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两年一群年轻人将爆改风带到了职场工位上,有人在短短一年内花费了 1 万元,购买了各种潮玩和手办用于改造自己的工位。爆改工位到底值不值得?这样做能给我们提供什么价值呢?
冠旭电子员工的工位被绿植环绕。
杭州女生秦姣(化名)曾一年内用1万元购买各种潮玩和手办改造工位,她说: “工位是公司的,但快乐是自己的。”还有人搭建“精装修3平米小别墅”。有的年轻人在办公桌上种绿色香蕉,供同事预订。待香蕉由绿转黄,大家一边分食享用,一边聊天,提醒自己不要“蕉绿(谐音焦虑)”,这种“香蕉社交”其乐融融。
网友“淘小米的四季”每天都会记录工位桌面的样貌,在网上分享如何布置出具有舒适感和高级感工位的经验。土培绿植、鲜切绿植、水培绿植……她对如何养护如数家珍,工作之余还解答同事的园艺问题。“植物系”工位为身处“钢筋铁骨”写字楼中的上班族提供了天然氧吧,让他们能深呼吸、“放青松(谐音放轻松)”。
对于年轻人爆改工位,人民日报评论称,精心布置过的工位,被网友打趣为“职场人花式哄自己上班”,无疑是生活与工作之间的微妙平衡点,带着一点向往美好生活的执着。毕竟,成年人的情绪价值都是自己给的,不妨为工位这片“自留地”注入一点生活的烟火气。光明日报评论称,年轻人热衷“爆改工位”,首先当然是为了自己开心。
早在1886年,德国一位美术史研究者沃尔芬就发表了《建筑心理学序论》,探讨人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1976年,心理学研究者普罗尚斯基在此基础上定义了“环境心理学”的概念,认为所处的空间环境对于我们的感觉和行为有很大的影响。当代上班族,工位是一周五天、每天花三分之一的时间待着的地方,与身心感受当然密不可分。从本质上看,“爆改工位”不是装饰的堆叠,而是通过努力,让单一的工作环境变成带有个人属性的独特区域,改善物理环境的基础上,使工位更为舒适化和个性化,愉悦身心。
有意思的是,有人将工位风格与性格分析挂钩,视作员工画像的参考依据。这显然不宜一概而论,比如有人崇尚空旷极简风,单纯是觉得放太多与工作无关的东西容易分心,办公桌一直是“出厂设置”的样子,只留了电脑、鼠标、键盘、水杯这“毛坯四件套”,却被同事们调侃为“干净得能随时提桶跑路”“离职后能立马背包走人”。这一方面让老板看着焦虑、HR瞧着心慌,一方面也让被误解的员工本人很受伤。这也启示我们,工位设计虽值得提倡,也得注意包容和适度,既要避免流于形式,还要防止误解和攀比。毕竟,“爆改”工位的初衷不是为了给别人看的,而是努力营造最适合自己发挥效率、干好本职工作的舒适办公环境。
综合:杨景博
来源:中国青年报、中新经纬、人民日报等
编辑:杨景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