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艺六十余年,他锻造了中国画的“新楚风”

南方都市报APP • 南都文化
原创2024-08-08 12:57

“我从事绘画创作已有几十年,只走了一条路,就是探索民族文化之根的路。我认为寻根并非复古,在改革开放的全球化时代,我们应积极吸纳全人类优秀文化成果,尤其是面对西方现当代艺术的强势扩散和冲击,我的态度是吸纳精华、去除糟粕,绝不盲从。”易至群在日前于国家画院美术馆举行的个展开幕式上说。

86岁高龄的他仍在勉励自己,抓紧时间不断进取,在艺术的道途上不断实现自我超越。

图片

艺术家易至群。

8月6日,由海南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办,海南省美术家协会承办,海南大学国际传播与艺术学院、武汉画院协办的“惊彩绝艳新楚风——易至群画展”在中国国家画院美术馆开幕。

图片

展览开幕现场。

本次展览由合美术馆执行馆长鲁虹担任策展人、文化学者王鲁湘担任学术主持,展出海南大学亚太美术创作中心主任、海南大学艺术学院教授易至群的中国画作品一百余件,以“新楚风”“楚骚辞意”“敦煌舞韵”“创作手稿”等系列集中呈现了易至群从艺60多年来的艺术创作成果。

海南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席夏斐、本次展览学术主持王鲁湘、中国国家画院副院长徐涟、湖北美术学院原院长徐勇民先后在开幕式上致辞,易至群致答谢词,徐涟宣布展览开幕。开幕式由鲁虹主持。

图片

易至群 九歌图 248cm×248cm 1988年

谈及此次展览,夏斐表示,86岁高龄的易至群将一生都奉献给艺术事业,在2023年荣获海南省南海文艺奖“终身成就奖”。他的画作中有着浓郁的湖北和海南地方文化特色,他对苏东坡等历史文化名人的描绘和对敦煌的艺术再现都是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担负好新的文化使命的表现。

图片

易至群 离骚辞意 68cm×68cm 1993年

王鲁湘认为,易至群是当代画坛“文化寻根”的代表性画家,是“荆楚文化”的探拓者和坚守者,是锻造中国画“新楚风”的里程碑式先驱人物。其作品既有浓墨重彩般的时代意蕴,又有清新淡雅般的生活情趣,往往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力给观者留下深刻的印象。从艺60年多来,易至群不论身处何地,始终情系丹青,心怀华夏,以求实的赤子之心,讴歌历史与人文、当下与现实。

图片

易至群 惊世华彩鸳鸯豆 180cm×96cm 2023年

徐涟谈道,在60余年的艺术生涯中,易至群始终以转化传统的方式坚守传统,放笔抒怀,将自己对于中国历史、中国传统与中国绘画的思考与感受,转化为浓墨重彩的国画作品,并赋予其鲜明的个性色彩。首先,他的创作题材,具有强烈的传统性。其次,他坚持以中国绘画的材料与中国传统绘画的技法,进行中国画的当代转型。最后,他坚持中国绘画的叙事性、抒情性、平面性。在“惊彩绝艳新楚风”的意蕴之外,易至群的绘画还有更多的研究价值与启发意义。

图片

学术研讨会现场。

展览开幕当日还举办了相关学术研讨会,贾方舟、荣剑、李虹霖、陈明、薛良、杨卫、林宏、张鹏、王锐、樊枫、王心耀、鲁虹等专家学者围绕易至群的艺术创作展开深入交流。研讨会由王鲁湘主持。

图片

800x600_66b433b609b0a.jpg

800x600_66b433b60f7f3.jpg

800x600_66b433b606a07.jpg

观展现场。

展览将持续至8月11日。

采写:南都记者 黄茜

编辑:黄茜

南都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授权联系方式
banquan@nandu.cc. 020-87006626