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屏幕前的你有没有发现,近年越来越多人开始注重体检,说明大家更关心自己和家人的身体健康了!如何才能让居民不得病、少得病、少得大病?这也是深圳市光明区一直以来关注的重点。就在6月27日,一个重磅计划官宣启动。
6月27日, “光明区全民全生命周期健康管理计划”启动仪式举行。活动现场介绍了《光明区全民全生命周期健康管理计划(2024—2026年)》(以下简称《计划》),并对光明区全民全生命周期健康管理综合服务中心及基地进行授牌。
据了解,该《计划》的出台和实施,得到了上级部门和社会各界的关心支持和指导帮助。深圳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市医疗保障局、市保健办对《计划》给予了专业指导。中山大学附属第七医院全过程参与,深圳市中医院、市康宁医院、市眼科医院等知名医院全力支持,已经成为《计划》实施的服务基地、合作支撑单位。此外,深圳湾实验室、光明实验室、市脑科学技术产业创新中心等科研机构,迈瑞医疗、科曼医疗等30余家知名企业对《计划》给予大力支持,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辖区群众也提出了许多宝贵意见。
《计划》致力推动“以治病为中心”逐步走向“以健康为中心”,通过提供全民全生命周期健康管理,让居民少得病、少得大病,得病时能够得到及时优质的治疗,全面提高全区人民的健康水平和生命质量。
启动仪式上,光明区委书记蔡颖为光明区全民全生命周期健康管理综合服务中心及基地授牌。
光明区委副书记、区长邱浩航在致辞时表示,健康是最重要的民生福祉,守护人民健康,是我们的职责和使命。在光明区推动实施全民全生命周期健康管理计划,推进更高水平健康光明建设,是推进“健康中国”、全民健康在基层的探索实践,将为市民提供更高质量、更有保障的健康服务。
深圳市卫生健康委二级巡视员林汉城在致辞时表示,《计划》的出台实施,是对转变健康管理模式的一次积极探索,更为全市深入开展健康管理服务提供了借鉴。
中山大学附属第七医院院长何裕隆表示,随着《计划》的实施,全民健康管理服务将更加成熟,既保障人民健康,也将为光明区营造更加健康、和谐、美好的社会环境奠定基础。
我国正大力推进“健康中国”建设。《“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提出,全民健康是建设“健康中国”的根本目的,要立足全人群和全生命周期两个着力点,提供公平可及、系统连续的健康服务,实现更高水平的全民健康。
光明区委副书记、区长邱浩航表示,《计划》主要有以下四个特点。
一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突出健康管理。“以治病为中心”逐步走向“以健康为中心”,关口前移,更加注重预防、体检、早筛,更加注重健康生活知识的科普、健康生活理念的养成,努力让居民不生病、少生病,真的有病能早发现、早治疗。
二是提供全民全生命周期服务。全民指的是,将全区120万常住人口全部纳入健康管理,实现全面覆盖,重点关注“一老一小”、重病困难家庭等特殊群体;全生命周期指的是,为每一位纳入计划的居民,从孕育、出生到临终,针对不同年龄阶段需要,提供全过程动态跟踪和健康服务。
三是构建多元共建体系。通过政府统筹,联合医疗机构、科研院所、金融保险机构、康复养老机构、企业等主体共同为居民提供丰富的健康产品和服务,动员每个市民积极参与到计划中来,让健康建设成果惠及全人群。
四是打造开放共享生态。构建科学研究、产业转化、临床应用成果共享机制,促进“医产学研”融合发展,进一步推动医学科技创新成果持续转化、生命健康产业蓬勃发展、健康管理服务质量有效提升。
搭平台、建体系、优系统
该《计划》的重点内容是什么?哪些能让居民切实受惠?该《计划》确立了搭平台、建体系、优系统三项主要内容,可以用“三个一”来概括,即一个健康管理服务平台、一套健康管理服务体系、一个健康管理综合服务信息系统。
搭平台
由光明区卫生健康局牵头,联合市内外高水平医疗机构,组建“1+3+N”健康管理平台,为辖区居民提供科普宣传、疾病早筛、健康管理等服务。“1”即一个区级健康管理综合服务中心,组织开展全区健康管理工作;“3”即3个首批健康管理综合服务基地——中山大学附属第七医院、深圳市中医院光明院区和光明区人民医院;“N”即未来的健康管理站点。后续将根据实际情况动态调整服务基地数量。
