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楫扬帆,云程发轫。作为佛山当地最早成立的商业银行之一,中国银行佛山分行(下称“佛山中行”)自1979年7月11日成立以来,扎根佛山45载,从祖庙路18号到城门头路10号再到人民西路2号,从不足百人到超1800名员工,从变革整合到机构遍布佛山四区、网点数量达86家,从几千万元的存贷款总量到目前已突破双千亿元……行址的变迁、人员的扩充、机构的布局、数据的飞跃,旁证着佛山中行牢记立行初心,将支持地方经济发展作为经营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持续深耕金融服务,赋能实体经济发展,以“金融报国”的实际行动奋进高质量发展的崭新征程。
敢为人先,以金融创新服务高水平对外开放
秉承佛山当地“敢饮头啖汤”的创新精神,在坚持开放共赢推动外贸跨越发展的征途中,佛山中行从创立初期便充分发挥国际结算和跨境人民币业务优势,在改革开放浪潮中守正创新,办理当地贸易和非贸易结算业务,大力支持外贸出口创汇及出口产品生产的外事企业发展,积极推动佛山对外贸易发展,后逐步发展成为多功能的国家外汇专业性银行,在支持地方经济发展等方面贡献重要力量。
近年来,佛山中行积极把握人民币国际化发展机遇,充分发挥自身多元化经营和跨区域服务的优势,积极参与粤港澳大湾区各项金融改革,推进金融开放创新和贸易投资便利化。今年前6月,佛山中行国际结算业务同比增长超16%,跨境人民币业务同比增长超32%,两项业务均稳居同业首位。
“我们公司需开立账户支付跨境货款,中行开户时便指引我们同步递交名录申请材料并给予付汇指导,以往名录登记要去到外汇局办理,现在在银行网点一次就能办齐业务,不用多次往返,这个业务流程和服务真不错!”佛山市某进出口有限公司企业负责人赞许地竖起大拇指。
今年6月1日,该公司成功通过佛山中行办妥名录登记业务,成为全国首批名录登记便利新政“尝鲜”的企业。
优化贸易外汇业务管理新政实施当天,佛山中行为外贸企业办理首批名录登记业务。
这正是佛山中行紧跟国家外汇管理局《关于进一步优化贸易外汇业务管理的通知》的政策红利,率先出击、先尝先试,积极帮助外贸企业通过营业网点办理名录的登记及变更业务的实例。据悉,佛山中行在全佛山开放48家营业网点,直接受理客户名录申请,同时配备专人跟进和指引,为客户提供“账户开立—名录登记—外汇收支辅导—跨境资金收付”一站式金融服务,有效便利经营主体跨境贸易业务,大大减少企业“脚底成本”。
在为企业跨境贸易投融资便利落地“创条件、铺道路”的创新之路上,佛山中行紧跟国家政策步伐,发挥国际跨境优势,让企业第一时间享受政策红利,如今年1月份该行率先在全省落地银行外债登记及外商投资企业境内再投资免登记业务,同时积极为优质企业申办贸易便利化试点资格。截至目前,佛山中行已累计为企业办理外债登记及变更业务超7000万美元,累计办理贸易高水平便利试点业务超万笔,金额合计超27亿美元。
同时,佛山中行还大力推广“贸融易”“加易贷”等普惠金融系列专项产品,2024上半年为近780户外贸、外资企业发放低成本表内外融资近100亿元,全面助力“稳外贸”。
聚力笃行,以金融活水赋能佛山“制造业当家”
当“有家就有佛山造”的美誉响彻千家万户,服务制造业发展、赋能实体经济成了中行义不容辞的责任。
20世纪80年代,佛山中行便将外汇贷款与佛山市的技术改造规划相结合,重点支持佛山市陶瓷、电子、塑料、纺织、糖纸等五大工业支柱的行业性技术改造,对佛山市1985年实现工业产值翻一番起到积极作用。20世纪90年代,该行又重点发展了一批如佛山塑料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石湾陶瓷厂等在内的优质制造企业。
“我首先要感谢中国银行!是中国银行给了我们第一笔贷款资金,才使我们有了今天这样的发展!”每每说起广东兴发铝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兴发铝业”)的发展历史,公司创始人罗苏先生总是满怀感恩之情。
创建于1984年的兴发铝业是我国铝型材行业的龙头,2008年3月31日挂牌港股上市。“兴发牌”铝型材集“国家免检”“中国名牌”“中国驰名商标”三大中国企业最高荣誉于一身,在市场上有非常高的知名度。自1984年向兴发铝业发放第一笔美元贷款以来,40年间佛山中行对兴发铝业的授信融资支持从未间断,从成立初期的设备引进,到企业转制时的体制改革,再到精益求精时的增资扩产上市,在中国银行的授信融资支持下,兴发铝业由一间乡镇集体企业,发展成为年产各类铝型材76万吨、年销售收入超173亿元的上市企业,在高端铝型材市场奠定了领军地位,蝉联三届“中国建筑铝型材十强企业第一名”,先后获得国家知识产权示范企业、国家企业技术中心、国家绿色工厂、国家技术创新示范企业、国家制造业单项冠军示范企业等荣誉称号。
