经营者采取删除、屏蔽、断开链接、终止交易和服务等必要措施。电子商务平台经营者接到通知后,应当及时采取必要措施。从立法初衷来看,该原则的诞生是为了在信息海量传播的情况下,合理地分配平台方和著作权人之间的权益,避免平台方因技术条件所限而承担过高的责任义务,限制平台发展。

南都记者梳理发现,2021年,广州互联网法院发布的所审理互联网内容平台案件,数字作品纠纷最多,从平台抗辩理由分析,采用“避风港”原则的占比达76.1%,在判决中获支持的占主张案件数的21.3%。

牟晋军表示,随着技术的发展,很多原本没有能力监测的侵权行为,现在在技术和成本投入上都已经不成问题。据其了解,已有平台通过成立类似VIP俱乐部的方式,对加入的企业提供事前的侵权产品监测和处理。牟晋军认为,电商平台做好事前监测审核、主动防控盗版已具备一定的现实可能性。

平台知识产权投诉通道“失灵”

南都大数据研究院5月下旬针对“电商平台销售盗版书行为”发起的一项民意调查显示,八成半受访者曾在电商平台买到过盗版书,但由于维权时间及金钱成本高等种种因素,近四成受访消费者选择“自认倒霉,把书扔了”。

据有过向平台维权经历的受访者反馈,该路径大多不顺利,举报商家后,有不少受访者曾遇到平台认为证据不足不予受理的情况,以及举报后平台没有处置的情况。而即便是由出版社出面反映情况,也很难引起有关平台的重视。

当前,多个电商以及短视频平台均搭建了知识产权保护渠道,在投诉前需上传营业执照等相关资质证明进行主体认证。据了解,2023年8月起,花城出版社曾尝试采用客服投诉和知识产权保护平台两种方式反映《我的阿勒泰》盗版书售卖情况,但多数投诉石沉大海。据该社相关负责人反馈,通过平台提交资质审核之后,今年以来仅抖音平台对盗版书籍进行了及时下架处理;有的平台自去年9月至今年6月,针对举报投诉由不予通过变为重点关注;还有的平台投诉后则遭遇“卡脖子”,第一关的资质审核环节就迟迟未获通过。

此外,社交平台上,“一些正版书买不到了”“明知才卖6.9元的书,干嘛要去客服那里‘伸张正义’”“书是盗版的,但知识不是”“完全不影响读者阅读”“好看就行了,管那么多干嘛”等言论反映了一部分消费者购买盗版书时的心态。在黄武双看来,这是由于部分电商平台及消费者缺乏法律意识,未意识到售卖盗版书属于侵犯著作权的行为;或是虽然知道售卖盗版书侵犯他人著作权,但没有从内心尊重他人著作权和存在不太可能被追究责任的侥幸心理。电商平台应尽可能利用已有的技术手段,加强网络销售盗版书行为的监控,并在发现后及时下架。

“只有让售假者无利可图,才能真正减少甚至杜绝销售盗版书的现象”,黄武双表示。


出品:南都大数据研究院

采写:南都记者 张雨亭

编辑:张雨亭

更多报道请看专题:电商平台盗版乱象调查

对这篇文章有想法?跟我聊聊吧
张雨亭7556W
南方都市报记者
南都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授权联系方式:
banquan@nandu.cc,020-87006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