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化就医流程!珠海发布“10+N”便民就医新举措

南方都市报APP • 南都珠海
原创2024-07-10 10:48

南都讯 记者从珠海市卫生健康局获悉,该局近日发布了“珠海公立医院卫生健康便民惠民服务举措十条”,各医疗机构在“十条”的基础上推出个性化便民措施,形成珠海市公立医院“10+N”便民举措,有望进一步提升市民就医体验。

提升患者看病就医便利性

出台“便民惠民服务举措十条”

据了解,2023年以来,珠海市卫生健康系统开展“改善就医感受、提升患者体验”主题活动,多措并举整体提升患者在公立医院看病就医便利性。

本次发布的“10+N”便民举措,围绕方便居民就医、优化服务提供、简化就医流程、改善服务体验、提升智慧就医、环境配适老弱幼重点人群等多个方面,使居民看病就医全流程更科学、模式更连续、服务更高效、环境更舒适、态度更体贴。

1.多渠道预约诊疗

二级及以上公立医院均可提供微信公众号、自助机、人工窗口等多途径,内地、港澳居民身份证等多证件,门诊预约、检查检验预约、手术预约等多模式的预约诊疗服务。线上预约诊疗缴费后但无法就诊的患者原路退回诊金。

图片

医院工作人员为患者提供指引。

2.门诊“7天返诊免收挂号费”

二级及以上公立医院建立门诊“7天返诊免收挂号费”保障机制,患者检验检查结果回报后7天内到同一医院、同一科室继续就诊的,免重复收取挂号费。

3.缓解看病停车难

全市二级及以上公立医院采取租赁、改建等方式增加院区停车供给,通过优化车场设置、安排专人指引等服务缓解就诊人员停车难。

4.疑难复杂疾病多学科会诊

建立“单一疾病、多学科诊疗”服务模式,围绕恶性肿瘤、心脑血管等重大疾病诊治,市人民医院开设心脏疾病、肝癌、神经外科疾病等市级专病诊疗中心,中大五院开设肺结节、感染病、肝胆胰疾病、脑血管病等市级专病诊疗中心,各医院开展疑难复杂疾病多学科会诊,提高临床疗效和服务品质。

5.多途径缴费服务

二级及以上公立医院提供微信/支付宝线上缴费、自助机缴费、人工窗口缴费、医保“信用就医”缴费、住院床旁结算缴费等多种途径的便捷缴费方式,减少排队缴费等候时间。

图片

医院开展门诊检查“一站式”集中预约服务。

6.从入到出,住院“一站式”

二级及以上公立医院建立患者入出院服务中心,提供入院手续办理、医保审核、出院结算、检查检验预约、出院患者健康教育、随访、病历复印邮寄等“一站式”服务。建立出院患者随访制度,针对不同类型患者随访康复情况,提供更加科学便捷专业的院外康复和延续性治疗护理服务。

7.缓解看病住院难

三级医院实施“全院一张床”管理,加强全院床位集中管理、统一调配,缩短患者等待床位时间;对符合日间手术指征的患者开展日间手术服务,住院时间一般为24小时内、不超过48小时,缩短患者住院时间。

8.“互联网+护理”服务

二级及以上公立医院开展“互联网+护理服务”,为居家长期卧床、行动不便的患者提供上门护理。

9.提供慢性病长期处方服务

二级及以上公立医院通过互联网医院等方式,为临床诊断明确的慢性病复诊患者提供1-4周的慢性病长期处方,病情稳定患者可适当延长到5-12周,提供慢性病药物、中药送药到家服务。

图片

医院为行动不便、老年人等特殊患者提供免费陪诊服务。

10.为特殊人群提供便利设施

全市二级及以上公立医院配备轮椅、儿童推车、母婴室、尿布台、放大镜等便民设备设施,方便老年人、儿童、残疾人、孕产妇特殊人群就医。门诊、检查检验等区域提供志愿者服务,帮助老弱病残等特殊群体无障碍就医。

各医院结合单位实际情况

推出提升就医流程、服务方式等举措

据悉,珠海多家公立医院在“十条”基础上,结合单位实际情况推出了各种便民举措,从就医流程、服务方式等层面出发,多措并举为市民看病就医提供便利。

1.珠海市人民医院

(1)全市首家开展门诊“先诊疗,后付费”服务。针对线上挂号的珠海医保患者开放“先诊疗,后付费”门诊服务,将原先的反复排队交费优化为就诊后在手机微信端一次性支付,并且门诊慢性病特殊病种、生育保险等特殊报销比例的病种均可实现在线缴费联网减免。

图片

医院为即将出院的患者带药送至床旁。

(2)出院带药送至床旁。创新发放出院带药模式,打通信息与配送渠道,将第二天预出院的患者所需要携带的药品提前准备、送至患者床旁,床旁开展用药交待、指导。每日取出院带药的患者大概250人左右。

