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分析特朗普遇刺:深层次原因在于美国社会经济等持续恶化

南方都市报APP • 南都即时
原创2024-07-14 17:39

当地时间7月13日,美国前总统特朗普在宾夕法尼亚州巴特勒市举行的竞选集会现场发生枪击事件。正值美国四年一度的总统选举周期,7月14日,有专家向南都记者分析,枪击事件背后固然有枪支管理不当的因素,但深层次原因在于美国社会经济、政治状况的持续恶化。此外,美国要解决枪支安全问题,就要从根本上彻底变革美国的选举机制乃至政治体制。

图片

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州巴特勒市,安全人员在枪击事件发生后设置警戒线。新华社发

南都此前报道,美国共和党总统候选人特朗普于当地时间7月13日下午6时左右开始演讲,演讲开始不久有枪声响起,特勤人员在听到枪声后迅速将特朗普围住。特朗普随后被迅速带离舞台。据悉,一名涉案枪手已被击毙,集会观众中至少1死2伤。

据美国联邦调查局确认,20岁的宾夕法尼亚州男子为枪击特朗普的枪手。而据宾夕法尼亚州相关记录,该男子为注册的美国共和党人。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家对外开放研究院研究员赵永升认为,美国两大党派并不能完全表达民众的诉求,为此美国民众的诉求表达需要一个发泄口,而他们用极端的手段表达和美国的暴力传统有所关联。美国本身便有持枪的习惯,以及用枪击解决问题的传统,“美国要解决枪支安全问题不能单靠加强安保,而是要从根上解决问题,需要彻底变革美国的选举机制乃至政治体制。”赵永升说。

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美国研究所副所长张腾军告诉南都记者,枪击事件背后固然有枪支管理不当的因素,但深层次原因在于美国社会经济、政治状况的持续恶化,导致极端情绪在各个不同群体中蔓延,由此引发恶性事件。“这说明美国整个社会状况在持续恶化,使得极端分子通过暴力犯罪来发泄或达到某种目的。”

南都此前报道,美国进入四年一度的总统选举周期。当地时间6月27日,分别锁定美国民主、共和两党总统候选人提名的拜登和特朗普举行2024年总统选举首场候选人电视辩论,二人时隔近四年再次正面激辩、相互炮轰,期间一人“表现糟糕”,另一人“满口谎言”,首辩现场堪比灾难,将“美式民主”的混乱与撕裂再次暴露于世界面前。

采写:实习生 余昕红 南都记者 敖银雪 何嘉慧

编辑:张亚莉

更多报道请看专题:2024美国大选系列观察
透视美式民主乱象:特朗普遇刺与拜登退选
多重危机下的美国
即时看天下

南都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授权联系方式
banquan@nandu.cc. 020-87006626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