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都讯 记者伍曼娜 通讯员林婷 青春建功“百千万”,挺膺担当向未来!7月7日,深圳大学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暨“百千万工程”突击队“出征”仪式,在该校粤海校区国际会议厅召开。
185支“三下乡”实践队伍将前往广东省内14个地级市以及其他9个省份投身社会实践,其中160支“百千万工程”突击队将在省内助力乡村振兴工作,服务领域覆盖岭南特色产业、海洋产业、乡村集体经济、绿美广东、县域科技服务、乡村规划建设、文化创意和保育、古建筑活化、乡村公共服务等。
今年暑假实践队伍增近七成
“双百行动”队伍约占半数
深圳大学团委书记柯晓介绍,自2023年广东青年大学生“百千万工程”突击队行动工作开展以来,深圳大学积极响应团省委号召,组织寒暑假“百千万工程”突击队行动,以“返家乡”、学生社区书记助理等为抓手锻炼培养青年。去年寒暑假,深圳大学共组织149支社会实践队伍,学生结合国家需要和所学专业,以创新、灵活的方式投身于社会实际,助力乡村振兴。
在2023年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暨广东青年大学生“百千万工程”突击队行动评选中,深圳大学被评为省级优秀组织单位。“深圳大学药‘稻’病除实践团”队伍被认定为全国重点团队(广东青年大学生“百千万工程”突击队首批100个种子示范项目之一);6支队伍被认定为省级重点团队,3支团队被评为优秀团队,3位同学被评为优秀个人。
今年暑期,深圳大学立项185支“三下乡”实践队伍,比去年同期增加76支,增幅接近70%;师生参与人数达1819人,增幅达117%;实践足迹将遍布广东省内汕尾、汕头、深圳、梅州、潮州等14个地级市,以及内蒙古、云南、新疆、湖北、贵州等9个地区。
其中,“百千万工程”突击队共计160支,所有队伍均在“百千万校地通”小程序注册;91支突击队结对成功,结对成功率达56%;首次设立校级重点团队51支,并给予专项资金支持;共计76支队伍响应“双百行动”号召,赴汕尾陆丰、海丰开展实践活动,约占突击队总数的一半;突击队服务领域覆盖岭南特色产业、海洋产业、乡村集体经济、绿美广东、县域科技服务、乡村规划建设、文化创意和保育、古建筑活化、乡村公共服务等。
以专业知识深耕基层
助力乡村振兴
深圳大学鼓励所有“挑战杯”省赛获奖项目、攀登计划项目等转化为“百千万工程”突击队落地。如2024“挑战杯”省赛金奖项目《面面俱控》,将以深圳罗湖区清水河街道为试点,推出新媒体运营短视频+直播赋能计划,通过专业技能培训,提升社区待就业群体的职场竞争力;金奖项目《甜蜜无忧》,将以团队优秀案例“广西罗汉果创新商业模式”为起源点,于省内连州、陆丰、河源三地进行考察,拓展不同农特产品的创新发展模式,以“创新、创意”为乡村建设注入新活力。
“我们希望通过我们的专业知识和技术创新,为汕尾乃至整个岭南地区的农业产业提供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帮助果农提高生产效率,增加经济收益的同时保护生态环境,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作为2023年广东青年大学生“百千万工程”突击队示范项目的延续团队,生命与海洋科学学院“荔”争上游实践团(原药“稻”病除实践团)学生成员魏泽佳同学讲述了项目的传承与发展。
实践团依托获首届深大青年先锋奖章集体表彰的深圳大学iGEM团队组建,专注研发基于RNAi技术的绿色生物农药产品,多次前往广东省惠州市博罗县进行实地调研,提出以RNA干扰技术和“植物疫苗”绿色生物农药技术为核心的水稻纹枯病、番茄灰霉病和入侵物种薇甘菊综合解决方案。该方案具有无污染、无农药残留、非转基因等突出优点。
此外,团队与共建地区汕尾市海丰县可塘镇结对,对基于一站式RNA生物农药集群平台的绿色生物农药防治方案进行实地调研,协助当地进行白粉虱病害分析及采样测序,为白粉虱虫害的绿色解决方案提供支持,助力绿美广东生态建设。
今年暑假,该团队响应“双百行动”号召,计划奔赴汕尾,将RNAi技术应用于当地荔枝产业,并通过生物技术手段及配套的机械系统助力荔枝采后保鲜。
编辑:伍曼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