据悉,健康管理服务平台最重要的功能之一是为辖区居民开展全民体检项目,为光明区各类人群制定个性化体检套餐。在体检费用方面,探索政府补贴一点、机构让利一点、个人负担一点的三方费用分担模式。
建体系
搭建“一纵一横”健康管理服务体系,为居民提供全面健康服务保障。“纵”向维度上,围绕妇幼人群、青少年、劳动年龄人口、老年人四类人群开展健康提质行动。“横”向维度上,将根据人群疾病谱变化、群众关注度和辖区资源禀赋开展10项重点工程。
其中,对心血管、肿瘤、呼吸系统、消化系统疾病这四类疾病,开展重点疾病防治工程。对心理健康、脑健康、眼健康、运动健康这四类当前群众关注度比较高的健康问题,开展健康促进重点专项工程。结合光明特点,推出中医药服务、医产学研融合两个特色工程。
优系统
打造光明区健康管理综合服务信息系统,打通医院、患者、科研机构等多方信息,实现同一患者在不同医院的诊疗信息互通共享。
从居民角度看,历次体检、诊疗情况将可以在系统中整合、对比、分析,形成“一人一档”,更加精准地展现个人的健康趋势。就医生而言,看病时可前后对比,给出更科学的诊疗方案。就社会而言,可提高大健康数据的收集、整合、研判和智慧分析效能,政府制定卫生健康政策将更加精准。
据悉,光明区将推动实现居民电子健康档案“一人一档”,力争让每个居民拥有一份覆盖全生命周期电子健康档案,并对个人健康问题进行智能评估和指导,给居民提供更加系统连续的医疗服务,把分布在各社康的数据和各医院的数据整合一起。
提供9大健康惠民福利
值得一提的是,光明区全民全生命周期健康管理计划还配套有惠民清单,提供 9大健康惠民福利。
1.健康科普
邀请各学科专家送出健康知识大餐。
2.居民健康体检与电子健康档案
提供菜单式、个性化、多种类的体检服务,形成专属健康档案。
3.孕产妇健康服务:
孕期及产后健康管理、产后42天健康检查服务。
4.新生儿疾病筛查
扩大新生儿遗传代谢病筛查病种,从现有4种扩大到36种,增加先天性心脏病筛查。
5.中小学生心理筛查
为中小学生开展心理体检,建立心理健康档案,畅通心理危机转诊转介绿色通道。
6.中小学生近视、脊柱侧弯、龋齿防治
每年为中小学生开展2次视力筛查、1次脊柱侧弯筛查及干预,为二年级学生开展1次龋齿筛查。
7.高血压、糖尿病患者健康管理
为35岁以上高血压、糖尿病患者提供定期随访、评估、分类干预、健康体检等服务。
8.老年认知与情感障碍筛查
为65岁以上老年人提供认知与情感障碍筛查、评估、干预。
9.居民急救培训
每年为5000名以上居民提供心肺复苏急救培训,加大AED投放数量。
你是不是还有疑问:如何加入该《计划》?如何享受相关服务?
一、怎么加入该《计划》?
答:居民可以扫码签约,加入《计划》不需要付费。
后期,光明区全民全生命周期健康管理综合服务中心会对接和联系签约居民,告知具体服务项目和流程。部分项目是免费提供的,部分项目(比如体检)是通过三方分担机制履行。
二、加入该计划后,相关服务由哪些机构提供?如何落实?
答:居民加入《计划》后,相关服务由光明区全民全生命周期健康管理综合服务中心统筹全区医疗机构落实,为大家提供相关服务。
相关医疗机构包括中山大学附属第七医院、深圳市中医院光明院区、光明区人民医院、光明区妇幼保健院、宝田医院、疾控中心等。
值得注意的是,就在《计划》启动的同一天,备受关注的重大民生工程 深圳市中医院光明院区 开启门诊试运营!
据了解,试运营期间,医院首期开放18个中医特色科室门诊和超声、放射、检验、心电图等平台科室及中、西药房,暂未开放住院服务。
市民可通过“深圳市中医院”官方公众号预约挂号,也可在现场通过自助终端设备与窗口挂号。
深圳市中医院光明院区的投入使用,不仅助力光明区建设医疗卫生高地、国际医学城示范区,还将助推深圳中医药服务体系发展,实现优质中医医疗资源扩容下沉,为光明区乃至粤港澳大湾区市民提供更高质量、更加优质的中医药服务。
健康关系着每个人的幸福,光明区全民全生命周期健康管理计划将惠及千家万户,让辖区居民活得更长寿,活得更健康,活得更幸福!
文:王睦广 图:深圳光明
编辑:王睦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