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里来了CEO!广东这个古村游客“噌噌涨”,文旅名片出圈

南方都市报APP • 南都政务
原创2024-08-01 12:44
图片

岭南处处风光好,村前村后景色新。

近年来,广东各地深入实施“百千万工程”,以农村精神文明创建五大行动为牵引,推动城乡精神文明建设融合发展。在岭南乡村,人居环境靓起来、乡村治理强起来、文明新风扑面来已成为寻常风景。

而在这背后,有一群乡村筑梦人。他们以梦为马,用工笔绘就写意画,为农房农舍颜值“上分”,让古村落成“打卡地”;他们逐梦前行,投身广袤的农村实现人生抱负,在乡村燃点一瓣书香,让村游成为大IP;他们为基层治理穿针引线,守护万家灯火,传承文明乡风……

即日起,南方都市报、N视频推出“岭南乡村筑梦人”专题报道,讲述在广东“五大行动”中“岭南乡村筑梦人”活跃在乡村、奋斗在乡村、成就在乡村的生动故事。

今年初,佛山西樵镇松塘村引入了2名乡村CEO。

一开始,乡亲们不知道CEO是干啥的。但慢慢地,他们发现这个古村正在变得不一样。

松塘村有着近八百年的历史,村民们诗礼传家,人文气息浓厚。但过去很长一段时间,这个历史文化名村却是其名不彰,一直藏在深闺人不知。近年来发力文旅,也取得了一定的发展,但一直不温不火。

乡村CEO来了后,把沉睡的资源盘活了,他们因地制宜设计旅游线路,打造特色项目,将流量变留量,带动乡村振兴。

村里环境设施越来越好,慕名前来的游客、研学游团队络绎不绝。在“文旅热”“研学热”的带动下,现在一到假期,松塘村游客“噌噌往上涨”,成了远近有名的网红“打卡地”。今年来,短短半年时间,松塘村已累计接待游客3万人次,比去年同期增长15%;参与研学游达4000余人,是去年同期人数的4倍。

今年还传来一个好消息:松塘村顺利通过验收获评为国家AAA景区,成为南海首个获评A级景区的古村——松塘这张文旅名片更加响亮了。

村民看在眼里,乐在心头。随着人流一同涌进村子里的,还有文旅收入。村里的集体经济增加了,拿到手的分红也多了。他们这才意识到,乡村CEO,真有“两把刷子”!

古村落来了“CEO”

从西樵山下来,沿着樵丹路往西行驶约十公里,便来到了上金瓯松塘村村口。村里三面岗峦环抱,因村中有数棵古松和连片池塘,松涛塘水相映而得名“松塘”。

图片

西樵镇松塘村。受访者供图

松塘村建村于宋代,至今有近八百年历史。历史上松塘人才辈出,在明清时期曾走出了4位翰林、6位进士,保存完好的旗杆石群依然屹立在祠堂门前。至今,松塘村仍保留有正月初四“出色”巡游、关帝诞、“烧番塔”、孔子诞等民俗文化活动。近年来,松塘村连续获得了“中国历史文化名村”“中国传统古村落”“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等称号。

长街深巷、百巷朝塘……漫步松塘村,宗祠、家庙、家塾书舍、镬耳屋民居等古建筑错落有致,一派古色古香。虽历经岁月悠长,但村中的建筑肌理依然严整,保留着岭南古村的原汁原味。

以文塑旅,以旅彰文。各地“文旅热”正当时,松塘村的文化名片本应该是发展旅游的宝贝。近年来,佛山对当地的文旅发展也十分重视。自2014年南海区试行驻村制度以来,西樵镇宣传文体旅游办驻村松塘村所属的上金瓯社区。驻村的目的,就是为了充分挖掘松塘历史文化、文旅资源,推动松塘文旅发展。但过往,这些文旅资源多由当地村委及物业公司承接管理,缺乏专业化管理人才进一步盘活,所以一直处于不温不火的状态。

今年初,松塘村引入了2名乡村CEO。

图片

乡村CEO 程燕文。受访者供图

所谓“‌乡村CEO”,也称为农村职业经理人,主要职能在于策划运营,结合乡村本地资源情况打造特色项目,发展特色产业,吸引外界流量,实现乡村富裕兴旺。

去年以来,佛山接连印发《关于推进新型农村集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及配套文件,提出探索引入农村职业经理人等重点举措。市委组织部会同农业农村、国资部门,从市、区国有企业选派首批53名懂农村、善经营、会管理的专业人才到30个村(社区)担任职业经理人,提升农村集体资产运营管理能力。

传统古村怎么焕发活力?程燕文、余德贤两位乡村CEO来到松塘村后的第一件事,就是东逛逛西瞧瞧,将松塘村各个角落瞅了个遍。

经过对村里文旅资源的盘整,他们心里有了底:计划以松塘村宗祠建筑群所在的区域为核心,根据地理位置及发展需要将景区分区域规划发展,打造成“食、住、行、游、购、娱”于一体的文化古村。

