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鸟粪砸头”写入论文,结论不是最重要的

南方都市报APP • 南都评论
原创2024-07-06 23:19
图片

在宁波大学有一条被学生们称为“天使路”的小径,路旁高大茂盛的樟树上栖息着白鹭,路人走过时,不经意间就会遭到鸟粪的“光顾”。为了科学地避开这些不请自来的“冰淇淋”,宁大物理学院2021级物理学专业的本科生展开了研究,撰写了论文《论一种白鹭排泄物分布的研究方法》。这篇论文通过数学建模,并考虑白鹭的栖息习性和活动规律,最后得出了结论——只要在55.4秒内通过“天使路”,就可以免受攻击。这篇思路清奇的论文遭曝光后,迅速出圈,登上了热搜。

目力所及,似乎每过一段时间都有奇葩论文被曝光,比如《关于屁的社会学研究》《网络会话中“呵呵”的功能研究》《论石头剪刀布的制胜攻略》等等。遍览这些论文标题,其之所以被舆论筛选打捞出来,很重要的原因在于研究的对象或者问题为大众所熟知,探讨的门槛普遍较低。

对于这些论文,坊间的观点并不一致,但至少选题看起来不像研究鸟粪这篇这般小众:鸟粪砸头本就是个极低概率事件,所谓55.4秒内通过就可避免砸头的结论,也远不及戴一顶帽子或拿一把雨伞来得有效。所以,这篇论文引起的共鸣,可能远不及另一篇同类型的论文《雨天行走与淋雨量问题研究》。

在评论区,这篇论文被网友看低。有人调侃:“可以参评诺贝尔搞笑奖了。”也有人硬杠:“10个同学排着走,每人用时55.4秒,总共用时554秒,有没有被击中的?”想想也是,白鹭排便是个随机偶发事件,在树下走会不会成为那个倒霉蛋,还真不好说。事实上,这也是宁波大学一名老师对同一主题研究后得出的结论——被“冰淇淋”击中的概率,不仅取决于鸟粪斑附近栖息的鸟的数量及其排便频率,还与个人所处的位置和停留时间有关。

单从研究成果来看,师生得出的结论恐怕很难让人信服:学生55.4秒通过就没事的结论,充其量是一种理想状态,而老师得出的结论也只是说出了一些众人皆知的道理。据此是否就可以断定这些研究没有意义和价值呢?答案显然是否定的,研究得出的结论是不是正确,是不是短时间就能运用到生产生活中,这很关键也很重要,但这种学以致用的研究导向,研究过程中分析框架搭建、思路方法的论证等等,这些远比结论本身重要。

宁波大学官方公众号为何登出师生关于避免“冰淇淋”的同题研究?校方的解释是鼓励学生学以致用,用学到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该校师生之所以不约而同地将鸟粪作为研究对象,背后其实是师生苦鸟粪久矣的“背景”。从现实出发,通过物理的、数学的方法研究规避的策略,正是学以致用的具体体现。不错,不是每一次学以致用的研究都能有确定的成果和答案,但每一次的研究都是一次训练与预演,公众需要以一种宽容的眼光去看待。

深入来看,学以致用还必须搞清楚是致谁的用?如果是一己之用,是出于私利,显然不是公众所乐见的。大众需要的是为了集体利益、公共利益,为了大多数人生产更为高效、生活更为美好而进行的研究。只有在此基础上,从现实利益出发,观照当下,这样的研究才是有价值的,才会是深得人心的。这也正是鸟粪研究虽然小众,但仍然收获不少点赞的原因之一。 

文l墨攻

编辑:何起良

南都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授权联系方式
banquan@nandu.cc. 020-87006626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