佛山中行深入制造业企业走访调研,实地了解企业生产经营状况。
松柏之质,经霜弥茂。支持包括制造业在内的实体经济发展,从来都是“必选题”。近年来,佛山中行充分发挥服务实体经济主力军作用,聚焦佛山市科创客群、产业数字化转型、智能化改造设施设备等重点领域,积极运用佛山数字化转型贴息和风险补偿政策支持制造业升级改造,探索拓展与佛山市重大科研机构的深度合作,如联合佛山市科学技术局、季华实验室举办“中银科技节——走进季华实验室丨知识产权专场”活动等,通过政银企深度合作,促进“科技—产业—金融”良性循环,支持先进制造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截至2024年6月末,佛山中行制造业贷款余额超310亿元,同比增速超28%。同时,佛山中行积极利用中银集团品牌优势,为中小微企业成长的全生命周期提供全套金融服务,助力普惠小微企业做大做强。截至目前,该行普惠金融贷款余额超320亿元,较年初增长超61亿元,同比增速达41%;其中,累计发放知识产权质押融资金额超28亿元,科技金融贷款余额超170亿元,服务科技型企业超2000家,佛山每5家高新技术企业中,就有1家获得佛山中行授信支持。
竭诚为民,以金融初心践行国有大行担当使命
不啻微芒,造炬成阳。佛山中行始终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在造福民生、深化服务、提质增效等方面绘画新时代高质量服务的篇章。
1987年,成为佛山首家发行信用卡——万事达长城信用卡的银行;1989年,推出佛山第一台穿墙式自动柜员机;1994年,首家推出长城卡电话银行和POS机服务;2012年,发行首批佛山市社会保障卡;2017年,发行首批广东注册志愿者卡(证);2019年,在佛山市首发“广东拥军优抚银行卡”,成立首家“校园e银行”;2020年,建设“养老服务示范网点”;2024年,成为存量房交易资金监管平台首批上线银行………
栽好梧桐树,引得凤凰来。深耕服务、优化质效,是佛山中行持之以恒践行“金融为民”初心的实际行动。近年来,佛山中行充分发挥银行网点作为服务群众前沿窗口的重要功能,不断优化营业网点服务环境,强化基础服务设施建设,提升全行员工服务水平;同时,紧跟当前电信诈骗层出不穷趋势,多渠道开展防范金融风险知识宣传。
“大爷,电信诈骗层出不穷,您看看我们的宣传资料,切记不要给陌生人转账。”
“我教您用中国银行手机银行充话费,每个月都有立减金!”
佛山中行上门为企业开展存款保险等金融知识宣传服务。
立足营业网点,佛山中行不断提升智能化服务水平,提高金融服务的便捷性,积极推进辖内营业机构的智能柜台投产铺设,拓展自助服务渠道、提高业务办理速度;通过“人脸识别+活体检测”等智能识别技术,推广刷脸存取款、开户签约等功能,提升市民服务体验。此外,针对老年人客群,佛山中行不断提升服务温度,实施适老化网点建设,应用长者版智能柜台,推出“岁悦长情”老年客户专属版手机银行,探索数币适老化应用,为老年群体架起金融服务“暖心桥”。
“Very good!”一位来自智利的外籍来华人员在佛山中行辖内威尔斯广场支行的《意见簿》上写下评语。
该客户刚到佛山,但在外币兑换上遇到了难题,急需使用人民币现金。在网点人员的指引下,这位外籍客户顺利用美金现钞兑换到了人民币,还被“种草”了中国银行“零钱包”。中国银行广东省分行于2024年2月新推出了“零钱包”兑换业务,根据总金额不同还分为定制款和标准款两类。包装精美的“零钱包”内含有日常交易中频繁使用的1元、5元、10元、20元等不同面额的人民币现金,可有效满足市民零钱兑换和经营主体备付找零的各类需求。这对于老年人或外籍来华人员等群体来说,无疑是一大福音。
佛山中行高度重视老年人、外籍来佛人员的服务体验,持续搭建有温度、适老化的金融服务环境,实现辖内网点均可提供外币兑换服务,并在多家知名酒店合作设有外币兑换点。2023年至今,佛山中行累计实现外卡收单额超7000万元,建立养老服务示范网点5家、跨境特色营业网点7家。
天道酬勤,力耕不欺。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佛山中行将坚定不移走好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积极践行金融工作的政治性、人民性,立足地区资源禀赋,深耕“五篇大文章”,切实当好高质量发展的执行者、行动派、实干家,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佛山实践中贡献更多中行力量。
文:孙振凌
编辑:孙振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