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种新优植物品种首次亮相!广东珍稀特色植物展在广州开幕

南方都市报APP • 南都广州
原创2024-07-12 21:59
图片

南都讯 想知道水松、望天树、虎颜花等珍稀植物长什么样吗?这场展览不要错过。

7月12日,“相约云山·广东珍稀特色植物展”国家植物园城园融合展示科普活动在广州市白云山云台花园举办。南都记者了解到,本次展示活动的展览时间为7月12日至14日(共3天),包括50种珍稀植物(国家一级保护植物24种,二级保护植物26种)、20种特色乡土植物和近150种观叶植物在内的植物在云台花园与市民见面。

图片

“相约云山·广东珍稀特色植物展”国家植物园城园融合展示科普活动现场。


多种植物“新面孔”首次与市民见面

部分人工繁育珍稀物种已上市

南都记者注意到,本次活动展出了一些植物“新面孔”,例如由广州市林业和园林科学研究院新培育的兜兰新品种和新发现的白花盾叶苣苔、狭叶紫薇将首次与公众见面。这些珍稀新优植物品种的亮相是广州植物迁地保护能力提升、种质资源创新跑出“加速度”的体现,对保护生物多样性、维持生态平衡具有重要意义。

图片

现场展出的白花盾叶苣苔。

此外,由广州林业园林科学研究院科研团队历时10余年选育的适应华南气候的耐湿热草花品种——矮牵牛“婷粉”、矮牵牛“园科粉”和长春花“紫霞仙子”,也在本次展会悉数亮相。

这些新品种具有植株健壮,观赏性强,观赏期长,抗病性、耐湿热能力、耐雨性较强等特点,助力解决了广州夏季湿热少花的现实问题。同时,象耳芋、白怪兽、大洒金龟背竹等一批特色新优展品也将在本次珍稀特色植物展展出。

4000x2667_669118eb77cef.jpg

特色植物展现场。

值得注意的是,本次展览部分人工繁育的植物会面向公众销售。以此次展出的虎颜花为例。虎颜花生活在广东西南部(海南岛未发现),海拔约480米的山谷密林下荫湿处、溪旁、河边或岩石上积土。因生境退化或丧失致危,数量稀少、珍贵、特有,被列为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不过,现在市民已经可以购买到人工繁育的虎颜花个体。

据广州市白云山云台景区管理中心主任王伟介绍,华南国家植物园成功迁地保护了虎颜花,并采用生物技术将其成功繁殖。

“虎颜花主要是从小苗长到成苗非常困难,通过种子播种我们成功繁殖出大量的苗。这个技术攻克之后,虎颜花苗的价值其实没有那么高了。在植物展现场,我们也会摆出来销售,价格比较亲民。”王伟如是说。


广州加快构建“1+3+N”城园融合体系

全市引种和迁地保育植物近3200种

活动当天,城园融合体系系列科普活动也同步启动。自2022年华南国家植物园挂牌以来,广州持续推进以华南国家植物园为核心的城园融合体系建设,让“园”融入城,让城拥抱“园”,生态文明之花在广州各处绽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绿色梦想变为广州生态文明建设的现实图景。

南都记者在活动上了解到,广州举全市之力推进华南国家植物园建设,加快构建“1+3+N”城园融合体系。目前,华南国家植物园已迁地保育活植物分类群18856个,全国和国家林草局重点实验室相继获批建设。

此外,广州深入推进白云山、海珠湿地、大夫山迁地保护示范区等城园融合体系建设,高质高效开展第一批15个专类植物展示园和40个生态科普宣教点建设工作,加快开展第二批选址工作;加强珍稀濒危迁地保护植物保育与应用、新优特色植物种质资源创新及应用推广,2022年以来,全市引种和迁地保育植物近3200种,首次发现新物种2个。

图片

现场参观植物展的小学生。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暑假期间,广东省和广州市将联合举办36场城园融合体系系列科普活动,届时将在儿童公园、市园科院、中山纪念堂等全市各区的公园、景区和科研单位开展科普研学活动。活动将通过研学游、知识讲座、实地探索、科普展出等形式,围绕历史文化底蕴、生态建设成果、绿色生态技术、低碳生活理念等主题进行互动式、沉浸式、体验式、情景式教育,让中小学生和市民朋友们亲身感受生态文明建设成效,在潜移默化中培养生态环保理念。



南都广州新闻部出品

采写:南都记者 陈卓睿

摄影:南都记者 黎湛均

通讯员:林园轩

编辑:陈卓睿

南都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授权联系方式
banquan@nandu.cc. 020-87006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