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30日,第二届“新时代·新影像”中外联合创作计划启动仪式在湖南长沙举办。多名纪录片导演、国际友人在现场向南都记者讲述了他们的创作经历。英国电影人、纪录片导演罗飞(Arthur Jones)讲述了自己如何在创作中将不同国家孩童的成长体验同化、交织,最终呈现出具像化的成果。“我想起了自己开始学习世界的规律和知识的过程,并将其融入纪录片中,两国儿童在这个复杂世界里共处的位置,就是我想在纪录片里表达的内容”。
第二届“新时代·新影像”中外联合创作计划启动仪式。
活动现场,相关中央部委领导、业内机构代表、中外知名导演、中外专家和媒体记者300余人共同见证启动仪式。中国外文局局长、第十四届全国政协常委杜占元在致辞中指出,期待参与创作计划的中外导演携手合作,共同记录中国改革开放的足迹,中国人民踔厉奋发的足迹,中国与世界共同发展的足迹,将个体视角融入宏大叙事之中,以小切口折射大时代,让海内外受众更加了解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
湖南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杨浩东在致辞中指出,中外联合创作有利于资源共享、技术创新、市场拓展,为提升国际传播效能、更好展现中华文化魅力提供了一条有效路径。湖南将持续讲好中国故事、持续促进文化交流传播、持续建好国际传播平台。
首届“新时代·新影像”中外联合创作计划纪录片成果作品《回到土地》导演喻峰在现场表示,中外联合创作当中遇到最大的挑战,就是“怎么把很多对于我们而言像空气一样自然而然的东西,放到台面上来重新认知,并且重新构筑”。他指出,创作者需要回到一个原点,“这个原点不是制作技巧,而是文化差异”。
短视频成果作品《守护大熊猫》导演姚远则提到,在中韩等国专业人士共同的“大熊猫难产”经历中,她发现,“人类的情感是共通的,而爱和感动是每天的利益和诉求”。在创作过程中,“中韩两国参与者共同将对大熊猫的深爱,对人类有益的信念,一点一滴都融于细节之中。这些真实的细节,让影片具有跨越文化差异的真情实感,受到很多中韩网友的喜爱”。
英国纪录片导演罗飞的分享主题是“打破常规——艺术化表达使‘纪实’更‘真实’”。他讲述了自己如何在创作中将不同国家孩童的成长体验同化、交织,最终呈现出具像化的成果。如何讲述大山里孩子的成长体验?“我想起了自己开始学习世界的规律和知识的过程,并将其融入纪录片中,两国儿童在这个复杂世界里共处的位置,就是我想在纪录片里表达的内容”。
据悉,第二届创作计划由中国外文局、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影视剧纪录片中心CCTV-9等机构联合主办,旨在面向全球广泛征集纪录片、短视频、微短剧等影像选题和成片,并对入选项目开展创作指导、制作支持、专业培训、传播推广等多种形式的扶持,入选作品在国内外主流媒体和新媒体平台播出。全球征集已全面开启,可通过创作计划官网、IP PLAN公众号、合作渠道参与,征集日期截至2024年8月31日。
采写:南都记者 肖玥 发自湖南长沙
编辑:张亚莉
更多报道请看专题:点赞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