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不起张雪峰的考生志愿咋填?公益AI填报平台助力教育公平

南方都市报APP • AI前哨站
原创2024-06-28 01:05

随着各地分数陆续公布,家长们的教育焦虑延续到了考场外的高考志愿填报,也放大了一众“志愿规划师”的利益空间。在信息差和殷切期望的背后,高考志愿填报服务格外受热捧。

艾媒咨询数据显示,到2023年,主打“高考志愿填报服务”的市场规模达9.5亿元。家长的强烈需求,加上每年更替的新生资源,令志愿付费咨询行业的市场规模不断膨胀,预计2027年将增至12.2亿元。

而2024年的高考季,全国高考报名人数再创历史新高,达到1342万人,比去年增加51万人;而今年本科招生名额预计只有约450万个,本科录取率约33%。今年的填报生意更抢手了。甚至高考还未开始,“张雪峰直播卖卡3小时收割2亿”等消息就已冲上热搜。

有了张雪峰的打样,瞄上“高考志愿填报”生意的机构和个人也越来越多。当下,国内这一近10亿的付费志愿咨询市场,伴随着公众需求的狂飙而泥沙俱下,各类辅导机构鱼龙混杂。市面上提供的志愿填报服务可谓五花八门,各类“咨询服务包”在刚需的报考市场上炙手可热,价格从几百元到几千元、几万元不等,背后的服务水平却是参差不齐。各种焦虑营销,夸大不实宣传盛行,高价志愿填报也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关注与不满。

在27日北京举办的“高考志愿咨询大模型”公益活动上,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副会长李志民谈及志愿咨询行业乱象时表示,“今年教育部全面出手,推出了免费的阳光志愿平台填报服务,目的就是以政府公共服务遏制这种乱象。”

AI闯入十亿规模志愿填报市场

南都记者梳理数据发现,目前付费志愿咨询入场者大约可以分为四大派系:短视频讲师派、志愿卡分销派、大厂AI产品派、线下机构派。

在AI填报产品这一赛道,互联网巨头派,也已经入场多年,如阿里旗下夸克、腾讯、网易、知乎等都有AI志愿填报业务,就连抖音,也在今年开通了志愿填报入口。事实上,除了上述互联网大厂,不少企业也加入了AI填报志愿的“掘金”队伍,涌现了金榜志愿填报、完美志愿、优志愿等产品。

图片

与AI高考志愿相关的小程序众多。

调研中记者观察到,大多数AI志愿填报相关的App和小程序,虽然都能调用接入教育部门对外公开的基础高考数据库功能,但用户若要使用AI智能填报、导出志愿表、一对一个性深度方案订制等功能,需另付费,收费从几十到900余元不等。而对于相同的考生信息,不同AI产品志愿结果差别较大。

不难看出,此类AI志愿填报平台接入的基础数据库本身是公开的,平台附加的专家指导资源和个性化分析功能、一对一咨询方案生成和预测的精准度,才是各家AI志愿平台比拼的内功。而随着大模型和AI技术去年以来革命性的突破迭代,AI志愿填报也从数据搜索辅助工具,发展到可以提供个性化建议的AIGC产品。

教育本就是面向差异性极大的不同个体所提供的个性化服务,高招志愿服务则更是在人生关键路口的重大决策,人工智能真的能顺利完成这一极具个性化和挑战的工作吗? 

“无论是从商业角度还是科技促使社会进步的角度,用AI训练出数字志愿指导专家都是未来趋势。”对于上述问题,清华大学在读博士、益渡智能联合创始人陈鲲羽给出了自己的答复。

图片

益渡智能联合创始人陈鲲羽介绍旗下公益志愿填报大模型

在27日的“高考志愿咨询大模型”公益活动上,他深度阐述了AI志愿填报技术在当前底层算力大模型加持下所拥有的广阔发展前景和市场预期。他认为,一方面高等教育和科技的发展远远超过老师、家长的知识储备。一般人很难通晓800多个本科生专业。而一个能给每个孩子提供针对高等教育规划,提供专业、个性化咨询建议的专家所需的知识横跨数十个专业和行业。这种人才是极度稀缺的。另一方面,对自己所在专业行业有深刻理解,愿意给后辈提供帮助建议的行业精英和优秀学生往往自身时间精力有限,很少能抽出时间辅导后辈。但他们的经验和智慧可以被用来训练大模型,打造出一个时间精力永远充沛的数字人专家辅导每一个学生。

助力教育机会公平,“益渡知愿”在行动

与此同时,在该公益活动中,益渡智能还推出了一款基于大模型的免费志愿填报系统“益渡知愿”。据介绍,该产品基于智谱AI原创大模型开发,由清北高校创业团队牵头发起。在政府的免费公共服务之外,这个项目提供了一种基于AI赋能高考志愿填报的公益探索新思路。

为了构建一个高效的志愿填报辅助模型,益渡智能深入调研了上百位来自顶尖学府的学生,以及行业专家和从业者的意见,创建了专门的志愿填报知识库。同时,还建设了独有的学校与专业等数据库,基本覆盖了全部本科院校。最终在智谱AI、中国教育在线掌上高考等战略合作伙伴的支持下,推出了这款专门服务于高考志愿填报的系统。

国家教育考试指导委员会专家组成员陈志文在活动现场谈到,公益类的填报教育服务,最大的价值就是能充分发挥网络大数据平台的公共性、连接力和传播力,补足不同层次人群认知的短板,为家长考生提供参考信息和决策依据。在他看来,AI赋能将有助于推动构建良性的高考志愿报考服务生态,“需要社会各方力量都参与进来,让真实权威的高校、专业信息通过大数据技术平台高效流动、让真实专业的声音多维传递。

图片

本次活动还邀请清华、北大等顶尖高校的在校生作为志愿者,通过一对一的志愿填报辅导,帮助那些尚未接触过大模型的考生和家长,尤其是军烈属、贫困家庭等弱势群体。活动吸引了超过1000人线下与线上参与。

益渡智能希望通过这种方式,不仅帮助有需要的个人,同时也进一步推广大模型在教育领域的应用,实现其在促进教育公平和提升教育质量方面的潜力。

采写:南都记者 吕虹

 

编辑:程姝雯

对这篇文章有想法?跟我聊聊吧
南都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授权联系方式:
banquan@nandu.cc,020-87006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