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钦文:可以叫我Queen Wen了,我实至名归

南方都市报APP • 南都体育
原创2024-08-04 13:38
图片

奥运夺金后,坐在赛后发布会讲台上,郑钦文的手会时不时摸一下胸口的金牌,“它沉甸甸的,”她说,半个小时前的颁奖仪式上她还忍不住咬了金牌一口,“这不仅仅是奖牌啊,这可是金牌,是我一直渴望的。”的确,郑钦文、在场的记者以及所有来到巴黎现场抑或守在午夜电视机前看直播的球迷都知道,这枚奥运会网球女单金牌不但是本届巴黎奥运会上中国军团目前所收获的最有分量的一块金牌,也将是一块真正改写中国网球历史的里程碑。

图片

图片

关于Queen Wen:

“我实至名归”

和许多奥运项目金牌获得者原本就可能是该项目的领军人物不同,郑钦文来到奥运前两个月的状态其实一度令人有些担心,哪怕年初她打进过澳网女单决赛,但在后面的两项大满贯赛事法网和温网上,郑钦文都未能走得太远,用她的话说,就是有过“前几个月还偷偷躲在更衣室里哭”的经历。

“但是,我觉得过去的失利是给我打奥运带来了很大帮助的,”她说,“特别是法网,我其实很清楚自己输球是怎么回事,所以这次就是吸取了打法网的教训,更冷静,更有耐心,不要总想着一拍子打死,始终保持冷静和耐心,才能让我在最困难的时刻坚持下来。”

4000x2667_66aedd3f4f3af.jpg

2484x3727_66aedd3f1d575.jpg


郑钦文所说的困难时刻不仅仅是半决赛对阵世界第一女单斯瓦泰克,也包括第二轮对纳瓦罗、第三轮对科贝尔,这些都曾是世界排名前五的高手,反倒是决赛时对阵维基奇也许是此次奥运之旅相对来说最轻松的一仗。“我真的从没打过奥运会这样的比赛,连打五天,每天都打很长时间,这和我之前参加过的巡回赛完全不同。”郑钦文自己算了算,“这五天加起来在球场上作战的时间有9个多小时,其间还有很热的天气,我觉得不仅仅是体能上的考验,真的也是意志上坚持下来的成果。”

经历了这么多轮的考验后,郑钦文在罗兰·加洛斯站到了最后,也站上了最高领奖台,郑钦文决定公开认领下她的英文花名Queen Wen(女王文)了,“大家这么叫我,我以前可能会谦虚,但我现在不想了。”她说,“因为这块金牌真的分量太重了,我觉得这个叫法,我实至名归。”

关于成长:

“爸爸妈妈,我爱你们”

夺金那一刻,郑钦文又一次躺在了红土上,这个举动她半决赛后做过,更早一场的1/4决赛后,获胜的郑钦文则是当场落泪,这个21岁女孩肩上背负的压力可见一斑。她也并不想故作轻松去回避自己内心的压力,因为对郑钦文来说,那本就是无限接近儿时梦想的时候最自然的反应。

图片

4000x2667_66aeda42e5a10.jpg

“我其实对北京奥运会的印象并不深,因为那时我才不到6岁,我小时候关注到奥运会是到了10岁左右,开始练网球后,我爸会经常跟我提到大满贯和奥运会,特别是奥运会,在他的口中那是比大满贯更重要的比赛,所以我真的是觉得这次巴黎奥运会是我参加过的最重要的比赛,比所有其他的都重要。”郑钦文说,“在打奥运会之前我就对自己说过,无论发生什么事,我都要坚持。”她向记者透露,这次来巴黎从第三轮比赛开始,身体就出现了疼痛感,手腕和腿都不太舒服,“如果是放到别的巡回赛,即便是大满贯,我可能都要想一想,这个会不会伤害到我的身体,影响我以后打球,要不就算了放一放吧。但这次我完全不考虑,因为这里是奥运会,是我在所不惜也要坚持的比赛。”

一路上和她一起坚持下来的还有她的父母,关于她的父母是如何举全家之力把女儿送往海外训练的故事已经在网上广为流传,而提到父母,郑钦文的眼眶马上红了,“我的父母为了我付出很多,”她说,“我青少年时期我妈妈就放弃了她的工作,陪同我在世界各地参赛和训练,照顾我的生活起居,也鞭策着我努力训练。我还记得有一年农历春节,每个人都放假去休息了,妈妈还带着我去训练,在一个训练场上上下下地爬台阶……他们只是想帮助我,让我每时每刻都能做得最好。不仅是训练方面,还有他们对我的教育,教我如何自律,如何专注于自己的目标,同时他们还一直相信我能实现梦想,从不看轻我的目标,一直告诉我我一定能做到,永远都在鼓励我。所以,我想对他们说,爸爸妈妈我爱你们,虽然你们今天没来现场,但我的成功离不开你们的教导。”

如今,奥运夺金是郑钦文对父母最好的回报,也同时卸下了她和她的家庭背负过的压力,“我觉得有了这块奥运金牌后,我可以更放松地去比赛了,”她说,“比如我要是再有比赛没打好,我爸说什么,我就可以跟他说‘我可是奥运冠军呢’,哈哈!”