(3)开展“预住院”管理服务。对诊断明确、病情稳定,符合临床住院手术指征,拟行手术治疗的疾病的患者开展“预住院”管理,门诊发生的与本次住院手术相关联的术前必要的检查、检验费用(包含检查检验中必需的药品及耗材费用,以下简称“预住院费用”)纳入住院医疗费用结算。

(4)为有需要的患者提供陪诊服务,辅助患者解决就医过程中遇到的困扰,代办就诊过程中的相关手续,提供专业的就医建议和康复指导。

2.中山大学附属第五医院

(1)开通院区便民摆渡车线路2条,方便病人就诊。针对危重病人,提供24小时摆渡服务。

(2)实施“鼻咽癌整合防筛西江计划”项目,在院士团队指导下,建立鼻咽癌早筛防治策略,完善甄别鼻咽癌高危风险人群的筛查标准,提升公众对鼻咽癌的预防和自查意识,对鼻咽癌早筛早诊。

(3)开展“预住院”管理服务,设置入院准备中心,对诊断明确、病情稳定,符合临床住院手术指征,拟行手术治疗疾病的患者开展“预住院”管理,同时,门诊发生的与本次住院手术相关联的术前必要的检查、检验费用纳入住院医疗费用结算,极大缩短了患者的住院天数。

3.珠海市妇幼保健院

(1)推行“信用付”、“预住院”“预出院”和“床旁结算”,让患者少跑腿,减少等待时间。梳理通畅“预住院”“预出院”和“床旁结算”等流程,标准化医疗流程联合信息化建设,缩短人工核算时间。要求医生在患者出院前一天16:00之前开具预出院医嘱,护理人员在医生开具出院医嘱后,核对好住院费用,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药物需求,做好药房和收费处的协同工作。 

(2)采用“全院一张床、两院区一张网”模式,方便患者就医。两院区就诊患者科跨院区预约床位、检查住院。

4.广东省中医院珠海医院

(1)建立老年髋部骨折患者绿色通道。患者从急诊接诊、办理入院、各项检查、麻醉医生术前评估、相关科室会诊、手术安排等环节均采用绿色通道,优先进行,以最快速度完善术前评估和准备工作,手术治疗能够在入院后24至48小时内甚至24小时内完成。

图片

医生对儿童脊柱进行检查。

(2)建立青少年脊柱健康“夏令营”门诊。改变传统挂号-看诊-开检查的就诊模式,将儿童青少年脊柱健康相关的侧弯筛查、红外检查、健康科普、训练治疗、体态调整、家庭教育、科普讲座内容,以“夏令营式”门诊呈现。

5.珠海市中西医结合医院

提供医养结合服务。医院与13家养老服务机构签订合作协议,每周定期开展两次巡诊服务,为长者提供线上开药、上门护理服务(包含换管道、换药、中医特色疗法等),对有就医需求的长者提供绿色通道至医院就诊。与香洲区民政局联合开展香洲区老年人照顾需求等级评估项目,为社区及养老机构老年人提供面对面照顾需求评估。

6.珠海市第三人民医院

(1)开通便利就医微公交线路。设立“广生-市妇幼保健院南屏院区-市三院”微公交循环线路。

图片

市民在职业健康咨询门诊咨询医生。

(2)开设免费职业健康咨询门诊。面向全市企业负责人、职业卫生管理人员及广大劳动者等人群开设全市首个“职业健康咨询门诊”,为企业职业病管理开具“大处方”,将职业病管理及处置关口前移,提前预防、防治结合。

7.遵义医科大学第五附属(珠海)医院

(1)优化医共体内转诊患者检验检查流程,缩短等候时间。为疏通医共体内基层医疗机构住院患者转诊到医院完善检验检查流程的堵点,医院建立“医联体门诊”免挂号费,形成“基层医院--遵医五院”联动机制,患者从开单、接诊、缴费、检验检查、报告推送等环节实现全程绿色通道优先进行,有效缩短基层患者在医院等候时间,提供顺畅转诊、上下贯通的连续医疗服务。

(2)为行动不便、老年人等特殊患者提供免费陪诊服务。

8.广东省人民医院珠海医院

(1)“医”“消”联动缩短急救半径。在金湾区航空新城设立“珠海120西湖急救分站”急救分站的投入使用可以有效缩短急救半径,为辖区居民提供更加及时、高效、专业的急救服务。

(2)预约号源在线取号。医院所有预约号源全部可以在线取号,群众只需在就诊当日距离医院200米范围内在医院公众号上就可轻松实现在线取号,直接候诊更快捷。


“珠海大健事” 栏目出品

统筹:南都记者 王靖豪

课题组成员:张景淞 曾奎达 韦锐佳

编辑:王靖豪

南都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授权联系方式
banquan@nandu.cc. 020-87006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