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奶价格首次出现倒挂!生产企业受重创,奶业如何走出阴霾?

南方都市报APP • 商业消费
原创2024-07-03 18:15

原奶价格持续下行,对于乳制品企业与行业的影响正在扩大,也引发各界的关注。

7月3日,由中国奶业协会举办的第十五届奶业大会在武汉举行。会上,国家奶牛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中国奶业协会副会长李胜利透露,2024年牛奶原奶过剩的情况较2023年更为严重,由于牛奶原奶收购价持续下跌,导致奶价和成本出现了国家奶牛体系有记录以来的首次倒挂。

据其介绍,到今年5月份,国家奶牛体系监测到奶价下跌到3.34元/公斤,公斤奶利润首次为负,行业亏损面扩大到超过80%。在行业整体承压的背景下,促进乳品消费成为行业共识。

 

“我国奶业正面对2008年以来最大挑战”

根据农业农村部公布的2024年5月的鲜活农产品供需月报,国内牛奶原奶收购价格已连续27个月同比下降,下降持续时间为2010年以来最长的一次。

在本次大会上,国务院参事、农业农村部原副部长于康震表示,当前我国奶业正面对2008年以来最大的挑战,包括乳品消费市场疲软、乳品消费增长速度远低于原料奶的增长速度、原料奶供应过剩等。

事实上,从2023年开始,原奶供过于求的情况就已经凸显。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3年全国生鲜乳(原奶)产量为4197万吨,同比前年增加6.7%。另有数据显示,2023年前40位养殖集团存栏280万头奶牛,比2021年增长25%,集团化牧场扩张速度较快。

产能持续增加,但原奶的价格却在持续下滑。

农业农村部数据则显示,去年内蒙古、河北等10个主产省份生鲜乳(即原奶)平均价格从2023年1月份第一周的4.12元/公斤,持续下跌至12月第4周的3.66元/公斤,累计跌幅达到11.16%。

与产能过剩相对应的,是消费动力的不足。据于康震介绍,2023年,我国人均乳品消费量42.4千克,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三分之一。李胜利也认为,本轮奶业周期产生的原因之一,与目前乳制品消费增速下滑有关。

凯度消费者指数显示,受消费者需求调整和疫情的影响,液态奶销售额近年来出现了下滑趋势,具体表现为:疫情期间2020年-2022年家内液态奶的平均增速为0.7%,但2023年的增速下降至-1.5%,显示出消费者对于液态奶的需求尚未恢复到疫情前水平。

此前,中国奶业协会副秘书长张智山也表示,我国奶业正面临大变局,促进乳品消费是解决问题的有效措施。

 

原奶生产企业业绩普遍下滑甚至亏损

原奶价格持续下行也对生产企业的业绩造成重创,据南都·湾财社记者统计,2023年多家原奶乳企的净利润大多出现下滑甚至亏损。

其中,现代牧业2023年实现营收134.58亿元,同比增长9.5%;年内溢利1.85亿元,同比下降68.1%。值得注意的是,去年现代牧业的原料奶业务毛利为29.13亿元,同比减少5.9%;毛利率同比减少2.7个百分点至28.4%。其在财报中解释称,毛利率下降主要系原料奶销售量的增长所贡献的毛利额无法完全抵补原料奶平均售价下降导致的毛利额减少所致。

同样遭受重创的还有澳亚集团,其年报显示,2023年澳亚集团录得收入约39.24亿元,相较于2022年实现了3.2%的轻微增长;与收入增长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澳亚集团2023年亏损净额约4.89亿元,同比由盈转亏。

澳亚的亏损还波及母公司。今年4月,日本明治控股公司发布消息称,已对其利润预期进行了下调。其中,关于中国子公司的牛奶和酸奶业务,明治预计将会产生约为143亿日元(相当于人民币约6.75亿元)的非流动资产减值损失,明治将这一情况归结为澳亚牧场去年业绩亏损带来的影响。

另一原奶生产企业西部牧业在2023年实现营业总收入11.23亿元,同比下降15.22%;归母净利润亏损6424.57万元,同比由盈转亏。

原奶价格持续走低、企业不堪重负,促进乳品消费势在必行。今年以来,国家也相继出台多种政策促进乳制品消费。如今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完善液态奶标准,规范复原乳标识,促进鲜奶消费。

近期,国家发展改革委、农业农村部、商务部、文旅部、国家市场监管总局等五部门联合印发了《关于打造消费新场景培育消费新增长点的措施》,其中也特别提到了促进制定乳制品产业相关标准、鼓励用生鲜乳生产液态奶等措施。

采写:南都·湾财社记者 王静娟

编辑:王静娟

对这篇文章有想法?跟我聊聊吧
王静娟918W
南方都市报记者
南都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授权联系方式:
banquan@nandu.cc,020-87006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