关于传奇:

“我终于也是其中一分子”

事实上,在中国队的奥运参赛史上,有过很多令人印象深刻的体坛明星,包括本届巴黎奥运会期间,也有多位中国健儿书写了新的辉煌,郑钦文说她这几天在巴黎反复看的便是一位中国奥运史上最传奇人物的采访视频,那个人叫刘翔。

“我看了一个刘翔讲他2004年雅典奥运会夺金的采访视频,他提到那一年他拿金牌时是21岁,也是从那时开始达到了人生巅峰。”郑钦文说,“我就想到我今年也是21岁,我会不会也能像他一样呢?我是很希望能从刘翔、李娜等前辈的经历那里汲取到力量,同时,我也关注到了我们这一次在巴黎其他一些运动员夺金的消息,就特别希望自己也能成为其中一分子,也能像李娜、刘翔那样成为一个开创者,很高兴我现在终于做到了。”

4000x2667_66aedb019e10c.jpg

4000x2667_66aedb022b22c.jpg


郑钦文的确是一名开创者,在她之前从没有过中国网球运动员能在奥运单打比赛里拿到金牌,不难想象,她的故事也会被许多中国青少年看到,也许在未来的某一天,也会有个女孩站在最高领奖台上提及当年正是看过郑钦文奥运夺金的比赛,才坚定地走上了逐梦道路。

“我真的很希望自己能成为那个人,能激励到更多学网球的孩子,”郑钦文说,“我很想对孩子们说,勇敢去做梦,人只有敢于做梦,才会有目标去前行。但也别忘了这条路上一定会有艰辛、困难、怀疑、牺牲和失败,但你要享受过程,因为所有的失败都是为了那一刻的成功。如果你们站在我今天的位置上,你们一定会发现过去一切的付出在这一刻都是值得的,人生不虚此行。”

关于时运

“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

在郑钦文摘金的前一天,中国网球队另外两位球员张之臻和王欣瑜也在同一块场地上参加了混双决赛,拿到了中国队奥运史上第一块网球混双银牌,张之臻更是成为中国网球首位获得奖牌的男球员。众所周知,郑钦文才是张之臻原本的混双搭档,却因为体能不支在开赛前一刻退出混双,张之臻临时“摇”来深圳姑娘王欣瑜救急,才有了后面一路过关斩将拿到银牌的过程,如今郑钦文、张之臻和王欣瑜三人都创造了新的历史,不得不让人信了那句老话:“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

图片


图片

“一开始,当我知道我的团队想让我不打混双的时候,那时候也没有人知道可以换人,所以我觉得我特别对不起张之臻,”郑钦文赛后从她的角度分享了这个故事,“因为是我一直找他,想要打奥运会的混双。我那时候还哭了, 我说‘我真的觉得对不起你,但是如果我今天跟你搭档混双,那我明天真就没有精力再去拼科贝尔了,因为体能消耗真的超过我的想象。’

结果没想到峰回路转,居然可以换人,那么我们队内也立马决定让王欣瑜上。然后他们一场一场突破,我真的很为张之臻和王欣瑜感到高兴。现在回想也觉得这个时运真的很重要,我感觉这一次好像所有的时运都汇集到了我们中国网球上面。我太为他们感到高兴了,这也是我们中国网球的成功,毕竟历史上从没有中国男运动员能够在奥运会双打项目上取得成功,张之臻也是第一人,他们也创造了历史。”

3683x2456_66aedc69d1e5b.jpg


4000x2667_66aedc8301c5b.jpg

这个年仅21岁的姑娘未来还会有更多机会去创造历史,毕竟奥运会一金一银的成绩已经是中国网球推进国际化的最好证明,它也将给其他所有运动项目带来值得深思的启示。

南都、N视频特派记者 汪雅云、黎湛均 发自法国巴黎

编辑:姚天明

更多报道请看专题:我在奥运年
南都在巴黎

南都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授权联系方式
banquan@nandu.cc. 020-87006626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