图片

西樵镇松塘村鸟瞰图。受访者供图

程燕文此前在西樵山旅游景区已有12年文旅工作经验。此次担任乡村CEO,她的担子不小:要帮助“村办”公司盘活整个松塘村的文旅发展,打造村办公司的特色旅游品牌。

在规划适合松塘村的经营模式和业态分布时,程燕文发现这里生活的居民较多,古村落古建筑保存得也较为完整。她认为,松塘村发展文旅,要遵照乡村原先的风貌形态,“让人们记得住乡愁”。

“村落引入商业后不能影响到原住村民的日常生活,需进一步引入村规民约,规范经营者行为。村内还有很多古建筑,我们在利用这些建筑的同时也要注意做好保育工作。”她说。

此外程燕文还积极寻求与周边旅游资源的协同发展,希望通过联动山上山下的景点,结合松塘村的文化氛围和地理优势,设计特色旅游线路,为当地经济注入新的活力。“我们积极探索与西樵山及广东千古情等旅游资源的联动,希望能通过联票机制实现资源共享,促进互利共赢。”

打文化牌“吸粉”

松塘村历史上文风鼎盛,有“翰林村”美称。当地人说,每一座祠堂都有段“古”,背后都有一段寒窗苦读、光耀门楣的故事。村里有座孔圣庙,每年孔子诞农历八月廿七,村民们往庙拜祭,为当地一年中最隆重的节日之一。

2014年12月,松塘村孔子诞传习所被佛山市南海区文化体育局列为第四批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习所。近年来,松塘村借势发展研学游。起初势头不错,但想再进一步,却面临不小的瓶颈。

图片

乡村CEO余德贤。受访者供图

另一位“乡村CEO”余德贤深入考察松塘村后,认为研学游项目可进一步优化路线和项目内容,着重提升参与者的体验感。在乡村CEO的“穿针引线”下,松塘村的研学有了更加细致巧妙的设计,还引入了专业的文旅导赏队。让“专业的人干专业的事”,研学游更加生动有趣,也更加“吸粉”了。据统计,今年来松塘村参与研学游的人数达4000多人,是同期人数的4倍。

图片

学生参与研学游现场。受访者供图

还有没有挖潜的空间?余德贤注意到,正值暑假来临,一些家长经常带着小朋友来到松塘村,除了游玩,家长希望小朋友能够学习到一些知识。而村内至今仍保留着非遗项目,具有乡土文化素材,还存续着历史人物事迹,刚好可供青少年用心听、用眼看、动手做,激发他们的乡土情怀。

“主体不仅仅是学校等机构,是否推动亲子研学游,是我们接下来考虑的方向。”余德贤提出了这样的点子。

“我们将充分发挥松塘研学资源的生态+历史古村的品牌,打造丰富的研学线路。”西樵镇宣传文体旅游办主任陈静雅介绍,今年西樵推出“十分好玩”品牌,其中一个主题是钻研学游。目前,松塘村正积极申报南海区第三批研学实践基地。接下来,西樵将继续深耕研学课程,积极与各研学机构、旅行社、学校寻求合作,扩大“西樵研学小镇”品牌影响力。

乡村文旅上了“快车道”

西樵镇上金瓯松塘村讲解员吴月珍称,今年来明显感受到,有了乡村CEO,松塘村的文旅发展走上了“快车道”。

今年来,短短半年时间,松塘村已累计接待游客3万人次,比去年同期增长15%;参与研学游达4000余人,是去年同期人数的4倍。

“游客多的时候,停车场停满了旅游大巴车。人流多了,自然我们村的知名度也高了。”村民区信啟说,村民们对松塘村发生的变化由衷地感到高兴和自豪。

“职业经理人的加入,解决了我们以往文旅发展没有经验、没有技能人才的痛点。”西樵镇上金瓯社区党委书记、居委会主任陆祖桥表示,希望通过这次机遇,把文化优势更好转变为经济效能,也希望带动更多本土村民、大学生、青年人返乡创业。

图片

松塘村开办了“榕树下的乡村夜校”。受访者供图

最近,乡村CEO又开始新的忙活:

“夜校”开起来了。在两名乡村CEO的撺掇下,松塘村开办了“榕树下的乡村夜校”。教调饮、制作文创产品……课程接地气、有干货,给有志创业的当地青年提供实实在在的“生意经”,吸引青年们留在松塘、振兴松塘。

在两名“乡村CEO”的组织下,松塘村近期还召开了乡贤大会,旨在招商引资,赋能乡村。程燕文、余德贤希望,通过撬动整个松塘村的文旅发展,引入商业活水后,让更多村民看到致富前景,从而回乡创业……


总策划:戎明昌 刘江涛

策划:王卫国

统筹:李陵玻 陈杰生 

采写:南都记者 张思琦 叶孜文 杨伽 张婷 朱唯信

设计:沈淑婷 蔡沐晗

南都政务新闻部出品

编辑:张思琦,陈杰生

更多报道请看专题:锚定现代化 改革再深化
岭南乡村筑梦人

南都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授权联系方式
banquan@nandu.cc. 020-87006626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