湾财专题 | 湾区向“新”启示录

南方都市报APP • 湾财社
原创2024-06-28 11:31
图片

过去人们常说:“宝安只有三件宝,苍蝇、蚊子、沙井蚝。”宝安县正是深圳前身,这句流传在改革开放前的民谣,是小渔村的真实写照。

从小渔村到国际化大都市,从经济特区到粤港澳大湾区,南海之滨崛起世界级城市群。昔日的“宝安三宝”也被“新三样”取代——大湾区生产的新能源汽车、锂电池和光伏产品征战全球市场,成为中国制造迈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的崭新名片。

40余年春风化雨,春华秋实。今天,南粤大地又逢春潮,传统产业提质升级,新兴产业蓬勃发展。新质生产力在这片沃土上生根发芽,开花结果,涌现勃勃生机。

在华为的坂田总部基地,工程师们全力攻关“卡脖子”技术,向世界级难题发起挑战;在比亚迪坪山的智造工厂,一台新能源汽车从组装到下线仅需50秒,为全球新能源市场贡献中国力量;在“千年商都”广州港的码头,湾区制造乘风出海,跨境电商新业态领跑全球。

新技术、新理念、新产品、新业态闪耀全球的背后,自然离不开大湾区完善的产业链供应链优势,离不开湾区千千万万中小微企业的支撑。据官方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底,广东省累计培育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数量达1525家,居全国第一。它们深耕在新一代电子信息、高端装备、前沿新材料、区块链与量子信息、半导体与集成电路等战略性产业之中,是孕育新质生产力、赋能高质量发展的土壤与先锋。

如今,锻造新质生产力,擘画高质量发展蓝图,湾区“新”潮涌动,向“新”力不断增强。布局广州实验室、大湾区国创中心等国家级创新极点,打造“20+8”战新产业集群,建设广深港、广珠澳科技创新走廊,串珠成线、连线成片,南粤大地形成了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变革的新质生产力孕育模式。

传统产业加速迭代、新兴产业抢滩布局、未来产业敢为人先,新质生产力引领新发展格局,一幅高质量发展的蓝图正在当下徐徐绘就。

大湾区、大时代,当有大作为。新质生产力这场全新的生产力变革,正汇聚起滚滚向前的时代“新”潮,而粤港澳大湾区作为我国高质量发展的主阵地,理应勇立潮头、向“新”而行。 

为此,南方都市报推出《湾区向“新”力》主题报道,走进“小巨人”“独角兽”企业,聚焦新质生产力样本;探访科技创新引领者,致敬高质量发展的“湾区标杆”,在发展新质生产力的这张新“答卷”上持续唱响湾区好声音。

图片

点击进入特刊专题:湾区向“新”启示录

编辑:程洋

6
对这篇文章有想法?跟我聊聊吧
程洋1.9亿
南方都市报记者
南都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授权联系方式:
banquan@nandu.cc,020-87006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