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新”而行!农行珠海分行为实体经济发展提供“金”动力

南方都市报APP • 南都珠海
综合2024-06-28 11:44

近年来,中国农业银行珠海分行(以下简称农行珠海分行)积极担当,主动作为,高质量服务珠海实体经济发展,推动实现“百千万工程”落地见效。

图片

作为服务绿色发展的金融“主力军”,它积极引导各类资源流向绿色低碳领域;作为服务“三农”的国家队,它加大金融资源与三农新质生产力的深度融合。据统计,2023年以来,农行珠海分行已累计为19个科技农业项目提供信贷支持,授信总额39.1亿元,目前已用信8.5亿元。

助力产业建设

为打造“珠海造”新名片注入强劲动能

今年珠海市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大力发展海洋经济,拓展海洋牧场,在现有7.34万亩海域养殖面积上提质增量,深化“耕海牧渔”,建设“蓝色粮仓”。为助推珠海做好海洋产业这篇大文章,农行珠海分行聚焦深海养殖装备这一关键环节,精准金融支持,以此推动传统海洋渔业向信息化、智能化、现代化转型升级。

去年8月,农行珠海分行与珠海九洲集团、珠海农控海洋公司和广东大麟洋海洋生物有限公司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强化银企合作,推动金融“活水”流入乡村振兴美丽“海洋”。

今年2月,一笔由农行珠海分行贷出的深海养殖产业信用贷款在珠海市落地。据了解,农行珠海分行为“横洲岛深水养殖项目二期”发放了4200万元的海洋牧场固定资产贷款,用于保障海洋牧场项目持续建设。

图片

珠海市现代化海洋牧场先行示范产业园(隘洲)项目效果图。

受益于该行海洋牧场固定资产贷款获得资金支持的项目不在少数。今年3月,农行珠海分行再度出手,为“珠海市现代化海洋牧场先行示范产业园(隘洲)项目”放出8400万元的海洋牧场固定资产贷款,持续支持珠海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

“投用后,伶仃牧场系列网箱将与周边重力式网箱形成‘1+N’集群智慧养殖单元,实现‘低成本、高智能、低风险、高效率’的养殖目标,预计年渔获量可达9100吨,渔获年产值约4亿元,带动产业链规模约12亿元。”该项目负责人对海洋装备升级带来的前景信心满满,此次“伶仃牧场”系列网箱平台的开工,是珠海市海洋集团通过打造“珠海造”新名片,抢滩海洋牧场装备蓝海迈出的第一步。

建设海洋牧场,装备先行。农行珠海分行围绕海洋牧场装备产业链短板,靶向施策,精准滴灌,为海洋牧场养殖装备智能升级注入金融“活水”。在智能养殖装备的助力下,相信在不久的将来,珠海现代化海洋牧场先行示范产业园(隘洲)项目将发挥龙头企业辐射带动作用,联农带农惠农富农,推动实现“百千万工程”落地见效。

赋能绿色发展

金融支持“渔光互补”光伏发电项目

走进珠海金湾区三灶镇鱼林村光伏发电项目现场,一排排鳞次栉比的光伏板在阳光的照射下熠熠生辉,就像一片片黑色的鳞片镶嵌在水面上,“万顷碧波”化身“发电工坊”。

图片

三灶镇鱼林村光伏发电项目让“万顷碧波”化身“发电工坊”。 

该项目由珠海粤风新能源有限公司投资建设,依托“渔光互补”新模式,将光伏发电和水产养殖有机结合,通过在水面上连片架设光伏发电板,水面下养殖鱼虾的模式,实现“水下养鱼,水上发电”。

农行珠海分行主动对接项目资金需求,开辟绿色审批通道,为企业提供3400万元信贷支持。该模式可以将阳光、水体等资源最大程度综合利用,提高涉海养殖水域利用率,一片水域,两个产业相得益彰,有力促进亩均效益成倍增长。

据悉,该光伏电站项目建成后预计年发电量可达3.36亿千瓦时,每年可节省标煤约10.1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27.7万吨,相当于再造约500公顷的森林,将有力助推珠海能源绿色低碳转型发展。同时,受益于“渔光互补”绿色水产养殖新模式,鱼林村养殖户每月还能得到粤风新能源公司的租金补贴,养殖成本降低了,村民们养鱼的劲头更足了。

绿色发展是高质量发展的底色。金融支持“渔光互补”光伏发电项目,收获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双赢,只是农行珠海分行赋能绿色发展的一个缩影。

作为服务绿色发展的金融“主力军”,农行珠海分行积极践行绿色发展理念,调整投融资布局,引导各类资源流向绿色低碳领域。截至5月底,绿色信贷余额230.3亿元,较年初增加55.4亿元。下一步,农行珠海分行将紧盯“双碳”目标,紧跟绿色转型发展步伐,积极服务绿美珠海建设,做好绿色金融这篇大文章,为打造“风景区中的城市”贡献更多金融力量。

培育新质生产力

引导金融活水浇灌科技农业“沃土”

南海之滨,风劲潮涌。珠海“因海得名、因海而兴”,海域面积9348平方公里,是珠三角海洋面积最大的城市。近年来,珠海着力建设深海养殖区、渔港经济区、渔光互补区、国家级海洋牧场“三区一场”,建强“蓝色粮仓”,致力于把海洋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

如今,一片片深海智能网箱耕海牧渔筑起“蓝色粮仓”。珠海,正全面拓展海上新空间,培育海洋新质生产力,让一抹抹迷人的深蓝,为高质量发展涂上亮丽底色。

作为服务“三农”的国家队,农行珠海分行把金融培育和发展“三农”领域新质生产力作为当前工作的重中之重,通过增强金融供给,加大金融资源与“三农”新质生产力的深度融合,助推传统农业转型升级。2023年以来,农行珠海分行已累计为19个科技农业项目提供信贷支持,授信总额39.1亿元,目前已用信8.5亿元。

农行珠海分行先后支持“横洲岛”、“隘洲岛”海洋牧场深水养殖项目,聚焦深海养殖智能装备升级,精准金融支持,推动传统海洋渔业向信息化、智能化、现代化转型升级;支持了珠海农控“杏花鸡”养殖项目,为培育先进育种技术提供了金融支撑,助力养殖提质增量,做大做强“杏花鸡”品牌;还支持了“鱼林村”光伏项目,通过金融支持双面双玻单晶硅组件发电技术改造,真正实现“水下养鱼,水上发电”的渔光互补经营模式,大力推动乡村能源绿色转型。

下一步,农行珠海分行持续聚焦服务“三农”主责主业,不断创新丰富金融产品和服务,为推动“三农”领域新质生产力发展提供定制化融资服务,引导更多金融活水浇灌科技农业“沃土”,激发创新活力,为建设农业强国注入强劲金融动力。

编辑:陈栋

更多报道请看专题:奋进“百千万”

对这篇文章有想法?跟我聊聊吧
陈栋896W
南方都市报记者
南都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授权联系方式:
banquan@nandu.cc,020-87006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