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青年作家:可以从中国游戏中寻找中国科幻小说的创作灵感

南方都市报APP • 福教动态
转载2024-07-12 12:35

“创造吧,少年! 让想象成为你的力量, 在科幻的世界里,没有不可能的边疆,用你的笔触,描绘未来的城市.......”7月9日,在福田区荔园教育集团八卦岭校区,由福田区小语教师朗诵团带来的科幻诗歌朗诵《织梦》,拉开了第四届“鲲鹏”青少年科幻文学奖培育活动的帷幕。

大百科全书出版社,市、区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共青团深圳市委员会,福田区委宣传部,市、区教育局等部门相关负责人参加活动。本次活动线下线上同步直播,近3000人在线观看。

搭乘“鲲鹏”奖东风,聚集更多科创人才

2021年,“鲲鹏”青少年科幻文学奖在福田落地生根,成为全国首个专门面向25岁以下青少年科幻文学奖项的唯一奖项,为数万名青少年提供了一个尝试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前沿写作的实验场。

“在成功举办了前三届‘鲲鹏’奖的基础上,福田区将进一步擦亮‘鲲鹏’奖这块金字招牌,在资源整合、校企联动、新秀培养等方面协同发力,助推青少年的科幻创作。”福田区教育局局长王巍表示,福田区将组建联盟,强化校际协作、科教融合,融汇校企资源,重点培育打造优质队伍,使“鲲鹏”奖在福田教育的大地上生根发芽,成为推动青少年科幻创作的重要力量。

在谈及科幻文学与深圳的契合度时,市文联副主席王国猛指出,深圳的年轻与活力为科幻文学的发展提供了无限可能,科幻文学不仅能激发学生的科学创新思维,还能促进文学创意与文化创造的蓬勃发展。他还通过引用《西游记》等古代文学作品中的科幻元素,展示了中国自古以来就有的丰富想象力和科幻传统,鼓励青少年要珍惜并传承这份文化遗产。

深圳团市委副书记张天宇也表示,深圳聚集了很多高科技企业,青少年学生能够接触到最前沿的科技,最领先的资讯,接触到各类新鲜的事物,“鲲鹏”全国青少年科幻文学奖在深圳落地发展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相信在多方共同努力下,阅读科幻文学的良好氛围能够在校园里蔚然成风,搭乘“鲲鹏”全国青少年科幻文学奖的东风,深圳未来能够集聚更多科创人才。

暑期培育计划,五大亮点、全链条孵化

“鲲鹏”青少年科幻文学奖已经成功举办三届,在今年第四届的节点上,为引导越来越多的青少年们书写出更具科技内核、更有人性温度的科幻作品,福田区教科院联合大百科出版社精心策划了一场暑期公益培育计划,利用暑期时间,面向有志向科幻文学创作的青少年开展一场培育活动。

福田区教科院副院长李敏详细介绍了第四届“鲲鹏”青少年科幻文学奖暑期培育计划。培育计划具体时间为:7月9日—7月20日,向全国发布作品征集招募令,接受作品投稿;7月20日—7月23日,组织评审团对参与培育计划的投稿作品展开评审;7月23日—8月30日,将举办多场线上线下相融合的讲座;七月底将邀请入选培育对象参加为期7天的公益科幻夏令营,走进高科技企业研学实践。

图片

第四届“鲲鹏”青少年科幻文学奖暑期培育计划涵括同伴故事分享、作家面对面、线上线下融合、创意头脑风暴、高科技实地考察五大亮点,将实现全链条的孵化培育、全过程的培训指导、全范围的辐射推广。除写作外,纳入暑期培育计划的营员们还将有机会走进深圳高科技企业,亲身体验科技对深圳及世界的影响力。

科幻文学创作者云集,经验分享成为焦点

在科幻文学创作经验分享环节,深圳市“十佳文学园丁”、全国校园文学“十佳指导教师”万福友分享了他在培养青少年想象力和科学创新方面的宝贵经验,提出教师要多鼓励学生观察生活,激发想象潜能。中国科普作家协会科普教育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陈柳岐的主题演讲,深入探讨了科幻文学的发展与青少年想象力素养培养之间的紧密关系,为在场听众带来了深刻的启示和思考。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获得者、中国少儿科幻代表作家马传思的主题演讲“科幻应该这样教:科幻文学与中小学教育”引发了与会者的热烈讨论和共鸣。

圆桌论坛环节邀请了何明瀚、邓卫、黄子真等多位业内知名人士,共同探讨科幻文学的中国情怀与全球视野。教师代表邹华桢和学生代表徐炜轩也积极参与讨论,分享了他们对科幻文学的独特见解和深刻感悟。整个活动为科幻文学的未来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和希望。

第四届“鲲鹏”奖作品征集方案发布,增设新秀奖

知识出版社常务副社长张京涛详细解读了第四届“鲲鹏”青少年科幻文学奖的作品征集方案。其中,征稿的要求包括:必须是未经发表的原创作品,不能一稿多投。25岁以下的青少年群体都可以报名。   评审分为初评、复评、终评,全过程实行匿名评审。奖项设置除了特等奖、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今年还新增了新秀奖,同时设置了优秀组织奖、优秀指导老师奖。

截至目前,已超过10万名爱好科学创意与文学想象的中国孩子,以科幻的名义,聚集在了“鲲鹏”奖的旗帜下,广泛地阅读各类经典,包括人文、科学和科幻,以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的前沿研究为基础,展开对宇宙和人类未来的无限想象,最终有51部作品荣获大奖,1300多部作品获得入围奖,获奖作品书系(共8部)出版发行,一批优秀作品纳入出版计划,向世界展现了独属于青少年的文学魅力。

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深圳青年作家黄子真出席现场活动并主持“圆桌论坛”环节。黄子真在高中期间创作《红楼造梦局》一书,以00后角度解读《红楼梦》,大学期间又创作长篇科幻冒险小说《云梦》、长篇航天小说《星光洒落的那个地方》。接受南都记者采访时,她表示,具有中国特色的科幻文学作品,甚至可以从中国游戏中寻找创作的灵感。“比如,王者荣耀的一款英雄皮肤,它可能就带有科幻的元素,能够成为科幻创作的原型,带来创作的灵感源泉。”


采写:南都记者 周正阳 通讯员 朱晓芳 实习生 钟正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