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湾一策”助力近海保护,广东重点推进27个美丽海湾建设

南方都市报APP • 南都广州
原创2024-07-11 22:48
图片

南都讯 7月11日,广东省生态环境厅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2024年上半年环境质量状况。南都记者在会上了解到,今年上半年全省环境质量总体稳定,空气质量优良率为96.4%,地表水优良率为93.2%,近岸海域水质基本保持稳定。

此外,广东省将结合全省59个海湾的资源禀赋和发展定位,在国家美丽海湾建设指标的基础上,研究制定广东省美丽海湾建设评价指标体系。据了解,2027年前,全省将重点推进27个美丽海湾建设。

图片

广东省生态环境厅新闻发布会现场。


上半年空气质量总体优良

AQI达标率同比改善2.3个百分点

据广东省生态环境厅环境监测处处长卢显妍通报,1-6月全省空气质量总体优良,优良天数比例(AQI达标率)为96.4%,同比改善2.3个百分点;细颗粒物(PM2.5)浓度为21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8.7%(2微克/立方米)。臭氧和PM2.5作为全省首要污染物的比例分别为69.0%和16.4%。

图片

1-6月全省空气质量总体优良。

在城市排名方面,1-6月,按照AQI达标率由高到低排名,前三名依次为河源、阳江和韶关;区县排名方面,1-6月,按照AQI达标率由高到低排名,前十名依次为韶关仁化县、韶关乳源瑶族自治县、梅州平远县、惠州龙门县、湛江徐闻县(5个并列第1),河源连平县,韶关翁源县,韶关新丰县、茂名信宜市(2个并列第8)和韶关武江区。

在地表水环境质量方面,1-6月,全省各地级以上市在用集中式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均达到100%;全省149个地表水国考断面水质优良率(Ⅰ-Ⅲ类)为93.2%,同比上升4.0个百分点;无劣Ⅴ类断面,同比持平。    

据了解,基于国考断面水质监测结果,1-6月,按照城市水质指数前三名为河源、肇庆和韶关,汕头、茂名和揭阳等14个市水环境质量同比有所改善。河源、中山、肇庆3市所有国控断面均达到水质目标,且水质均达到或优于Ⅱ类。

在近岸海域海水质量方面,2024年春季全省近岸海域水质优良比例为87.6%,同比下降2.0个百分点;劣四类比例为8.1%,同比上升3.8个百分点。基于国控点位水质监测结果,汕尾优良比例达100%,湛江、揭阳、茂名、阳江4市近岸海域水质同比上升。


2027年前重点推进27个美丽海湾建设

美丽海湾是美丽中国在海洋生态环境领域的集中体现和重要载体,是“十四五”乃至今后一个时期海洋生态环境保护的工作主线。

那么,目前广东省美丽海湾建设目前的情况如何?广东省生态环境厅海洋生态环境处副处长张宇铭在会上介绍,广东省近岸海域统筹划分为59个海湾,为实现“水清滩净、鱼鸥翔集、人海和谐”的美丽海湾保护和建设目标,全省以“一湾一策”协同推进近岸海域污染防治、生态保护修复和岸滩环境整治,加大资金保障力度,开展海湾调查,编制省级美丽海湾保护与建设工作指南,全力推进美丽海湾保护与建设。

图片

广东省惠来的风车海。

据了解,广东省按照生态环境部的统一部署,组织开展第三次海洋污染基线调查、海湾精细化调查,围绕海湾水质、海洋垃圾、生物生态、滨海湿地和岸线保护、海水浴场和滨海旅游度假区等开展专项调查,掌握各海湾基本生态环境现状,为各市实施“一湾一策”的海湾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和长效监管、因地制宜推进美丽海湾建设等提供基础数据和决策依据。

此外,在对纳入国家和省“十四五”规划重点推进建设的美丽海湾开展调查评估、充分研究国家指标体系的基础上,广东省组织编制《广东省美丽海湾建设工作指南(试行)》,明确全省美丽海湾建设总体要求、建设类型、建设路径、评定程序和保障措施等方面要求,列出59个海湾建设时序,2027年前重点推进27个美丽海湾建设。

在资金投入方面,广东省财政在2024-2025年分年度支持8个基础条件好、可见成效的美丽海湾建设试点,推动完成国家下达的目标任务。同时,对上年度获评国家“美丽海湾”优秀案例的地市进行激励,通过事后奖补的方式,激励竞标争先、走在前列。

目前,汕头市青澳湾、深圳市大鹏湾入选全国首批美丽海湾优秀案例。张宇铭对此还透露,今年还推荐深圳市大亚湾、珠海市万山群岛、汕尾市红海湾和湛江市金沙湾申报第三批全国美丽海湾优秀案例。

图片

广东省汕尾海滨大道。

“下一步,我们将结合我省59个海湾的资源禀赋和发展定位,在国家美丽海湾建设指标的基础上,研究制定广东省美丽海湾建设评价指标体系,筹备开展省级美丽海湾案例评定和优秀案例评选,提升沿海地市建设美丽海湾的积极性,为我省创建国家级‘美丽海湾’做好储备。”张宇铭说。



南都广州新闻部出品

采写:南都记者 陈卓睿

通讯员:粤环宣

编辑:陈卓睿

南都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授权联系方式
banquan@nandu.cc. 020-87006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