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5日,全球多领域专业运动品牌迪卡侬与广东粤电电力销售有限公司签署覆盖门店、仓库和供应链合作伙伴的绿色电力集采合作协议,以减少全价值链碳排放。
在中国明确提出2030年“碳达峰”和2060年“碳中和”目标的大背景下,深耕中国市场20余年的迪卡侬将采取哪些措施来减少碳排放?与其他国家和地区相比,迪卡侬在中国推进供应链减碳时遇到的挑战是什么?如何激励对生产成本敏感的供应商实施减碳工作?南都湾财社记者就此专访了迪卡侬中国副总裁尹洛迪(Elodie LATOUR)。
迪卡侬中国副总裁尹洛迪(Elodie LATOUR)。
2050年实现价值链净零排放
南都:中国明确提出2030年“碳达峰”和2060年“碳中和”的目标,迪卡侬中国将采取怎样的措施以规划和应对脱碳策略?
尹洛迪:今年4月,我们的温室气体减排目标——近期和净零目标——已得到科学碳目标倡议组织(SBTi)的正式认可。到2026年,我们的目标是绝对二氧化碳排放量较2021年减少20%。我们承诺到2030年,将范围1(直接温室气体排放)、范围2(能源间接温室气体排放)和范围3(上下游价值链碳排放)的绝对排放量较2021年减少42%。根据SBTi企业净零排放标准,迪卡侬承诺到2050年实现整个价值链的温室气体净零排放。到那时,迪卡侬的目标是绝对二氧化碳排放量比2021年减少90%,首先聚焦迪卡侬运营的直接碳排放,并根据SBTi标准中和所有残余排放,然后实现净零排放。
我们将与整个生态系统共同努力,以实现制造过程脱碳,具体包括降低产品碳强度、投资可持续原材料、支持供应商使用可再生能源等。
南都:本次可再生能源采购项目,将如何助力合作伙伴减碳?
尹洛迪:迪卡侬80%以上的碳排放来自价值链的生产和运输环节,这其中又有27%来自产品生产所用的电力。由此可见,在生产过程中使用绿色电力来减少碳排放很重要。所以我们需要加强与供应商和合作伙伴的合作,共同实现净零排放。
我们在广东的业务包括供应链、仓储和零售等,在粤电新能源的加持下,我们预计每年可提供绿色电力约120000MWh,为中小型企业能源转型提供支持。
供应链脱碳转型是迪卡侬商业模式变革转型的重要组成部分。图片来源:迪卡侬官网
今年将在中国购买10亿度绿电
南都:与其他国家和地区相比,像迪卡侬这样的跨国公司在中国减少其范围3排放的最大机遇和挑战是什么?
尹洛迪:最大的机遇与最大的挑战其实是相通的。随着“碳达峰”和“碳中和”目标的推进,中国在气候变化方面的影响力愈发扩大。中国气候领导力的不断提升是范围3减排的催化剂。
但目前在其他地方复制我们与广东粤电电力销售有限公司的合作仍具有一定的挑战性。因为减少范围3碳排放不是一家或几家企业能够完成的,它需要与生态系统各相关方通力合作,尤其是与政策制定者合作。
另外,对于欧洲企业来说,还面临着另一个挑战:中国和欧盟之间的标准互认问题。
南都:纺织品等品类制造商对电价等生产成本非常敏感,减少碳排放的做法可能会增加这些中小企业的额外成本。迪卡侬如何激励和支持这些供应商实施减碳工作?
尹洛迪:确实,如果仅从电力成本来看,这是一个挑战。但如果以更长远的、发展的眼光来看,从供应链脱碳的角度进行评估,这对于纺织品生产的长期发展而言是巨大的新机遇。因为我们的供应链脱碳战略是一个全面的战略方案,与商业价值息息相关,能够提升合作伙伴的竞争力。
我们还在采购中将可再生电力占比等脱碳绩效作为评估供应商的重要指标,以鼓励供应商使用绿色电力。在中国,预计2024年我们将采购超10亿度绿电。
南都:除了采购绿电,迪卡侬还有哪些措施来推进供应链减碳?
尹洛迪:我们支持供应商根据“科学碳目标”设定二氧化碳排放轨迹,这是最受认可的方法之一。由迪卡侬出资提供碳管理平台,以便供应商可以免费使用科学工具管理其碳排放水平。我们还建立了碳核算项目。它不仅是一个诊断碳排放的项目,也能帮助合作伙伴打造新的能力。
气候变化是这个时代的头等大事,它考验着企业在可持续发展方面的竞争力。企业只有迎头赶上,才能收获更广阔的发展前景。
出品:南都湾财社ESG课题组
采写:南都湾财社记者 刘兰兰
摄影:南都湾财社记者 萧子祺
编辑:刘兰兰
更多报道请看专题:责任中国2024年度ESG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